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国内外城市住宿业空间分布的研究成果,通过ArcGIS软件与次序多元logit模型,研究北京住宿业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并与英国Ashworth模型进行对比,讨论北京作为发展中国家首都城市表现出的异同性,同时反映出新时代下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征。研究发现:①北京市住宿业空间结构呈集聚分布模式,分布模式包括8种区位类型,其中4种为新型区位,体现出经典理论的适用性与北京的特殊性;②酒店可达性、基本地价、空间集聚是影响住宿业分布最显著的因素,同类因素对不同类型酒店影响程度也表现出差异性;③住宿业是城市空间结构的塑造力量之一;④北京市城市空间异质性与复杂性增强,但多中心结构不发育,全球化与信息化使得城市中出现比CBD范围更大的国际化区域。  相似文献   

2.
长株潭城市群养老设施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株潭城市群养老机构数据为基础,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Ripley's K函数和热点分析等方法对长株潭城市群养老设施空间布局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长株潭城市群养老设施总体空间布局呈"品字形"分布,分布密度北重南轻;(2)长株潭城市群不同类型养老设施空间分异较大,敬老院、老年公寓、养老院三类养老设施空间集聚程度高,其它类型养老设施空间布局分散;(3)多尺度空间视角下,养老设施集聚效应明显,冷热点集聚区在城市群层面表现出显著的"块状"分布特征;(4)老年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交通通达性、医疗配套设施是养老设施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周少华 《经济地理》2012,(8):102-107
近年来,长株潭3+5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呈快速增长的态势,但内部发展水平不一。通过空间计量模型探讨了长株潭3+5城市群中8个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在空间维度的基本特征和空间关联。空间关联是影响长株潭3+5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虽然长株潭3+5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虽未形成高度集聚的空间布局,但是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如长沙市、岳阳市、常德市等已经对周边的城市有了一定的辐射能力。  相似文献   

4.
住宿业空间结构的研究在大型城市、省会城市较多见,而对经济发展水平较靠前的普通地级城市很缺乏,常德市在上述方面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文章将常德市住宿企业发展时期分为5个阶段,采用ArcGIS中的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与标准差椭圆及相关系数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①时间上,常德市住宿企业从2008年开始,整体呈增长趋势;②住宿企业重心向东南方向扩张,主要集中在武陵区与鼎城区,且住宿企业集聚程度不断加强;③住宿企业在已有或新成集聚区、片区中数量不断增加,密度不断加大,分布上整体呈现一"核"、多"点"、成"片"特征;④住宿企业整体上受交通站点、行政中心、商业中心、地区生产总值影响明显,但是A级景点、人口密度两个因素的影响有一定差异。未来的住宿业布局与经营应关注:①政府需加强对交通沿线住宿企业的布局规划力度;②加大在石门、桃源、澧县等旅游资源丰富的区域布局;③注重对现有住宿业的升级改造,适当增加高星级住宿企业数量,提升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生产企业以及单产品与多产品生产企业在城市的布局与集聚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为了分析这些不同类型的行业布局特征及其对城市增长的影响,论文选择珠三角城市群的多产品生产企业在城市之间的布局和在代表性城市内部的布局为研究对象,运用经济地理学与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我们调查的数据分析珠三角地区多产品生产企业的布局特征及其对企业本身范围经济与城市增长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珠三角城市群多产品生产企业的集聚效应明显,多样化水平高;珠三角城市群多产品生产企业为了使企业能更好地发展壮大,会选择制造业集聚的地方进行生产,以达到实现企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借鉴国内外城市群绿心保护的经验,以长株潭三市交界处的绿心为研究对象,结合南方丘陵地区的自然地理特色,针对绿心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从生态环境保护、优化空间结构布局、集约化土地开发、节能减排、发展以生态旅游为核心的可持续运营机制等方面,提出长株潭丘陵地区城市群绿心示范区保护性开发的相关策略,以及"一心八组团"的绿心组团式空间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7.
构建综合竞争力指标,通过万有引力模型、城市流强度的测算来分析长株潭城市群各城市间经济空间联系。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综合竞争力不强,普遍外向服务功能较弱,集聚和辐射能力有待提高;城市间的联系度以长沙为中心向外围降低,其他各城市与长、株、潭三市组成的"金三角"联系度较大,但彼此之间联系度很小,次中心城市不突出,经济联系的空间格局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8.
