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年未过半,黄冈以虾稻共生模式为主的稻田综合种养面积就达64.17万亩,完成了65万亩年度目标的98.7%,虾稻共生、稻虾鱼鳖生态种养、稻鳅共生、稻田养鱼种等模式大力推广,呈现一派蓬勃发展态势。自湖北省稻田综合种养推进现场会召开以来,黄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副市长王浩鸣提出"要把稻田综合种养放在黄冈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2.
<正>稻田养鱼或稻田养鱼、虾(蟹),是近年来兴起并在广大水稻种植区大力推广的一种新的生态种养模式,实践证明,该模式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成效显著,为了进一步完善鱼虾稻模式,2012年,我们在浠水县文成养殖场开展了合缘牌酵  相似文献   

3.
<正>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是当前农业部门主推的种养殖技术之一,是充分利用物种间资源互补的循环生态学机理,采用稻鱼共生等新型种养模式,以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为特征,提高稻田产出效益,以达到稳粮增收的目的,具有显著的综合效益,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我县自2008年起逐步实施稻田综合种养,通过强化基础设施、推广先进技术、加大  相似文献   

4.
<正>稻渔综合种养是一种种养结合,稻鱼共生、稻鱼互补的生态农业种养模式。是将种稻和养鱼结合起来,把两个生产场所重叠在一起,实现了在同一稻田内既种稻又养鱼,一田多用、一水多用、一地多收的最佳效果。提高了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具有增粮、增肥、增鱼、增收和节地、节肥、节工、节资的优点,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高效的农业经济发展要求。同时稻田综合种养有利于稻田除虫、除草、保肥、增肥、  相似文献   

5.
<正> 稻田养殖,是一种新型的节能高效种养模式。鱼稻共生,实现稻谷增产、养殖增收,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在水稻产区不少农户已在稻田中实施养殖。但是,当前在发展稻田养殖中往往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随着生态种养方式的盛行,全省各地刮起一股生态、高效、综合的稻田种养风。稻鳖、稻虾、稻鳅……多种稻渔生共模式在各地试验取得成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成果明显。今年初,在全省农业生产工作上,涉农主管及业务部门、种植及水产专家多次提出,稻渔共生模式值得在全省种粮地区大范围推广。稻田里爬出甲鱼、龙虾,一地多收。  相似文献   

7.
浅谈洪湖市稻田综合种养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稻田综合种养是将稻田种稻和养鱼(虾、蟹等)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水稻和水产品共生互利的作用,在不减少粮食产量的前提下,从而获得有机水稻和有机水产品双丰收的一种生态养殖。近年来,洪湖市将稻田综合种养作为"稳粮增收、提质增效"的民生工程和"富民强市"的亮点产业来抓,通过"转方式、调结构",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扩大种养规模,稻田综合  相似文献   

8.
<正>稻田养鱼不仅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有效途径,更是利用农业发展新优势、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战略选择,开展稻田综合种养可以充分利用水资源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粮渔双赢"。为了顺应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新要求,目前全国稻田综合种养发展十分迅猛,已逐渐成为许多地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致富产业。一、鱼种优质规格要大稻田养鱼不同于池塘养鱼,水面小,放养量少,生长期稍短,要想在稻谷增收的前提下实现养鱼增收,就要遵循优质  相似文献   

9.
<正>稻田生态种养指在保障水稻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上,利用稻田湿地环境适当开展水产养殖或水禽养殖,形成的共生互作、种养结合模式。该模式是提高稻田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绿色、无公害水稻生产的重要举措。稻田生态模式主要分为:稻蟹种养模式、稻鱼种养模式和稻鳅种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稻(藕)田泥鳅综合种养,是一种种养结合,稻鳅共生、稻鳅互补的生态农业种养模式。是将种稻和养鳅结合起来,把两个生产场地重叠在一起,在同一稻田内既种稻又养鳅,实现一田两用、一水两用,不但提高了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达到增粮、增肥、增鱼、增收目的,同时有利于稻田除虫、除草、保肥、松土,减少劳力投入和农药化肥支出,有效减缓污染,  相似文献   

