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冈市稻田综合种养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8月5日,湖北省农业厅在潜江市召开了全省稻田综合种养推进现场会。8日,黄冈市召开了全市现代渔业建设推进会,与会人员参观考察了鄂州市泽林镇万亩湖小龙虾养殖基地、梁子岛水特产有限公司、盛丰渔业科技有限公司等现场,会议就大力发展稻田综合种养、加快现代渔业建设进行了部署和安排。近期,我们对全市稻田综合种养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就稻田综合种养的现状与对策探讨如下:一、黄冈市稻田综合种养发展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正>在现有的低洼水稻田间养殖水产品,是一种水产养殖与水稻种植有机结合的种养模式。全程无需打药、施肥,生产出的农产品纯天然、纯生态,实现了农业产业绿色化、高效化。根据笔者多年来稻田综合种养的实践经验,特提出如下建议:一、选址:选择地势低洼,进排水方便的水稻田块实行稻田综合种养。沙土不宜,面积不宜过大,标亩30-50亩为宜。二、挖沟:沿水稻田块四周堤脚距沟  相似文献   

3.
正句容属于典型的丘陵山区地貌,素有"五山一水四分田"之称,水域面积约17500公顷。2019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3461公顷,全年实现水产品产量2.51万吨,实现渔业产值16.5亿元。水产养殖集中连片池塘主要集中在后白镇、郭庄镇、天王镇等句容西南平原圩区,句容市天然固有的地形地貌制约了池塘养殖连片化、规模化发展,而稻田综合种养为句容市渔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为此,笔者拟对句容市稻田综合种养的基本情况、典型模式、前景分析、发展对策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4.
浅谈洪湖市稻田综合种养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稻田综合种养是将稻田种稻和养鱼(虾、蟹等)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水稻和水产品共生互利的作用,在不减少粮食产量的前提下,从而获得有机水稻和有机水产品双丰收的一种生态养殖。近年来,洪湖市将稻田综合种养作为"稳粮增收、提质增效"的民生工程和"富民强市"的亮点产业来抓,通过"转方式、调结构",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扩大种养规模,稻田综合  相似文献   

5.
<正>稻田种养新技术是对传统农业的突破,能有效解决现代农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环境破坏,土壤板结等种种问题,也为渔业生态养殖带来了新机遇。但现实操作中,还存在不足之处,为进一步科学发展稻田养鱼,提出以下建议:更新观念,发展稻田种养新技术,不是弄几只蟹、几条鱼吃吃的小事,而是稳定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确保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产品质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改革农业种植结构的大事。  相似文献   

6.
《农家致富顾问》2021,(3):28-29
稻蟹共作的核心技术是“大垄双行、早放精养、种养结合、稻蟹双赢”。稻田栽插采用大垄双行,边行加密的方式,保证水稻一行不少一穴不缺、测土施肥、四周挖环沟、投放大规格扣蟹、科学投喂,达到水稻增产、河蟹增大的目的。采用该项技术,水稻增产5%~17%,增效30%;稻田成蟹产量25~30kg/亩。该技术适宜北方稻区,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是当前农业部门主推的种养殖技术之一,是充分利用物种间资源互补的循环生态学机理,采用稻鱼共生等新型种养模式,以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为特征,提高稻田产出效益,以达到稳粮增收的目的,具有显著的综合效益,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我县自2008年起逐步实施稻田综合种养,通过强化基础设施、推广先进技术、加大  相似文献   

8.
<正>稻田综合种养是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的一种生产模式,是对陆生资源十分有效的复合利用。稻田综合种养,具有稳粮、促渔、增效、安全、生态、低碳、环保等多种功能,实现了"稳粮增效、以渔促稻"的目标,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一、稻田改造稻田综合种养的条件要求并不高,只要选择有水源,交通方便,能蓄水的稻田稍加改造,加宽、加高、加固田埂,使蓄  相似文献   

9.
正稻田综合种养就是利用水稻田养殖鱼、虾、蟹、鸭、蛙等水产动物,利用水产动物的粪便施肥、治虫,减少环境污染,提升水稻的品质,从而达到增收节支的目的。一、稻虾共作1.稻田改造稻田选址:与稻鱼共作相同。筑埂挖沟:田埂要加宽、加高、加固,高度达到0.8m,宽度达到1m,并夯实;田埂内侧四周挖环形沟,宽2m、深0.8m,在田中间开挖"十"或"井"字形田  相似文献   

