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3月26日至29日,主题为"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的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召开。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主旨演讲中亮出了"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的主张,一时间,"命运共同体"与"一带一路"、"亚投行"一起,成为当下最为炽热的热词之一。按照最朴素的理解,"命运共同",可以是患难与共的夫妻,可以是出生入死的战友,可以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生意伙伴,可以是很多很多。  相似文献   

2.
《西部大开发》2015,(4):150-151
2015年3月2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对于这位大国领导人来说,为期两天的博鳌之行既是一场重大的多边外交活动,更是展示中国与世界深度交融的象征,也是中国从参与到引领国际事务的一个标志。"博鳌时间"里,习主席都在博鳌小镇干些啥呢?让我们一睹为快!开幕式主旨演讲集中阐述"命运共同体""博鳌时间"里,最受关注的无疑是开幕式习主席的演讲。今年年会的主题是"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在多个场合提及命运共同体,当天,  相似文献   

3.
SAM 《中国报道》2013,(5):34-35
变革世界中的亚洲:迈向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亮点:新格局下亚洲经济和社会发展转型言论:过去亚洲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在开放中实现的,今后亚洲进一步发展仍需坚持开放,包括向世界开放和各国相互开放。实行开放的地区政策,在开放中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对亚洲持久发展意义重大。——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第十一届2012年4月1日至3日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亮点:促进亚洲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实现共赢言论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周刊》2015,(11):28-32,88
新兴11国经济增速或由上年4.9%降至4.8%2015年3月26日至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将在中国海南省博鳌召开。开幕大会的日期为3月28日上午。届时,作为东道国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各国领导人将出席开幕式。今年年会的主题为"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从2010年开始,博鳌亚洲论坛开始发布新兴经济体发展的年度报告,并首次定义了新兴11国(E11)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博鳌亚洲论坛主旨演讲中表示,要坚持共同发展的大方向,结成亚洲利益共同体;构建融合发展的大格局,形成亚洲命运其同体;维护和平发展的大环境,打造亚洲责任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提出的.当前学术界主要是从外交和国家安全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和阐述,但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不应仅仅从国际事务层面,而更应该从国内事务层面上来理解和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对我国的发展价值.如何实现"中国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融通,是本文阐述的重点.根据不同的载体,本文将人类命运共同体分为社会共同体、 民族共同体、 区域共同体、 精神共同体和生命共同体等,以此来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实现"中国梦"的融合.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叙事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命运紧密相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为推动世界历史进程增砖添瓦。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阈下,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世界意义,是符合世界发展潮流及互联互通的时代特点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模式引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新时代最伟大的命题和最卓越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和合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代表性元素,蕴含着“天下为公”“同舟共济”等思想内涵,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成与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在应对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作出的积极尝试,开辟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新道路。针对和合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内涵开展细致研究,深入理解相互之间的共通点,再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和合文化层面得到启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给予有力促进。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将沿线各国和地区共同融入到世界经济改革发展的潮流中,实现共同发展、互惠互利。"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互联互通,将为沿线各国打造"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资本扩散的无尽过程不断将整个世界卷入到资本的循环圈,从而呈现出了一个资本全球化的过程,使人类历史成为"世界历史"。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性地回答了我们应该和怎么对待世界性问题。在世界经济大潮中,我们应顺应时代潮流,凝聚各国共识,为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观念的提出,对整个世界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张贵  孙晨晨  刘秉镰 《改革》2023,(5):90-104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后,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建设“什么样”的人口经济密集地区、“怎样”推进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得到系统回答。然而,对标2030年战略目标和国内发展较快地区,京津冀地区仍存在发展差距,在利益分配、跨域协作、内生动力培育、对外吸引力塑造等方面仍面临着一些困境。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向更高水平,应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着力推进“新机制”建设、“新空间”布局、“新要素”集聚、“新引擎”打造、“新品质”提升和“新治理”探索,加快构建京津冀三地政府间的利益共同体、市场主体间的经济共同体、社会民众的命运共同体,并最终形成更高阶的“区域共同体”。  相似文献   

