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本站通过多年养殖银鲫的经验,总结了一套银鲫肝胆病的防治技术,愿与同行们共同探索。一、发病症状及特点病鱼鱼体发黑,消瘦,大多离群独游于水面、岸边或下风口处。投饵时不吃料。剖开腹部,肝脏呈土黄色,  相似文献   

2.
<正>在鲫鱼养殖过程中,往往会发生一些疾病,严重影响鲫鱼的健康生长,本文对鲫鱼的主要疾病作出分析,并且提出相关预防策略。一、肝胆综合症鲫鱼肝胆综合症的症状为病鱼尾鳍、背鳍的鳍条末端发白,体表发黑,色泽晦暗,鱼体有浮肿感、肥胖、鳞片松动易脱落。鲫鱼肝胆综合症并不会引起鱼类的死亡,只有并发肠炎、烂鳃、细菌性败血症等  相似文献   

3.
网箱养殖鲟鱼肝胆综合症诊断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河北省迁西县大黑汀水库网箱养殖鲟鱼400箱,在养殖过程中,发生鲟鱼肝胆综合症,现对该病例进行总结,以供参考。一、典型症状鲟鱼发病初期,体表无太大变化,解剖鱼体,肝脏略肿大,轻微贫血,色略淡;胆囊颜色较暗,呈深绿色。发病严重的肝脏肿大,鱼体腹部有一成片不规则浅红色圆块;解剖鱼体,肝比正常时大0.5倍,颜色变黄发白或呈斑块状黄白相间,形成明显的"花肝"症状,并且  相似文献   

4.
<正> 2000年6月27日,我场投饵网箱养殖,高背鲫鱼种(7cm左右)。有一箱鱼种,死亡100多尾,且食量大减,鱼种沿网箱壁转圈状游动。拉网箱检查,约1/2鱼种患病。经外观检查及镜检,诊断为鲫单极虫病。现报告如下: 一、发病症状及镜检 鱼体消瘦,体色发黑,鱼体体表可见白色小胞囊。胞囊真径1.5—2mm。胞囊处鳞片竖起,胞囊遍  相似文献   

5.
笔者根据几年的养殖经验,就目前河豚养殖越冬中常见的几种病害介绍如下:1、肠炎病病原与症状:为肠点状气单胞菌,患病鱼体食欲减退,甚至不摄食,肛门出现微红,后期肛门红肿并伴有炎症,解剖可见肠壁充血发炎,部分肠管呈现紫红色。鱼体常离群缓慢独游,体色发黑,腹部向上浮于水面,不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黄颡鱼养殖在山东发展很快,目前已多采用池塘集约化养殖模式。因养殖密度不断增大,养殖水体环境日益恶化,加之药物使用不规范,管理技术水平相对滞后等诸多因素,导致黄颡鱼养殖过程中疾病频发,其中最常见的是肝胆疾病。该病的出现制约了黄颡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使部分养殖户在经济上受到较大损失。现将我们在黄颡鱼肝胆疾病防治方面采取的一些技术措施总结介绍如下,以供参考。一、黄颡鱼肝胆疾病的症状  相似文献   

7.
<正>一、发病症状及特点病鱼鱼体发黑,消瘦,大多离群独游于水面、岸边或下风口处。投饵时不吃料。剖开腹部,肝脏呈土黄色,颜色变淡或苍白,呈花斑状。用手捏易碎,放入水中易散开。肝囊肿大,胆壁变薄,胆汁呈墨绿色,肠道内无食或少  相似文献   

8.
<正>气泡病是鱼类养殖中常见疾病,多发生于苗种培育阶段。在鱼苗到鱼种养殖阶段容易发生、有发病症状突出、危害性大等特点,给鱼种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一、发病规律从鱼苗下塘开始到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后,鱼体规格在5-25g之间是气泡病易发阶段,发病特别频繁,表现更为明显。发病时间多在凌晨或闷热天气。1小时内发病池有50%鱼苗不同程度显现症状,如果处理不及时,可引起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9.
<正>鱼类池塘越冬死亡的原因,往往是一种主要因素或几种因素造成的。一是内因,鱼类患有疾病或体质较差。鱼体体表、鳃、肝胆、肠等患有各种疾病,鱼体呼吸器官受损,不但造成鱼类呼吸困难,而且通过伤口传播  相似文献   

10.
<正>3.9本尼登虫病从1989年开始,日本的中国、四国、九州地区的海面网箱养殖牙鲆出现这种皮肤寄生虫病,发病没有特别的季节性。【症状】小型虫体,因为出生时呈透明状,故不易发现(大量寄生于牙鲆时,虫体因接触淡水而发白)。大量寄生这种寄生虫时,鱼体因摩擦患部而形成外伤(牙鲆的鳍条),见到鱼体上有这种外伤时可怀疑有该病,不过,应找到寄生虫才能确诊这种疾病。【病因】这种疾病是由属于单殖类的  相似文献   

