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菡 《上海国资》2002,(2):26-27
提起上海的轨道交通和越江隧道的建设必定少不了一个名字——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软土隧道事业的开拓者,与市民息息相关的打浦路越江隧道、延安路越江隧道及延安路复线隧道、外滩行人观光隧道、地铁一号线、地铁二号线、地铁一号线向北延伸段、明珠线二期都是他们的"代表作"。可以说,隧道公司是上海交通飞速发展的一大功臣。随着WTO进入实质性运作和北京申奥的成功、上海"十五"规划的实施,带来了新一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地下空间开发的热潮。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和国内许多大型施工企业一样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相似文献   

2.
王博 《东北之窗》2012,(16):124-127
"企业是人,文化是魂"。走进西钢,所到之处,所见之人,都让人强烈感受到企业文化的魅力。"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全国电力系统企业文化建设标杆企业"、"中国电力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十佳创新成果"等荣誉是该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荣耀。如果你问该公司的职工们,这些年企业的发展是如何驶上快车道?  相似文献   

3.
速递     
《新财经》2013,(3):14-15
资讯国家明确七大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近日,国务院通过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明确了未来20年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方向和"十二五"时期建设重点,提出以能源、生命、地球系统与环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间和天文、工程技术等7个科学领域为重点,加快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4.
振兴上海是件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很多大事要作出规划,要步骤地组织实施:开发开放浦东新区,改造建设浦西老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先进科学技术,培养造就一大批各种专门人才,等等,这些都是振兴上海的重要基础工作。如果以提高上海这个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来说,应该用什么来带动上海的振兴:我认为应当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来带动。上海“八五”期间确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必须努力完成的十大骨干工程,预算总投资150多亿元,花这么多投资为什么?本质上也是为发展第三产业铺路造桥。只有第三产业发展了,才能称得上经济中心,才能真正提高城市的综合功能,振兴上海也才有可能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5.
杂志热评     
《上海国资》2010,(12):6-6
上海进入"后世博时代" 《上海国资》2010年第11期——《上海新时空》 随着世博会结束,上海也进入了后世博时代。 之所以说是后世博时代,当然是相对于前世博而言。在申办成功到正式举办的这7年多时间里,世博为上海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尤其是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城市市容整治等,都已经成为世博留给上海的遗产,上海人如今每天都在享用。  相似文献   

6.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三农"问题的重点内容之一,建设和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关系到农业生产和农民利益。本文通过支持强度、支持增长及支持效益等方法,对河南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状况进行评价,据此分析了当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不足与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久事”公司成立于上个世纪80年代,1986年8月,国务院以94号文件批准上海自借自还32亿美元的额度,用于加强上海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加快工业技术改造、发展第三产业和旅游业。“久事”即是“九四”的谐音,也寓意公司从事的事业是一项造福于市民大众的永久的事业。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013年“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由“宽带中国”战略带来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显著地提升了企业的会计稳健性。进一步研究发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提高企业的信息透明度,进而提升企业的会计稳健性。同时,当企业外部监管和内控质量越高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的会计稳健性提升越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信息传递,提高了企业的会计稳健性。本文提供了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影响微观企业行为的理论和经验证据,对我国当前蓬勃发展的“新基建”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化工园区模式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2012年,对于中国的制造业来说,可谓风雪交加。大多数制造业企业举步维艰。然而,在业内普遍亏损的情况下,华谊集团下属的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依然取得了1个亿的利润,成绩相当亮眼。"通过经营模式和融资模式的转变与创新,我们在逆境中也取得了稳定的增长。"该公司副总经济师唐吉庆告诉《上海国资》。  相似文献   

10.
南京市基础设施开发总公司创建于1984年,隶属于南京市市政公用局,注册资金5050万元,专业从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业务。为国家一级房地产开发企业。技术力量雄厚,管理经验丰富,开发业绩显著。十多年来,该公司先后在南京承建了城西干道、中央门立交桥、富贵山隧道、草场门大桥、凤台路、金川河泵站等多项大中型市政工程,还在南京、珠海、  相似文献   

11.
<正>由中铁十八局集团五公司承建的滨海新区中央大道海河隧道工程接近尾声,近期竣工通车。该项目是我国北方地区首条沉管隧道,也是中央大道穿越海河的重要节点工程,建成后将把于家堡金融区与大沽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于畅通滨海新区南北联系,推进中心商务区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未来,车辆往来海河两岸时不必再等待海河开启桥和海门大桥提桥,原来20多分钟的车程将被缩短至3分钟。  相似文献   