12.
李颖  陈翔 《亚太经济》2015,(收录汇总):1-12
针对“世界向何处去?亚太怎么办?”的重大议题,中国把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亚太地区政策的总体目标与基本方向。按照“统筹发展和安全”理论,发展和安全应相互促进、同步前行,呈现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发展与安全相互融合的关系结构,借助统筹的思维可以更加有力地推进发展质量与安全水平的同步提升。“统筹发展和安全”与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体现在目标的统筹兼顾、手段的基本契合以及理念的总体一致,亚太命运共同体是一种把发展和安全统筹的新地区秩序。要扎实有效地促进亚太命运共同体的落地生根,需要基于政治互信、发展互利、安全互进以及文明互鉴,借助经济发展合作与政治安全合作的“双轮”驱动,统筹发展和安全在亚太地区的实践进程。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思维开展亚太命运共同体建设,不仅有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对其他地区的进步事业也具有相应启发。  相似文献   

13.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突袭,尽管全球在抗疫起初表现出正反两种态度和行为,但世界各国伴随抗疫实践的深入而对珍爱健康、休戚与共、合作共赢等全球治理理念作了深度反省和逐渐共识,进一步表明筑牢疫情防控命运共同体是历史的必然、国际的呼声。从时代价值来讲,筑牢疫情防控命运共同体进一步加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命运共同体意识,夯实了团结统一的民族命运共同体,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高度。从实践路径来讲,要树立人民群众战疫胜利信心,筑牢人民群众抗疫共同体;完善疫情防控的制度机制,提升政府公共卫生治理能力;加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推进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充分厘清了共同体脉络,并指出"真正共同体"思想旨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认清当前全球大局,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构筑世界新格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真正共同体"思想的现实产物,在合理继承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拓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部》2014,(18):12-12
5月21日,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在上海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积极树立亚洲安全观,共创安全合作新局面》的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亚洲和平发展同人类前途命运息息相关。亚洲隐定是世界和平之幸,亚洲振兴是世界发展之福。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始终是亚洲地区形势主流。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梦与世界各国的梦紧密联系,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稳定的世界环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共享发展理念的培育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来理解共享发展理念需把握好共建、共享、共富的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重要思想与共享发展理念具有密切联系,并且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和构建共享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运用历史唯物主义阐述了其正义观,即能够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这种正义观视角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其正义价值,具体表现为独特的法治正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全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促进国际法的调整。为了践行这样的法治正义,中国需要不断提升国际话语权,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上升为国际法准则,并不断深化"一带一路"实践,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世界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李颖  陈翔 《亚太经济》2023,(收录汇总):1-12
针对“世界向何处去?亚太怎么办?”的重大议题,中国把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亚太地区政策的总体目标与基本方向。按照“统筹发展和安全”理论,发展和安全应相互促进、同步前行,呈现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发展与安全相互融合的关系结构,借助统筹的思维可以更加有力地推进发展质量与安全水平的同步提升。“统筹发展和安全”与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体现在目标的统筹兼顾、手段的基本契合以及理念的总体一致,亚太命运共同体是一种把发展和安全统筹的新地区秩序。要扎实有效地促进亚太命运共同体的落地生根,需要基于政治互信、发展互利、安全互进以及文明互鉴,借助经济发展合作与政治安全合作的“双轮”驱动,统筹发展和安全在亚太地区的实践进程。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思维开展亚太命运共同体建设,不仅有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对其他地区的进步事业也具有相应启发。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战略是在世界贸易格局越来越多边化、世界经济整体发展进程越来越缓慢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因此,"一带一路"战略明确指出,就是打造一个世界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政治彼此信任,贸易相互开放,文化彼此包容。当前,我国中西部地区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出口市场日趋多元化,贸易结构和方式日趋优化。"一带一路"涉及区域广阔,使得中国中西部对外贸易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同时,中西部地区也面临金融市场、区域竞争、外部风险增多等诸多挑战因素。  相似文献   

20.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根据国内外形式,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提出的具有前瞻性地论断,其目的在于为解决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式贡献中国智慧,在逆境中谋求中国与世界的和平发展。文章从马克思的交往观理论出发,深刻剖析人类命运共同体。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马克思交往观的地位和作用;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价值;三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