11.
<正>暗纹东方鲀一些疾病外观症状相似,内在得病机理却不尽相同。如果诊断错误便不能对症下药,往往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笔者一直致力于水产养殖的病害防治工作,现将临床上暗纹东方鲀一些较易混淆的疾病的防治经验介绍如下。一、肠出血为主的出血病与细菌性肠炎病1.症状和诊断发病后期区别明显,较易鉴别,而发病早期两者外观症状极为相似。病鱼食欲减退,少食或不食;病鱼离群独游,游动缓慢,有时在池边,有时在水底静卧或缓游;有的病鱼体色发黑,有的病鱼头部、体表、鳍条及鳃丝有明显的出血点,  相似文献   

12.
<正>五、肠胃炎、肝胆复合症1.流行情况主要危害乌鳢的较大规格鱼种阶段。一年四季都可发生,而以4~7月较流行,适宜温度20~28℃。水浅、水质不良、饵料不足或过足、连续下雨等情况易于发病。2.症状病鱼体软无力,游动缓慢,常常  相似文献   

13.
<正>1鱼类疾病诊断依据(1)判断是否由于病原体引起的疾病有些养殖鱼类出现不正常的现象,并非是由于传染性或者寄生性病原体引起的,可能是由于水体中溶氧量低导致的鱼体缺氧、各种有毒物质导致的鱼体中毒等。这些非病原体导致的鱼体不正常或者死亡现象,通常都具有与病原性疾病明显不同的症状:  相似文献   

14.
<正>根据近几年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显示,细菌性鱼病是水产养殖的主要病害之一,流行范围广,流行季节长,尤以夏季水温高,易暴发流行,发病死亡率高,造成经济损失严重。我们通过多年对养殖户进行鱼病防治的不断总结,摸索出如下一些防治方法供同行参考。一、细菌性烂腮病1.发病症状:病鱼体色发黑,尤以  相似文献   

15.
<正>鱼类一旦发生肝胆综合症,给水产养殖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和经济损失。笔者现就鱼类肝胆综合症的发病原因、疾病特征、疾病诊断及防治方法作简单介绍。一、发病原因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恶化、强化投饲、乱用药物、维生素缺乏、饲料腐败变质,以及营养成分的失衡和饲料中含有有毒物质等,都有可能对鱼类肝脏造成损害。以肝胆病患为主要特征的鱼类  相似文献   

16.
《江苏农村经济》2014,(1):51-51
黑体病 该病致鱼体发黑、消瘦、停食,严重时鱼体常头部向上,垂悬于水表层,直至死亡。经检查。在胸鳍内侧有一圆形红色血斑,鳍条溃烂,在其头背部出现霉斑点,此病鱼苗阶段易感染,饵料不足或水质不好易发病,发病快,传染迅速。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和养殖环境的恶化,草鱼养殖病害由传统的"老三病"(赤皮、烂鳃、肠炎等)发展为草鱼"新三病"即细菌性并发症(赤皮、烂鳃、肠炎并发症)、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等。草鱼"新三病"给养殖生产带来更大危害,发病后造成草鱼大量死亡,因此了解其发病症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保护养殖生产的正常进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 在我县一甲鱼场有口面积200m~2,水深1m 的鱼池,因草鱼发生鱼病死亡,经诊断发现草鱼患九江槽头绦虫,经过药物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该病的症状和用药情况报告如下,供读者参考。1、症状:患病的草鱼鱼体发黑,常漂浮水  相似文献   

19.
<正>一、发病症状及诊断分析生病的异育银鲫离群独游水面,游动缓慢,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不吃食。对生病的个体进行检查发现鱼体颜色发黑,头顶部、下颌、口腔、眼眶、鳃盖、鳍和鳍基等部位有不同程度充血、出血,肛门红肿且外露。体表有出血现象,鳃呈暗红色。打开腹腔,有腹水,肠道颜色变淡无食,肝脏组织坏死、颜色变淡变白,胆囊肿大,颜色呈墨绿色。  相似文献   

20.
池塘养殖发病的养殖品种多,疾病种类综合,发病时间长、面积广,病害控制、治愈、消除难度大,死亡率高,经济损失大,具有复杂性、不可预测性。所以鱼类疾病的发生,不是孤立的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外界条件和内在的机体自身的抗病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即是环境、鱼体和病原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鱼病的预防中必须把握以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