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9 毫秒
1.
<正>笔者在江苏省河蟹主产地盐城市盐都区跟踪调查中发现,该区北蒋街道36个河蟹养殖户,总面积2850亩,多年来在同等条件下,都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尤其是2016年在全国性养蟹产量、效益不稳定的情况下,仍然普遍取得亩效益3000元以上的好成绩。本文通过对同一区域河蟹养殖三种模式作对比分析,以期为河蟹稳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宝应县安宜渔场养蟹专业户李绍久,多年以来,经过不断探索,初步摸出了种草养蟹、套虾、放鱼的综合养殖新路子(草蟹互利、鱼蟹共生良性循环),开创池塘生态养殖的新局面,取得了产量高、品质佳、效益好的新成绩。2004年,16亩养蟹水面,共收获成蟹1000kg,平均亩产62.5kg,亩效益  相似文献   

3.
<正> 近年来,由于养蟹面积不断扩张,市场饱和,价格下跌,养蟹的效益下降,甚至亏本。具有10万多亩养蟹水面的盐都县,在科技部门的指导下,通过试验、示范和总结,今年在全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我县通过招商引资借助外力搞示范,兴起了养蟹热,2003年上海飞靓特种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在我县流鞍河庞郢段投资养蟹300亩,虽未达预期经济目标,但养出的蟹个大、价好,在周边群众中已普遍传开,今年其周围带动的几户都获得了良好的效益。如庞营谷坡栏网养蟹100亩,  相似文献   

5.
正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大冈镇戴伙村渔业科技示范户丁桂年,流转土地160亩挖池养蟹,在技术指导员的精心指导下,通过自己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在天气条件和市场变幻莫测的情况下,连续3年获得亩效益超4000元的好成绩,成为全区的"养蟹状元"和"致富能手",受到市、区表彰,在他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下,周边20多个河蟹养殖户效益都有不同  相似文献   

6.
<正>陕西全省稻田种植面积158万亩,其中"宜渔稻田"面积60万亩,目前开展稻渔综合种养面积仅占总面积的5%左右,全省稻田养蟹面积从2013年的9520亩扩大到现在的1.8万亩,稻田养蟹效益是单种水稻的1.6倍,亩产值高出1960元,前景巨大。现将有关技术模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为提高河蟹养殖效益,探索河蟹养殖增效新途径,2009年我县开展在挖田养蟹池内铺设纳米微孔增氧管道养殖试验,取得亩产成蟹150公斤、亩均规格150克、亩纯利润8000元的好收成。现将该项技术终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市俞垛镇薛陈村有一个养蟹户叫王根山.2005年他实施河蟹与克氏螯虾混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益,26亩水面共产商品蟹1955kg.扣蟹12万只。克氏螫虾1272kg,效益7.17万元,亩效益2760元。他的做法与体会有以下五点:  相似文献   

9.
谈稻田养蟹效益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稻田养蟹效益与问题辽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周敏砚,吴玉美,张福群近年来,在辽宁省盘锦、营口、东港等市的许多县、乡农民兴起了稻田养蟹的热潮,而且面积不断扩大。以盘锦市盘山县为例,1980年开始试行稻田养蟹,1990年养蟹0.2万亩;1991年达1万亩;1...  相似文献   

10.
<正>江苏高邮菱塘回族乡水产养殖场现有养殖面积1,009亩,其中养鱼面积509亩,养鳖300亩,养蟹200亩。2005年全场共实现水产品总量102.9万kg,总值740万元,创总效益259万元,平均每亩鱼塘实现纯效益2,600元,86个养殖户户户盈利赚大钱,平均每户创纯效益3.01万元。典型户吴桂荣承包8亩鱼池,创总产值9.34万元,亩平产值1.17万元,创纯效益3.57万元,亩平0.45万元。该场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1.
<正>在我们宝应县山阳镇,有一个老渔民,名叫陈长金,个子不高,文化水平也一般,承包的蟹塘和周围的塘口也没什么两样。要说养蟹的技术,在大家的心目中也不比别人高明多少。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养蟹每年都赚钱。行情不好别人亏本他小赚,行情一好他大赚,这几年养蟹的亩平效益从没低过3000元,大家很是羡慕他。有人认为他养蟹的运气好,是因为名字起得好,长金、长金,蟹塘长金,真的是这样吗?最近,我们走访了这位能让蟹塘长久的长出"金子"的老陈,听他谈起了养蟹经,觉得说得非常有道理,现  相似文献   