11.
正江苏省兴化市将现代生产要素、经营模式、发展理念引入渔业,以"提质增效转方式、稳蟹增收可持续"为主线,大力转变提水养殖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引领稻渔共作互利共生,着力推广稻田生态高效种养,形成新的发展优势,产生了良好的综合效益,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注重特色,创新稻田生态高效种养共作模式根据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按照  相似文献   

12.
<正>3月4日在全省水产工作会议上,省农业厅党组成员、省水产局局长李胜强在会上提出,要继续大力推广荆门"香稻嘉鱼"等生态高效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效、粮渔双赢"。"香稻嘉鱼"这种缘于荆门的生态高效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在全省推广,为许多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撑。据测算,"香稻嘉鱼"种养模式,每亩生产稻谷400kg、小龙虾50kg、甲鱼125kg,亩平产值达到17400元,除去固定资产投入、土地租金、生产成本投入7335元,每亩实现纯收入10065元。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人均耕地和淡水资源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何在这有限的耕地与淡水资源的条件下实施农业的提质增效,如何充分挖掘农村现有稻田的产能潜力,在传统种植模式—稻油(麦)效益不高,农民增收乏力的当下,在广大农村大力发展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意义尤为重大,实践证明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增产增收新途径,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创造,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4.
<正>稻田养鱼不仅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有效途径,更是利用农业发展新优势、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战略选择,开展稻田综合种养可以充分利用水资源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粮渔双赢"。为了顺应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新要求,目前全国稻田综合种养发展十分迅猛,已逐渐成为许多地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致富产业。在稻田养鱼过程中,要通过提高养殖技术和掌握经营技巧,实现节约养殖成本,多途径  相似文献   

15.
<正>立体复合种养是资源节约型、循环利用型、环境和谐型农业生产方式,既符合中央关于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的新要求,又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现实、便捷途径,具有投入成本低、增收见效快、发展潜力大等优势。句容市近年来充分依托自然资源条件和农业产业基础,积极探索果园套种套养、稻田养殖等多种立体复合种养模式,取得良好收益。一、重构资源利用,着眼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充分利用农业资源要素,发展生态友好  相似文献   

16.
<正>一、前言稻渔综合种养又称稻田综合种养,指通过田间改造并选取合适的种植养殖品种,将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相结合的一种农业模式。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田间工程改造面积不超过稻田面积的10%,起到了"以渔促稻,稳粮增效"的作用,且经济生态效益显著。这种模式通过种养结合和生态  相似文献   

17.
近日,浙江省龙泉市向全县农民免费提供200多万尾鱼苗,预计可为农民增收200多万元。“稻田养鱼”在龙泉市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一种典型的生态种养模式:稻田里养上鱼,既产稻谷,又出水产品。同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稻田养鸭已经成为田间地头比较常见的种养模式。除了能做两种产业,挣两份钱,稻田养鸭的好处还在于,鸭子可以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对于稻田的生态环境具有保护作用。最近,日本研发出了一款新型机器人,可以代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黄冈市水产局召开推进稻田渔业综合种养研讨会,形成了实实在在的"十个一"工作举措,力推该市稻田渔业综合种养发展。2015年上半年,黄冈市共发展稻田渔业综合种养面积53.84万亩,虾稻共生、稻蛙养殖、稻鱼养殖等模式蓬勃发展。为继续大力推广"一水两用、一田双  相似文献   

20.
一稻多养殖:扶贫的“三江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4年以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整合投入资金4000万元,以"整乡推进"、示范带动的方式,在全县范围内对传统稻田养鱼模式进行技术升级创新,打造"再生稻+鱼""稻+泥鳅""稻+螺""稻+鱼+瓜果"等多种立体综合种养的"三江模式",收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和稳粮增收"的产业扶贫喜人成效。三江群众自古以来就有在稻田养鱼的传统,然而长期局限于自给自足,没有成为增收的产业。从2014年开始,三江县制定下发了《标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