10.
稻田综合种养是通过田块设施改造,在种植水稻同时,养殖鱼虾鳖等水产品,在不影响水稻产量的基础上同时收获水产品、改善稻米品质。随着近年来耕地保护政策以及海盐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制订出台,水产养殖面积日趋减小,为此,海盐县深化实施《推广稻田综合种养,促进水产养殖绿色发展》项目,开展稻田综合种养示范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稻田综合种养就是在现有的低洼水稻田间养殖水产品,是一种水产养殖与水稻种植有机结合的种养模式。全程无需打药、施肥,生产出的农产品纯天然、纯生态,实现了农业产业绿色化、高效化。稻田综合种养技术要点归纳如下:一、选址:选择地势低洼,进排水方便的水稻田块实行稻田综合种养(沙土不宜),面积不宜过大,以30~50亩为宜。二、挖沟:沿水稻田块四周堤脚距沟2m开挖环形沟,沟宽4m、沟深1~1.5m、斜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潜江市稻田综合种养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当地加工企业对小龙虾原料的需求,湖北省潜江市在本世纪初开始发展稻田综合种养。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目前以经济效益稳定的"虾稻共作"为主要种养模式。本文重点分析"虾稻共作"的经济效益,具体阐述种养技术的设计如何与经济效益考量相结合。此外,还介绍了政府补贴政策,综合种养保险模式,以及目前仍存在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3.
<正>小龙虾稻田综合种养模式虽然已有较为成熟的技术,但它毕竟是一个新兴产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尚未被初学者认识和掌握。笔者结合本县这几年养虾实际,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供广大稻虾种养的农民朋友参考:一、稻田整理及防逃设施虾稻综合种养重点是选址,必须是  相似文献   

14.
正常见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有:稻-甲壳类(小龙虾、青虾、河蟹)、稻-鱼类(泥鳅、黄鳝、黄颡、鲴类、鲫鱼、草鱼、鱼白鱼、鳜鱼)、稻-鳖、稻-蛙、稻-鸭-鱼等,其技术要点通用之处不作赘述,仅就其密度与特殊之处分述如下:一、稻-甲壳类综合种养模式(一)稻-小龙虾模式1.投放亲虾养殖模式,每年9月中下旬于鱼沟鱼凼中投放亲虾,投放量20-30kg/亩,规格30-35g/只以上,雄性个体宜大于雌性个体,雌雄比2-3∶1为宜。2.投放幼虾养殖模式,每年3-5月于鱼沟鱼凼中投放幼虾,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人均耕地和淡水资源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何在这有限的耕地与淡水资源的条件下实施农业的提质增效,如何充分挖掘农村现有稻田的产能潜力,在传统种植模式—稻油(麦)效益不高,农民增收乏力的当下,在广大农村大力发展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意义尤为重大,实践证明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增产增收新途径,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创造,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6.
<正>一、注意稻田的选择和田块的整理罗非鱼是热带水产品种,其适宜水温在20~35℃,故养殖罗非鱼的稻田应选择水源充足且稳定、水质清新且无害、注排水方便、保水性能好的田块,并且要求经营场所交通方便,水利基地设施较好,田块面积以1~5亩为宜,稻田地段以方便种养管理为宜,利用一年中的高温季节进行稻田养殖。为了确保稻田的蓄水和防逃能力,稻田的田埂高度一般要达到80~100cm,宽度40~50cm。在罗  相似文献   

17.
<正>2012年,湖北省技术推广中心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大力实施虾稻连作与鳖稻共生模式的示范与推广,在潜江、仙桃、洪湖建立面积分别为1000亩、879亩、500亩的三个核心示范区,三个示范区共培育核心示范户81户,三个核心示范区小龙虾产量亩平100kg;稻谷产量亩平606kg,稻田亩平综合效益1800元。在宜城、京山、赤壁建立了面积分别为300亩、100亩、50亩的三个试验示范区,三个示范区亩产中华鳖80-100kg,中华鳖平均增重超过150%,水稻平均亩产在600kg左右,稻田亩平综  相似文献   

18.
<正>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对农产品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土地污染的情况尤为严重,水资源又极其紧缺,就如何提升水稻以及水产品的品质,已经成为困扰很多养殖户的问题之一。因此,很多地区已经开始进行稻田套养小龙虾的新型种养模式,此种模式建立在节省水土资源的基础之上,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资源的利用率以及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水稻生长发育条件也得到了极大改  相似文献   

19.
正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濒临江北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境内地势低,河沟纵横,全区水稻种植面积达22万亩,但单一的水稻种植劳动成本高、效益低,严重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2016年任城区大启发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了稻田生态养殖泥鳅技术试验,取得了较高的回报。走出了一条稻鳅共生的立体种养生态模式。  相似文献   

20.
<正>湖北省蕲春县是传统农业大县,是全省46个粮食主产县之一,全县现有水田面积50多万亩,适宜开展稻田综合种养面积在8-10万亩。按照农业部、湖北省农业厅、省水产局和市水产局的统一要求,为充分挖掘我向县农业资源潜力,大力开展稻田渔业综合种养,培植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推进现代农业向纵深发展。近几年来,我县注重发展生态农业,利用秋冬农业综合开发的契机,通过制订规划、宣传发动、办点示范、科技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