在阐释高铁建设影响城市群空间演进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04-2015年中国五大城市群面板数据,实证测度高铁建设对城市群空间演进的异构效应.研究发现:高铁建设对城市体系空间格局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在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促进了人口与经济扩散,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则促进了人口和经济集聚;高铁促进了大城市的经济扩散,带动了沿线中小城市的经济集聚.高铁联网已经催生城市空间体系格局重构的新动力,各地区应因地制宜优化城市群产业分工和城市功能布局,加快城际快速路网建设以弥合跨大区域空间尺度高铁建设的联动效应.  相似文献   

9.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发展与格局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区域产业集聚是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产业集聚与扩散推动城市群大中小城镇的发展。城市群是区域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的扩展促进了产业的扩散与再集聚。区域产业集聚与城市群的协调发展推动了地区经济整体发展。辽中南城市群在老工业基地产业振兴的过程中推进了新的产业集聚。煤炭产业、钢铁产业、石化产业的集聚发展促进城市的发展,装备制造业在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中培育新的优势,沈阳、大连等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发展促进了核心城市新产业的培育与壮大。调整城市群产业集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推进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0.
服务外包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各个地方政府都在竭尽全力加快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转移的步伐,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和现代服务业跨越式发展,同时也符合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目标要求。通过分析长株潭城市群服务外包业的发展现状,探讨城市群在发展服务外包业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影响因素,就服务外包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长株潭城市群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城市群作为区域发展增长极的作用更加凸显。长株潭城市群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群,是我国区域一体化发展、两型社会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试验场",近年来的研究较为活跃。文章梳理了长株潭城市群的有关研究成果,总结了近年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与重点。长株潭城市群研究在城市群的范围界定与城市群形成机制、城市群空间结构与空间演化、城市群的产业优化与园区发展、城市群的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与治理模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研究内容较为传统、过程机理研究不深、理论总结升华不够、对复杂性科学方法和大数据的运用不足等问题。今后的研究重点应包括: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理论研究;"两型"城市群空间发展研究;创新、信息网络、快速交通网络对长株潭城市群时空格局的影响研究;全球及全国城镇体系重构背景下的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定位研究;大数据、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研究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测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环长株潭城市群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2007年到2010年环长株潭城市群8个城市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显著上升;环长株潭城市群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明显,从长株潭中心向外围区域递减;城乡一体化虽然与城市化水平有较大的相关性,但城市化水平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并不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登记系统的金融机构微观数据,综合运用NNI、Ripley’s K函数和空间热点聚类等方法,研究1998、2008、2018年中原城市群金融机构空间格局、集聚特征及热点分区,采用泊松回归模型研究中原城市群金融机构空间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中原城市群金融机构空间分布不均衡,金融机构总体和细分行业均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2)空间集聚程度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先增强后减弱,金融机构的热点区主要集中在郑州—焦作—新乡和邯郸—邢台—安阳为核心的集聚区。(3)城乡居民储蓄是中原城市群金融机构集聚的核心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外交通联系、政府行为等因素的影响程度不断增强,人力资源、科技投入、对外开放水平的影响较弱。(4)作为内陆欠发达地区的城市群,中原城市群与其他城市群一致,作为高端服务业的金融业倾向于布局在高等级城市,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影响,其金融机构集聚的影响因素与其他城市群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工业用地扩张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地理》2021,41(8):106-114
