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金融市场逐渐风平浪静,全球经济出现了反弹之后,全球失衡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2010年11月的G20首尔峰会上,各国首脑一致同意要采取措施纠正全球失衡。G20框架工作组开始讨论,该用什么样的指标衡量全球失衡,该如何用这些指标指导各国的宏观政策。最常用的衡量全球失衡的指标是经常项目余额占GDP的比例。如果用这个指标来看,2010年第一季度,  相似文献   

2.
自G20多伦多和首尔峰会以来,如何衡量并约束全球经济失衡已成为各国争论的焦点问题。2011年2月在巴黎召开的G20会议强调已经就评估世界经济失衡的指标达成初步共识,但没有涉及到如何调整现存的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所具有的内在不稳定性,也没有针对国际金融体系的不足继续提出有针对性的矫正措施。  相似文献   

3.
当金融市场逐渐风平浪静,全球经济出现了反弹之后,全球失衡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2010年11月的G20首尔峰会上,各国首脑一致同意要采取措施纠正全球失衡。G20框架工作组开始讨论,该用什么样的指标衡量全球失衡,该如何用这些指标指导各国的宏观政策。  相似文献   

4.
焦点     
G20峰会强调合作 受全球关注的G20首尔峰会于11月l2日落下帷幕。本次G20会议并没有取得多少实质性进展。各国未能就如何解决全球经济失衡问题达成一致,压迫人民币升值的阵营也出现了松动。G20R是含糊其辞地表示实行市场决定的汇率制度、避免竞争性货币贬值、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除此,二十国集团决策者  相似文献   

5.
2009年G20匹兹堡峰会上,美国重提全球经济再平衡,将其列为重要议题并以峰会宣言的形式通过了《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框架》(A Framework for Strong,Sustainable,and Balanced Growth)。11月7日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就建立“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框架”进行了讨论,同意启动新的、咨询性的经济政策相互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6.
朱超  张林杰 《上海金融》2012,(1):3-12,116
全球外部经济失衡呈现越来越严重的态势,关于全球经常账户均衡决定、可持续性与失衡调整的研究成果也有了快速发展。传统的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主要集中在收入、相对价格、支出、结构等方面,而跨期方法与叠代模型的引入使研究有了更合理的分析框架。对经常账户均衡决定因素的挖掘深入到了财政收支、储蓄和投资、生产率冲击、实际汇率、金融制度发展、经济增长与收入变动、人口结构变迁以及由此组成的综合因素。但外部失衡的理论框架解释现实的能力仍不够强,政治思维的进入将使问题复杂化。失衡调整偏重经常账户逆差调整也不适应当前的情况。未来研究中,放松一个小国开放经济的假设,更多地引入不确定性,以及经常账户逆转的临界点、预警指标及逆转的冲击效应将会被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2010年以来,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凸显,中国经济面临内、外部的严重冲击,而经常账户是内、外部经济相互影响的一个重要传导媒介。基于经常账户均衡决定理论,采用1982-2010年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格兰杰检验、VAR脉冲响应等方法,研究了投资率、经济增长率和金融体系发展效率对于我国经常账户平衡的冲击。投资和金融发展对经常账户平衡具有影响,经常账户与经济增长没有必然关联,进而提出注重中长期投资规划、加强金融结构调整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外部失衡日趋严重,其突出表现是经常项目顺差过大,外汇储备迅猛增加。外部失衡的加剧,对宏观经济的内部平衡产生了巨大压力,如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压力等,这已经引起了政府决策部门和经济学界的关注。采取何种调整政策,使经济外部和内部同时趋向平衡,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是目前我国宏观经济面对的紧迫问题。本文运用开放宏观经济学内外平衡理论,对我国经济外部失衡的成因及其对内部平衡的影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内外平衡兼顾的调整政策搭配。  相似文献   

9.
资讯     
《中国外汇》2013,(9):10-11
G20财长峰会力促经济增长4月18至19日,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就当前全球经济形势,G20"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框架,国际金融架构改革,金融部门改革以及长期投资融资等议题进行了讨论,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会议认为,全球经济增长继续缓慢复苏,但复苏仍不均衡。宏观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私人部门"去杠杆化"、财政紧缩、金融中介功能受损以及全球需求再平衡进程仍未完成,将继续拖累全球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0.
林博 《云南金融》2012,(6X):240-240
近年来,我国经常账户呈现持续顺差的现象,虽然经过宏观经济调控,但始终处于不平衡之中。外部经济不平衡给我国国内经济运行带来了压力和冲击,经常账户作为外部失衡冲击的重要传导媒介,对其进行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着重探讨了中国经常账户的冲击因素,分析了影响我国经常账户的各种经济变量,进而提出保持经常账户平衡和稳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