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由于中国的主体信用评级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使得社会信用体系尚处于不完善阶段,信用评级行业也在扭曲的状态下蹒跚前行。鉴于此,需要通过推动主体信用评级,夯实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确立信用评级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推动中国经济和金融的进一步国际化、全球化,加速中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国际化进程,缓减国内外金融交易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缓减金融产品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中国经济、金融国际化的安全程度。  相似文献   

2.
3.
信用评级机构在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中备受指责,被认为是危机的重要推手,社会各界均呼吁加强对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欧美迅速出台了新的法规强化监管。但加强评级行业的监管能否改善评级质量,学术界却看法不一。本文的研究发现,通过加强监管,可以改善评级质量,从社会福利的角度看,非对称性监管优于对称性监管。美国对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力度不足是次贷危机前评级泡沫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各国需要采用非对称性监管模式,加大复杂性金融产品评级的监管力度,防止评级高估,提高评级质量。  相似文献   

4.
朱悦蘅  叶兵 《西南金融》2011,(12):70-73
次贷危机中信用评级"失效"的教训,正在推动着国际信用评级体系新一轮改革。如何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法律监管,从而更好地实现风险预警功能是改革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在解析信用评级机构角色冲突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信用评级机构实施法律监管的必要性,进而分析了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发展的现实困境,最后对完善我国信用评级行业法律监管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降低信息成本、便利外部监管、缓和委托代理关系等方面归纳对评级角色与功能的研究,从周期稳定性、评级模型构建等方面梳理对评级及评级转换影响因素的研究,从社会声誉、评级惯性、评级偏好、利益冲突等方面综述评级质量的影响因素,从信息价值等方面分析评级变动的影响,强调多重评级、评级监管、评级在衍生品市场的特殊地位等因素在影响评级质量以及推动危机形成和传导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路广  邹燕 《现代金融》2014,(6):23-25
民间借贷信用评级制度是构建民间借贷信用体系的基石。由于民间借贷信用的特殊性,民间借贷信用评级制度也有别于其他信用评级制度。对比较为成熟的商业银行信贷信用评级制度,民间借贷信用评级体系还不完善。本文对比分析了我国当前商业银行信用评级制度的特点和民间借贷信用评级的特殊性,从基本原则、机构设置和配套法规三方面提出了构建契合民间借贷信用特点的信用评级制度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7.
美国和欧盟信用评级监管制度改革比较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次贷危机"的爆发促使美国和欧盟加快了信用评级监管制度改革的步伐。2009年4月10日,美国证监会(SEC)修改了相关信用评级监管法规;同年4月23日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通过了立法,授权欧盟证券监管委员会(CESR)对欧盟范围内的信用评级机构进行监管。本文通过简要比较美国和欧盟此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探讨他们改革思路的差异,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9年至今,经济危机的影响逐渐淡化。危机淡化之后,世界各国分析原因,寻找危机影响的传导机制。信用评级行业在危机中的推波助澜使其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本文以美国信用评级行业为代表,介绍了信用评级行业产生的理论基础,阐述了其成熟后存在的问题,并从监管的角度对中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信用评级经过快速发展后,近年发展逐渐趋缓。中小企业参与信用评级的意愿不高,大部分金融机构有自己的评级体系,信用评级行业面临挑战和质疑。本文从金融视角剖析了当前我国信用评级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不断提高,评级机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但目前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尚未建立明确的上位法依据,对于利益冲突、信息披露等方面缺少相关规定.本文对美国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框架进行研究,并与我国评级行业的监管框架及内容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完善监管制度、提高评级机构独立性、加强评级机构信息披露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比较日韩评级行业在债券市场发展程度、行业监管、市场对外部信用评级结果需求以及双评级模式实施等特点,提出我国评级行业适当开放国内评级市场、降低评级结果在监管法规中的依赖作用、拓展评级结果应用领域等五个方面的建议. 力图寻求发展我国评级行业的新途径,推动评级行业进一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是导致次贷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评级机构的信誉也因此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本文主要分析了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中扮演的独立性与利益性两难角色,并结合国际评级机构的运行及其监管的教训,为规范和发展我国的信用评级市场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信用评级机构是指依法设立的从事信用评级业务的社会中介机构,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分析研究影响评级对象的诸多信用风险因素,对评级对象的偿债能力和偿债意愿进行综合评价,从而揭示评级对象违约的风险等级,减少信息不对称。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作业和评级产品不仅影响投融资个体决策,而且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提高金融市场运行效率、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都具有广泛影响。借鉴国际信用评级监管做法,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监督管理对规范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现代经济理论和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银行信用评级制度是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的基石.它不仅有利于金融机构提高信息披露标准和增强透明度,优化投资结构,控制风险,而且有利于促进监管部门提高监管效率。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加强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监管.促进信用评级业健康发展.对于强化风险为本的金融经营理念,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保护投资者利益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信用评级将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金融中介服务.我国的信用评级行业发展至今初具规模,但在监管方面仍存在诸多的问题,我们应该借鉴次贷危机后欧美等发达国家监管经验,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对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以保障信用评级行业能够充分发挥其功能优势,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夏靖 《上海金融》2012,(10):68-69,118
本文对信用评级机构加剧金融市场波动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指出现有机制下信用评级机构存在道德风险的必然性,并就化解道德风险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信用评级的根本目的是降低减少信息的不对称现象。法国中央银行(以下简称法国央行)在评级独立性、透明度和评级质量等方面的制度设计具有鲜明特点,从理论和实践分析评级的实质和各国不同的评级发展模式,对促进我国评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文  王腾飞 《征信》2016,(3):58-63
在回顾国际评级机构监管改革与演变的基础上,对比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监管主要措施与改革思路及存在的不足,分析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发展历程和监管现状.提出为促进我国评级行业持续发展,应明确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并重的监管思路,加快法律体系建设、优化监管框架,建立评级机构的市场准入规则,建立全国性的信用评级行业自律组织,强化公司的内部治理,限制利益冲突、加强信息披露,建立评级机构问责机制及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20.
刘薇 《征信》2011,(2):48-50
天津市信用评级市场发展目前面临如下问题:信贷市场信用评级缺乏统一的制度性安排,社会对信用评级产品和服务认可度低,全国范围的、规范的信贷市场信用评级业务监管体系缺乏,企业参与评级的意愿不强等.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应对信用评级工作进行制度安排,建立规范化、制度化信用评级业务监管体系,协调政府职能部门逐步提升社会对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