12.
外高桥保税区三联发展有限公司是 1993年 4月 18日揭牌成立的有限责任制综合开发大型企业,由上海外高桥 (集团 )有限公司、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和上海久事公司三方共同投资联合组建的,注册资本 3.8亿元人民币。公司负责进行外高桥保税区中心区域 3平方公里土地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使用权的出租、转让、合作等综合性经营管理。   三联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区域位于上海的东北角,紧靠长江的入海口,距上海市中心约 20公里,离外高桥港区约 2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三联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已开发建成 1.1平方公…  相似文献   

13.
一、梧桐山隧道问题的由来 梧桐山隧道是位于深圳梧桐山下,连结盐田区和罗湖区的公路隧道.它原本是企业化运作的,即由企业投资建设的,通过对过往车辆进行收费来收回成本和获取投资回报.这种运作方式当时是经过深圳特区政府批准的,也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在建设并投入使用的前几年,该隧道维持着正常的企业化运作.但自1999年以来,随着深圳对东部开发建设投入的加大,盐田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这条公路隧道的交通流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在设卡收费处还出现了车辆拥阻现象,为此部分市民,特别是盐田区市民,提出了由市政府收购隧道,取消设卡收费的要求.然而实现该隧道政府运作却不是一个简单的政府决策.这一问题关系到全市的路隧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特别是取消公路收费站,回购公路产权的问题,而与此同时,邻近的香港就有收费的过海隧道,又似乎说明路隧不是公共产品.如此是否该隧道应由政府提供服务,还需要科学论证.  相似文献   

14.
乔林 《上海改革》1991,(9):30-32
建筑业的承包公司,是一种在取得工程承包权后,发包建设,实行全过程工期,质量,造价监督管理的企业实体,承刁旧上海称营造厂(俗称“包筑”),旧上海著名的姚新记营造厂曾总包建设南京中山陵园工程,杨瑞泰营造厂曾总包建设外滩海关二期工程,裕昌泰营造厂曾总包建设汉口路市劳动局工程……上海成为我国现人建设业发展最早的地区,成为“万国建筑博览会”,各类营造厂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5.
王铮 《上海国资》2013,(1):42-44
上海城建集团转变"走出去"的方式,实现了从项目主导到"属地化"经营的机制创新"压力相当大。"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董事长周松对《上海国资》表示。显而易见,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其压力来自于两方面,一是上海的城市基础建设市场空间已大为缩小。尤其世博会之后,工程量已明显下降。其二,外地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竞争不断升级,而且员工对去市外做工程颇多顾虑。  相似文献   

16.
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我国第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上海光源、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十一五"期间,我国一批科技重点工程、重大项目成果丰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成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17.
公共基础设施是指为直接生产部门和人民生活提供共同条件和公共服务的设施。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共基础设施投资规模日渐庞大,依靠当期的财政预算投入已远远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融资理论在实践中应运而生并不断丰富发展。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实践来看,以政府为主导的融资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社会化融资手段匮乏,形式相对单一。公共基础设施是城市的建设基础,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备与发展能力对城市社区建设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科学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布局规划对公共基础的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的公共基础建设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总体水平低下。加强国家的公共基础建设可以提高公民的生活水平,提升公民生活服务质量,是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过去及今后有关国有企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特殊性 ,要求政府管理、企业运营以及社会投融资体制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做出相应的调整 ,总体方向是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商业化、市场化。对于该领域国有企业改革的对策建议主要是两个方面 ,在政府、社会环境等外部条件上主要是实现政企脱钩、营造市场环境、进行分类管理等 ;企业自身等内部建设主要是设立特殊的企业法人、实施契约合同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01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是上海启动新一轮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关键之年,也是闸北按照建设一个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相适应的中心城区的宏伟目标发展的重要一年.闸北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紧紧抓住上海城市建设,特别是市政道路建设重点由"内"向"外"战略性转移的历史机遇,在抓好区域内共和新路高架,地铁一号线北延伸工程、轻轨明珠线二期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市政工程建设的同时,抓紧实施一批区域市政道路建设,形成高架、轻轨、地面和地下相接,市区相通和区内相环的道路网络建设框架,充分发挥城市道路功能,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0.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制度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程,也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基。目前,由于建设资金短缺,占全国总人口64%、户数占三分之二的农村地区,与生产生活有关的基础设施老化失修,供给严重不足,极大地制约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认真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制度,探寻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的有效方式,对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