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王潇 《金融论坛》2014,(5):3-12
本文基于54个国家1970~2000年的有关数据,建立面板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影响;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要大于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对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的影响趋于积极,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则有正有负,整体综合动向不十分明晰。利率市场化改革与维持经济增长率稳定可能存在冲突。因此,对于中国而言,可以考虑通过给银行等金融机构预留政策准备期、注重实体经济的发展和承受状况、防范改革中止带来的相应冲突等措施来促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利率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效应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由平均投资倾向加权的资本边际产出随利率变化所反映的投资效率效应;另一部分是由资本边际产出加权的平均投资倾向随利率变化所反映的投资规模效应。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对这两种效应进行估计检验,实证表明,实际利率的投资规模效应几乎可以忽略,投资效率效应也非常低,上一年实际贷款利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很微小。因此,在中国利率政策还难以成为货币政策实施的主要手段的情况下,抑制通货膨胀还需依赖其他调控政策手段。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多元VAR分析方法,对我国银行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银行效率对经济增长影响显著,并且银行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互动关系。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加快提升银行效率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4.
5.
本文从信贷需求角度对我国1990—2014年影子银行规模进行系统测度,通过建立VAR模型对影子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增长与影子银行发展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经济增长促进了影子银行发展,反之则不成立。本文认为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引导影子银行资金流向,建立预警监测系统以保证影子银行风险可控。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现有文献基础上就利率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运用1986-2004年的数据,对实际利率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进行实证分析检验,并针对当前的实际利率水平和宏观经济背景,对区域经济发展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8.
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稳定币值,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探讨如何合理调节货币政策以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如何与其他政策措施相配合;在实施货币政策过程中政府腐角色如何定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韩沛晛  李燕 《投资与合作》2011,(10):22-22,24
利率政策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中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央行根据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运用利率工具调整利率水平,进而影响社会资金的供给与需求状况、调控宏观经济.从而实现经济增长的最终目标。然而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人民银行二十四次调整利率,大多数情况下并未对宏观经济起到明显作用,其中缘由值得探究。因此本文通过探讨利率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中发现规律,以期对我国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国内外学者对银行效率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搜集16家上市银行的数据,从经营效率、竞争效率和信贷配置效率这三个维度,选取合适的银行效率指标来分析银行效率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经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来检验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实证研究得到银行经营效率与经济增长负相关,而竞争效率、信贷配置效率和经济增长之间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中国利率改革三十年的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逐渐提出来的,是经济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深化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和内在要求。纵观三十年的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大体经历了改革起步、大力推进、改革深入和改革攻坚这四个阶段,已经闯出了一条宽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道路。目前,无论在思想认识上还是在制度条件上都已不存在重大阻碍,只要继续深入探索,加强研究,把握好节奏,一定能够最终完成利率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文章假定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实际利率等于市场利率,模拟存款利率上限放开情境,选择2005年到2010年作为研究区间,对我国10家商业银行的利差容忍度进行测度。结果显示,2005年到2010年,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不断提高,对利差缩小的容忍能力显著增强,并且中型规模商业银行对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利差缩小的容忍能力普遍强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强于小型股份制银行。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利率市场化背景,对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进行研究。文章聚焦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理念,针对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商业银行经营效率体现的特征进行归纳,并结合我国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经营业绩指标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从经营理念、业务结构、客户选择、资产负债管理、成本控制、风险管理等六方面提高商业银行管理水平,优化商业银行经营效率。  相似文献   

14.
以我国银行信贷余额、货币供应和经济增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长短期方程找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证实了我国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同时也发现经济增长不是货币供应的原因,但是反向却存在因果关系。并据此对我国银行信贷和货币供应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反思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定价问题:经营管理角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商业银行拥有更多的定价自主权,各银行开始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定价模式。但是,模型在实际利率确定过程中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利率浮动幅度并没有随着定价权限的扩大而出现明显提高。本文在分析了商业银行产品定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指出解决商业银行定价问题,不仅要着眼于引进和使用西方先进的定价技术和模型,更要从经营导向、客户结构、服务能力、管理机制等多个方面入手,改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以提高商业银行产品定价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利率变动周期与商业银行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率风险的计量、评估、监控是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科学分析利率波动与银行收益之间关系,进而了解银行资产负债期限特征及利率风险管理水平,对实现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科学决策,提升利率风险管理水平意义重大。本文采用Flannery的部分调整模型对我国上市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进行长时间窗口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样本银行呈“借短贷长”的资产负债期限特征,利率变动期内其资产负债管理并未为银行带来实质收益,利率风险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7.
商业银行净利差决定因素研究的进展与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70年代末金融自由化尤其是利率市场化以来,利率在金融市场中的资源配置作用日益明显,净利差也已成为衡量金融中介机构经营效率的重要指标,关于净利差决定因素也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焦点。基于此,本文对学界关于净利差的测算、决定因素的理论模型以及在不同区域内的实证研究进行了系统整理。在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通过对商业银行净利差各种决定因素的梳理有利于提升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监管效率,也有助于对我国渐进式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8.
经济资本管理:理论分析及我国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经济资本管理作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风险调整收益的核心工具,在国际先进银行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经济资本可以量化各类业务敞口的风险水平,计算抵御风险所需的资本金额,银行决策层可据此调整风险偏好与发展战略,制定更为科学、合理、清晰的政策组合,确保银行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本文阐述了经济资本管理的基本理论、国内外实践情况,分析了我国银行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日益凸显。本文分析提出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加强对利率风险的识别、度量和管理。还同时分析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都影响着银行的经营,应纳入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