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国家把六百多亿贷款改为投资为了降低国有企业目前过高的资产负债率,提高国企的运行效率和效益,国务院已经确定,把1984年至1988年国家贷款给国有企业的660亿元人民币全部改为国家对企业的投资。也就是说,企业不用再归还这些贷款。为帮助国有企业逐步解决债务负担过重问题,国务院已明确规定将“拔改贷”改为“贷改投”,即“拨改贷”资金本息余额转为国家资本金。这项政  相似文献   

2.
1979年,国家决定试行基本建设投资由拨款改为贷款的制度。经过一年多的试点之后,1981年,国家决定扩大试点。在此基础上,1985年,凡国家投资建设的项目,全部将拨款改为贷款。1986年,国家又重新调整了拨款和贷款的范围,一部分项目重新恢复拨款。1988年实行基本建设基金制后,原来的“拨改贷”办法停止使用,实行新的财政投资管理办法。“拨改贷”从试点到停止,历经10年,而真正推行实施“拨改贷”只能在1985年以后共计4年的时间。认真思考总结“拨改贷”的成败,对改进财政投资管理办法,探索新的财政投资管理模式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 目前国有企业负债很重,大家把原因归罪为“拨改贷”,于是有人建议用“贷改投”,即把企业所欠贷款改为债权人的投资,以解除企业债务重负。在目前我不反对这种作法,它不失为解决企业困难的权宜之计。但同时应当肯定这种作法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倒退,又退到国家的计划经济作法,企业可以无偿的使用国家的资金,国家与企业结合的更紧,不利于政企分开和两权分离。  相似文献   

4.
“拨改贷”企业发展的障碍和出路马双目前,国有企业最大的困难是负债率过高,社会负担沉重,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特别是1988年以来,国家对基本建设投资实行“拨改贷”的企业尤为突出,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是当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中...  相似文献   

5.
一、“拨改贷”的出发点和目标在“拨改贷”之前,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实行的是无偿拨款制度。投资资金安排和项目审批由计划部门负责,资金由财政部门掌握和核销,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资金的具体使用和项目建设。这种资金无偿使用,只管投入不管回收效益,资金集中管理的固定资产投资制度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致命的弊病在于投资不讲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单位活力不足。“拨改贷”使资金由无偿拨付改为有偿使用,力图使资金使用者通过贷款的还本付息责任建立  相似文献   

6.
关于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投资体制一直是经济改革的重点。从1979年开始进行“拨改贷”试点到今年取消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限制,近20年中在投资和与投资有关的体制方面颁布和推行的改革政策和  相似文献   

7.
忻州地区行署决定忻州纺织厂为“特厂”试点,并起草了《关于设立特厂的意见》。为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一、在所有制问题上应有所突破。忻州纺织厂是全民所有制企业,但实事求是地讲,这个企业的性质应该是职工集体所有。其根据如下:1、国家的投资早已偿还完毕,从1985年建厂到1983年“拨改贷”,国家共给这个企业投资800  相似文献   

8.
<正> “六五”期间,我省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取得了较大成绩。五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全民)118.57亿元,其中基本建设77.25亿元,为“一五”至“五五”二十七年总和的三分之二。但是,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投资项目决策存在的问题较多,投资效益不够理想。主要是: (一)基本建设投资虽然已经实行“拨改贷”,但由于有的地方和部门从局部利益出发,仍就用“按部门归口切块分配投资和贷款”的体制,因此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吃大锅  相似文献   

9.
卫珑 《经济纵横》1996,(5):39-40
解决国有企业债务问题对策卫珑近年来,国家对国有企业债务包袱沉重的问题高度重视,已采取一些措施,如把拨改贷转为国家拨款,并将企业上缴的15%所得税返还企业补充资本金,提高企业折旧率,等等。这些措施可在部分企业中缓解债务负担,特别是在近期新建或进行过大规...  相似文献   

10.
略论债转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世银 《经济师》2000,(3):11-12
面对国有企业长期形成的高负债和低效率 ,被视为国有企业解困良方的债转股 ,随着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落实和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大 ,它将会拉开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的序幕 ,企业和银行将有望出现双赢的局面。一、国有企业高负债的形成及其债转股的实施选择负债率偏高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80年代初期 ,国有企业由过去单一国家投资改变为多元投资特别是“拨改贷”以后 ,银行贷款成为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在市场需求旺盛的推动下 ,国有企业普遍大量举债 ,或扩大生产规模 ,或进行技术改造。随着时间的推移 ,国家经济政策的改变和…  相似文献   