12.
<正> 稻田养蟹在上海市于八十年代开展的。当时全市10个郊县中以崇明县开展得最早,于1987年由三星乡农户杨士新首先试验。取得成效后至第二年,该乡就推广达1000亩之后全县各乡镇发展了稻田养蟹。  相似文献   

13.
<正> 为清除稻田中野杂鱼,提高稻田养蟹效益,2002年我们在范集乡进华水产养殖场18亩稻田进行河蟹套养鳜鱼试验,获得成功,亩产成蟹42.5kg、鳜鱼5.2kg,亩获利1513元,亩增效178元。现将有关试验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近几年(尤其是2010年)养蟹效益明显高于养鱼,不少养鱼池塘被改作养蟹。养鱼池塘改养蟹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注意淤泥深浅原养鱼池塘淤泥都比较深而肥。过深太肥的淤泥对养鱼不利,对养蟹更是有百害而  相似文献   

15.
<正>江苏省宝应县安宜镇北闸村养殖户崔风来,过去一直抱着传统的养殖理念,养殖技术落后,养殖效益不佳。2007年初被推荐为县渔业科技示范户以来,积极参加县镇举办的各类水产养殖培训班,转变了养殖思路,提高了养殖技能,对自己传统的养殖蟹方式进行了三改,养殖效益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以往20亩的养蟹池,每亩效益仅在千元,2008年池塘养蟹共投入3.17万元,其中蟹苗4600  相似文献   

16.
<正> 为探索提高养蟹效益的途径,从1997年起,我们在三处面积2公顷(30亩)的蟹池中进行成蟹养殖,三年平均亩产56.4千克,每亩每年平均产值11176元,毛利3534元。通过实践,我们认为,要提高养蟹效益,必须采取以下几项主要技术措施。 一、科学建池 建好蟹池是养蟹成功的基础,必须选择靠近水源、排灌方便、土质适宜、地处安静、不旱不涝的地方建池。水源要无污无毒、水量充足。池塘面积一般以2—5亩为宜,深度2.0—2.5米,防逃设施应选用适宜的材料,科学架设,防逃墙(板)不得设在  相似文献   

17.
<正>在盐阜大地的大纵湖湖畔,许多人靠养蟹致富。数百亩乃至千亩的大户很多,宋传勇60亩的蟹塘算是很小的规模,养殖近10年时间不算长,然而论养蟹规格、品质、产量和亩效益,却少有人能比,在村民心目中他是养蟹能人,他靠什么高人一筹?又为什么不扩大规模赚更多的钱呢?时间回到2010年,时任盐城市盐都区大纵湖镇北宋村党支部书记的宋传勇,通过调研,依据本地水产养殖条件优势,将发展河蟹产业作为村民致富的主要产业。  相似文献   

18.
<正>稻田养蟹能够实现种养共生互利,有效提高稻田的综合生产能力,取得最佳的生态经济效果,从而使农民丰产增收。为了准确了解全市稻田养蟹的现有情况,我市专门成立调研组进行了调研,具体情况是:一、稻田养殖的基本情况2012年全市稻田养蟹面积5.3万亩,水稻产量25440吨,水  相似文献   

19.
<正> 稻田养蟹是不占耕地、成本低、效益高、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多物共牺,相互促进,每亩纯收益3000元左右。技术如下: 1、稻田选择及养蟹工程建设 宜选择5亩以上,水源丰富,水质无污染.排灌方便的田块。工程建设:在稻田周边开挖蟹环沟,宽1.5米、深1.2米,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年来,由于受市场大气候影响,苏北地区有部分稻田养蟹(鱼)户的效益不高,有少数养殖户甚至出现亏本,而家住高邮湖畔的淮安市金湖县闵桥镇甫坝村四组的养鳖户周金付从去年春开始发展稻田养鳖,并取得初步成功。2000年,周金付家3.5亩稻田养鳖池,共收获鳖800只,240公斤,亩平产鳖68.55公斤,收入15360元,收获稻谷1750公斤,亩单产500公斤,收入1760元,总收入17120元,亩平收入4891.4元,总净收入8560元,亩净收入2445.7元,投入产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