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三)真菌性疾病1.水霉病鱼类水霉病主要是由水霉科的各属真菌引起的"鱼类真菌病",统称为水霉病(Saprolegniasis),常感染体表受伤组织及死卵,在鱼类的繁殖过程中造成较大损失,在成鱼养殖过程中,受伤体表组织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形成感染。  相似文献   

2.
<正>(三)真菌性疾病1.水霉病又称白毛病、肤霉病。【病原体】同丝水霉(Saprolegnia monoica Pringsheim,1858)曾在金鱼、锦鲤上发现。寄生水霉(S.parasitica parasitica Coker,1923),曾在金鱼、锦鲤体上和金鱼的卵上发现。【流行与危害】水霉是腐生性寄生物,专寄生在伤口和尸体上。鱼类患水霉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捕捉、搬运时  相似文献   

3.
<正>淡水鱼类水霉病在各地均有流行,危害各种淡水鱼类及鱼卵。以早春、晚秋最为流行,水温15~20℃时为高发期。病因主要是鱼类体表受伤或因体表寄生虫(如中华鳋、鱼鲺)侵袭而感染水霉菌所致。密养的越冬鱼、春季塘水清瘦或体质虚弱的鱼类易患此病。鱼卵因卵膜破损或未受精而被病原感染引发此病。笔者通过对当地多个养殖户的调查分析,结合平时工作总结,提出防治技术方法,仅供参考。1病原水霉病病原主要是由水霉属和绵  相似文献   

4.
<正> 据众多养鱼户反映,春季鱼类死于水霉病的达30%以上。可见,水霉病是春季鱼类的大敌,各养鱼户应引起高度重视。 水霉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在拉网、运输及养殖过程中,鱼体受了伤,水霉和绵霉菌侵入鱼体伤口,大量繁殖生长成棉絮状的白色  相似文献   

5.
<正>春季气温忽冷忽热,反复无常,养殖鱼类因受伤而易引起水霉病。为做好春季水霉病防控工作,减少渔民损失,近日东昌府区渔业专家组就当前水霉病防治提出指导性意见水霉病俗称白毛病、肤霉病。该病初发即病菌刚寄生鱼体(卵)不久时,肉眼  相似文献   

6.
<正>一、水霉病水霉病常感染体表受伤组织及死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是水生鱼类的真菌病之一。引起这种病的病原体在到目前已经发现有十多种,其  相似文献   

7.
<正>(三)水生藻菌性疾病1.草鱼水霉病草鱼水霉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皮肤病。【病原体】据已有的资料,引起草鱼水霉病的病原体的种类隶属藻状菌纲(Phycomycetes)中的水霉目(Saprolegniales)、霜霉目(Peronosporales)和芽枝菌目(Blaslocladiales)。其中,水霉科(Saprolegniaceae)中的水霉属(Saprolegnia)、绵霉属(Achlya)和丝囊霉属(Aphanomyces)的种类最为常见,也是鱼卵孵化,鱼类培育和成鱼养殖中主要的病原体。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气温的降低,秋冬季节的到来,水温也不断降低。此时正是养鱼捕大留小的季节,也是水霉病开始流行季节,在拉网捕捞、运输、放养过程中,如果鱼体受机械损伤,病原菌会乘虚而入引发水霉病。水霉病俗称白毛病、水绵病。病原体常见的种类为水霉和绵霉两属。此病从秋末开始至早春鱼类都易感染。一、症状鱼体受伤处长满白色或灰白色的水霉菌丝,如旧棉絮状,病鱼焦躁不安,食  相似文献   

9.
<正>水霉病即养殖中所说的水绵病、白毛病和肤霉病,该疾病常感染淡水鱼的受伤组织和死卵,进而在周边形成覆盖物,特征为:灰白色;棉絮状。随着病菌的扩散,会有如下表现和症状:皮肤溃烂、组织坏死、行为失常、食欲减退、身体消瘦,最终导致死亡。水霉病没有明确的寄主对象,常见于各种鱼类以及鱼卵,比如鲢鱼、罗非鱼、黄鳝。此外,虾类、蟹类和龟鳖等也可能发生水霉病。该病在当前的淡水鱼养殖中已经成为防治的一大难题,须对该病  相似文献   

10.
<正>水霉病是由水霉科多种真菌寄生而引起的,我国常见的有水霉和绵霉两属。此类霉菌对温度适应范围广,鱼体在一年四季都可能被感染,尤其是在密养的越冬池冬季和早春易流行,在全国各养殖区均有流行。对于各种饲养鱼类,从卵到各龄鱼都可感染。在霉菌刚刚寄生阶段,通过肉眼观察无任何异样,而当菌丝生长到肉眼可见的时候,证明菌丝已经侵入鱼体伤口,尤其是鳍条底部等无磷的部位,通常菌丝呈灰白色棉絮状,故又称此病为白毛病。被感染后鱼通常表现为急躁不安,行动迟缓,食欲减退,相互摩擦等现象,严重时患处肌肉逐渐腐烂,  相似文献   