通过离心模型与贡献度测算,对长江中游城市群31个城市工业用地演变历程及其时空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1990—2019年期间,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工业用地总增幅达300%,经历了启动、加速、高峰三个增长阶段。其占建成区增量的比重达到41.08%,是带动城市群发展的主要力量。(2)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南昌都市圈对工业用地的集聚作用不断加强,在2019年已集中了整个城市群55.96%的工业用地,而其他城市工业用地增长相对滞后,导致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用地布局呈现显著的不均衡性。(3)城市规模与工业用地对城市扩张的贡献度成强正相关,说明工业用地增长是促进城市规模提升的主要因素。(4)三大城市圈中工业用地分布过度集中,且靠近长江、洞庭湖、鄱阳湖等重要生态区。如果保持现有增速,很可能因超过区域环境承载力而带来严重的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引力模型,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相互作用展开了实证研究。通过对城市综合实力及城市间交通距离得分进行计算,最终得到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相互作用值,在此基础上,从城市群综合实力及空间相互作用倾向度两个方面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及机理展开了分析研究。综合分析得出:城市群空间相互作用水平较低,城市与城市群的空间相互作用水平差异显著;城市群空间相互作用网络形态主要呈放射状,武汉、长沙在区域中的中心性作用明显;武汉都市圈与环长株潭城市群发育较为成熟,环鄱阳湖城市群发育水平较低;三个二级城市群之间武汉都市圈与环长株潭城市群相互作用水平最高,沿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形成了一条较高水平的空间相互作用带。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网络化城市群成为一种高级空间发展模式。通过构建网络化空间模型,揭示了长株潭城市群现状空间结构特征。结果显示,长株潭城市群整体处于均质发展状态,核心城市极核功能初步形成,部分节点城市成长为次核心城市,验证了其具备多中心网络化模式的雏形。在此基础上,结合长株潭城市群各节点城市特征,分别从空间、产业、交通、生态等方面提出"四集"优化策略,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多中心网络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选取长株潭城市群2001—2012年地区总产值和三次产业产值作为分析数据集,运用灰色关联度理论构建产业结构合理化评价模型,并基于此模型评价长株潭城市群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最后通过与中部地区其它五省的主要城市进行比较,得出长株潭城市群产业结构合理化演变的现状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长株潭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一直处于上升的过程,而且在整体上要优于南昌和太原等地,但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武汉地区,这说明长株潭城市群产业结构目前还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  相似文献   

18.
基于城市流视角的环长株潭城市群空间联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群元  宋玉祥 《经济地理》2011,31(11):1840-1844
基于城市流强度理论模型,对环长株潭城市群的城市流强度值和城市流强度结构进行了测算分析,得出本城市群多数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值偏小,城市间的空间联系偏弱,究其主要原因是各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不强,产业的外向度不高.再对城市流强度值与三次产业的关系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第二产业对城市流强度的影响大于第三产业,环长株潭城市群仍然处于以工业增长为主的初级发展阶段.最后,提出了环长株潭城市群各城市提高城市流强度和增强空间联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城市群经济增长与空间溢出机理,指出邻近距离、市场潜能、产业结构和政策为主要影响因素,因此空间权重是内生的和动态的。其次,提出空间关联年度数最大化结合空间模型最优化是确定最优权重参数的有效方法。然后,依据Moran系数、空间滞后系数和β绝对收敛参数判断城市群经济增长空间关联属性,从而确定城市群经济发展阶段。最后,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例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并得出:1权重因子及权重参数选择对经济关联性影响很大;2在城市群范围内采用N阶空间邻近距离更合理,市场潜力是最强的溢出因子,产业结构相关多样性阻碍了空间负相关,但区域一体化政策促进经济溢出;3环长株潭城市群处于发展初期,空间负相关显著,中心城市集聚效应较强,存在明显的新古典收敛机制和制度收敛机制,但技术收敛机制很弱;4通过消除阻碍贸易和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壁垒和交通瓶颈能促进城市群经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快速城市化进程使得地表覆被发生显著变化,极大地改变了原始植被生长环境。文章采用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植被指数产品、MDSP-OLS(Defense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Program-Operational Linescan System)城市夜间灯光时间序列等数据,利用趋势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长株潭城市群植被生长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城市群扩张对植被动态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7年,研究区植被覆盖情况良好,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多年平均值在0.4~0.6之间,整体上植被生长向良好态势发展;研究区NDVI呈缓慢上升趋势,并具有两个明显阶段:2001—2009年呈波动上升趋势,2010—2017年呈显著线性上升趋势;受城市群扩张影响,长沙、株洲、湘潭3个城市周边区域NDVI变化呈显著下降趋势,但下降速率较为缓慢;MDSPOLS城市夜间灯光序列数据变化趋势可有效指示长株潭城市群城市扩张过程;长株潭城市群在城市扩张过程中城市绿化、生态环境得到较好的保护和发展,87.46%城市扩张区域NDVI保持较低水平的显著性上升趋势,仅有7.13%城市扩张区域NDVI呈显著性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