11.
作者认为,国有企业资产的终极所有权在“拨改贷”以后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已形成“归企业、各级政府、个人等多级终极所有的企业资产”,这是一个事实。他分析了目前关于所有权的三种观点和现行政策依据的不足,提出了界定企业资产的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12.
股份制改造切勿改弦易辙叶明自1992年5月国家体改委颁发股份制规范化意见和同年7月国务院颁发了《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条例》以来,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新的“股份制热”浪潮。目前,全国的国有企业股份制试点企业已超过5000家,还有一大批工业、商...  相似文献   

13.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可以从“资源配置”、“绩效评价”和“企业人才鉴别”这三个层面促进国有企业转变经营机制;证券市场是解决自“拨改贷”以来形成的国有企业债务危机的有效途径,从而实现国有企业的融资方式由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变;通过证券市场的“资产重组与优化”、“引导资本流动”、“疏通投资渠道”和“宏观调控”等功能,可以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建国以来,我国基本建设投资,一直实行财政无偿拨款的管理制度。实践证明,基本建设投资的这种管理方式存在有许多弊端,主要表现为:建设单位只要把建设项目争到手,上级就会按计划将投资款陆续下拨,单位便可无偿使用。这样一来,建设单位既无外部压力,又无内部动力,客观上造成了基本建设工期长,基建投资积压、浪费大的结果。为了增加建设单位的投资意识,以利于提高基建投资效益,我国对基本建设投资拨款制度实行了根本性的改革。从一九八五年起,基本建设投资全部由拨款改为贷款,即实行了“拨改贷”。但是,由于投资计划管理体制没…  相似文献   

15.
中国信用再担保制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我国信用担保政策环境与实践情况 (一)担保行为的出现。 1979年和1983年,国务院分别批转国家计委和中国人民银行的报告,从此,中国结束国家计划资金统包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的历史,开始逐步实施“拨改贷”。1981年,五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经济合同法》,其中第15条对担保的规定是:经济合同当事人一方要求保  相似文献   

16.
“拨改贷”之后的还款与产权──从中国景德镇瓷厂借钱改造谈起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马泉山中国景德镇瓷厂厂长高级工程师於石生注:文中所说债务泛指"拨改贷"以来,企业在国家注资无望情况下从其它渠道举借的资金。"拨改贷"作为投资体制改革的一项措施...  相似文献   

17.
▲“九五”国企改革成本约需5000亿元国企改革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据有关部门测算,“九五”期间国企改革成本约需5000亿元,平均每年1000亿,主要包括:1.企业资产负债率降低14个百分点,需2800亿元,其中包括“拨改贷”转为资本金660亿元;2.分流800万富余人员,以每人年工资4000元计,共需1600亿元;3.18个试点城市企业破产冲销呆帐准备金,按每年70亿元计,需350亿元;4.完成企业兼并2500户,银行少收利息300亿元。  相似文献   

18.
新型投融资体制框架下的国有投资公司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以“政资分开、分级所有”为导向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确立,国家投融资体制深化改革的目标框架也已初步形成,这就为国有投资公司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国有投资公司作为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能否把掘这一机遇,顺利完成体制转型和结构调整是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成功的关键之所在。一、国有投资公司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我国的国有投资公司发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服务于国有企业改革而出台的配套措施,原初设计的主要功能定位是专门为实行“拨改贷”后的国有企业提供资本金的股权性投资机构。经过10多年的探…  相似文献   

19.
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化解对策●蔡文权唐晓琴彭平华目前,我国银行贷款规模不断扩大和信贷资产质量持续下降的矛盾日益突出,已严重困扰着银行的健康发展和“两个转变”的实现。一、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1、国有企业实际注册资本严重不足,“拨改贷”,贷呆滞。企业的...  相似文献   

20.
搞好国有企业改革目的在于国有经济实力和质量的提高。有人认为,没有亏损企业,才是国有企业搞好了。实际上不可能没有亏损企业,我们讲“优胜劣汰”,必然会有“劣”的、亏损的企业,有些亏损企业还要破产,先死而后生。要抓好结构调整,着眼于整个经济。对好的企业要支持,搞企业集团就要搞好“龙头”企业。 国家在18个城市进行“企业优化资本结构”试点,100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56家企业集团试点和3家国家控股公司试点,都是符合实际的。各省市可以集中力量搞好100家试点工作,解决这些企业的负债结构、富余人员过多、技术改造、投资主体等问题。这100家每个城市不过只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