11.
<正>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养鱼人来说,春季一定要做好鱼病的防治,为全年水产养殖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春季常见淡水鱼病主要有水霉病、赤皮病、竖鳞病、肠炎病等。现将春季几种疾病的症状、流行特点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者参考。一、水霉病水霉病是鱼类因拉网、冻伤等因素造成鱼类体表损伤而感染水霉菌引起的。水霉菌是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水体中,其繁殖有无性  相似文献   

12.
<正>鱼类的水霉病是由多种水生真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继发性疾病。过去用于防治该病的主要药物是孔雀石绿和甲醛等。然而,已经有研究结果表明,孔雀石绿和甲醛对动物的细胞均具有致畸变作用。因此,寻求既安全又能有效地防治水产动物水霉病的药物,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为了证实"菌毒消"是否对由水生真菌引起的鱼类真菌病具有防治效果,特进行本实验。  相似文献   

13.
<正>水霉病是春季和晚秋高发的水生动物类病害,危害鱼类、蟹类、虾类、龟鳖、黄鳝、鱼卵。主要发生在鱼苗放养阶段。用药防治效果甚微,损失极大,因此,水霉病防治重在预防。笔者根据水霉病的发病原因,现总六种水生动物类水霉病防治技术要点,以供养殖户参考。1.蟹类患水霉病与水质过肥、水质不清新、注水量少、蟹体受到外来的机械  相似文献   

14.
<正> 泥鳅素有“天上斑鸠、地下泥鳅”之美称,这正是其价值上扬的主要原因。然而,一些养殖户对其发病却一筹莫展,今介绍泥鳅常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以供养殖户参考: 1、水霉病由水霉、腐霉等真菌感染所致。鳅卵在孵化过程中易感染。防治:①鳅卵防治用6.6ppm浓度碱性绿浸洗10—15分钟,连续二天。②也可用440ppm的食盐加400ppm小苏打浸洗1小时。病鳅治疗:①用0.1—0.15ppm浓度的碱性绿全池泼洒。②用0.3%食盐溶液浸洗5—10分钟。  相似文献   

15.
<正>一、水霉病引起水霉病的病原体目前已经发现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属)。水霉病实际是真菌寄生在水生动物受伤组织引起,水霉病游孢子伺机附着到受伤组织上并慢慢发芽形成菌丝,菌丝除寄生于受伤组织外,还可漫延侵入附近的正常组织,分泌消化酵素(分  相似文献   

16.
水霉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冬季水产养殖中,由真菌引起的真菌病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主要还是进行预防和早期治疗。冬季是水霉病的高发季,主要影响鲤、鲫等大宗淡水鱼类养殖。为了保证养殖户鱼塘中的鱼健康过冬,避免患上水霉病,现就水霉病的病原、流行情况以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介绍,并介绍其诊断方法与防治措施。1病原目前发现的水霉共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属于水霉  相似文献   

17.
<正>水霉病俗称白毛病、肤霉病,是由水霉科中的水霉和绵霉感染所引起的,多发于晚冬和早春时节,当水温低于20℃时易感染此病,其繁殖适温为13-18℃。1、水霉病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正>四、泥鳅常见病害的防治(一)水霉病病原体是水霉、腐霉等真菌。发病的原因是由于在生产操作过程中鱼体受伤,或者由于寄生虫造成创口,被真菌感染所致,严  相似文献   

19.
<正> 1、水霉病 即肤霉病。池水中的霉菌侵入鱼体表伤口,向内深入肌肉组织,向外长出一簇簇菌丝,似灰白色棉絮状,故俗称“生毛”或白毛病。由于霉菌能分泌大量蛋白质分解酶分解鱼的组织,鱼受刺激分泌大量粘液,表现焦燥不安,最后瘦弱或继发感染细菌病而死。在鱼卵孵化过程中,水霉侵染鱼卵可发生卵丝病。防治:在起捕、运输过程中小心操作,谨防鱼体受伤。治疗:(1)  相似文献   

20.
<正>一、水霉病概述病原:水霉为真菌,共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属和绵霉属的种类。症状:水霉病俗称白毛病、肤霉病。水霉菌最初寄生时,一般看不出病鱼有何异常,当看到病状时,菌丝体已侵入鱼体伤口,向外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