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作为箭牌旗下的高端口香糖品牌,益达一贯以时尚、健康的品牌形象领导高级口香糖市场。其广告以"关心和情感"为诉求点,利用广告形式的创新给年轻消费者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无疑是广告宣传上的极大成功。本文主要以《益达口香糖酸甜苦辣篇》广告为例剖析其广告特点,在此基础上就广告背后隐藏的营销行为作了简要分析,以期对企业广告策略的制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
《中国广告》2012,(9):102-103
益达口香糖在市场上是一个老牌子,但如何让老牌子焕发新的生机呢?市场背景益达属于食品行业,在口香糖领域一直处于首要地位。益达是一个"关爱牙齿,更关心你"的口香糖品牌;相比于其他的同类产品,更强调口腔护理的诉求。目标受众是性别不限,年龄为15-34岁;益达无糖口香糖不含蔗糖,咀嚼后可以增加唾液流量,减少唾液酸度,有助预防龋齿,教育受众随时随地带享受愉悦的护牙体验,增加对产品的信赖和使用。  相似文献   

3.
闲来无事看电视,台前广告,幕后广告。既然全都是广告,于是就继续看广告。忽然一组由灰白到色彩斑斓的镜头吸引了笔者。“润颜”?又是诉求功能性的产品。“口香糖”?当发现广告的主角是口香糖的时候,笔者顿时有了些精神。继续看下去,原来这是一则口香糖诉求功能的广告,广告主是箭牌糖果公司新推出的口香糖——朗怡。在接下来的广告中,  相似文献   

4.
益达口香糖这则新广告,弯转得有点大,品牌过去累积起来的清新、干净、温馨、可爱、亲切的形象在新广告里被清洗得蛮多的。谢谢麦哲伦,他用他的船队证明了地球是圆的,让我们知道中国人民在正立的时候美国人民在倒立着,当然你也可以反过来说。  相似文献   

5.
温韬 《江苏商论》2014,(9):16-17
随着微时代的来临,广告行业正面临巨大变革。首先,本文介绍了微时代下微电影广告的崛起;其次,本文以益达的微电影广告为例,剖析了益达是如何利用微电影广告制造出不一样的情调的;最后,本文指出了益达利用微电影广告进行情调营销对于中国企业的两点启示。  相似文献   

6.
蒋华 《商场现代化》2006,(4Z):168-169
公益广告与商业广告都是广告的有机组成部分。会益广告与商业广告在定义、产生的原因和时代、信息内容、传播对象、法律责任、诉求方式及评价效果等方面存在差别。公益广告与商业广告也具有一定的共性,它们都要促使一定行为的发生、而且在传播方式、传播媒介和法律责任等方面也存在诸多相同点。  相似文献   

7.
《品牌》2016,(5)
由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深受文化影响的广告也发生了变化。广告诉求是广告中的核心内容,目前学术界对全球品牌在中国和日本的广告诉求的研究发现,理性诉求与感性诉求、全球性诉求与本土性诉求在两个国家并存,但现有研究缺少对单一全球品牌在中日两国使用的广告诉求及广告效果的对比分析。本文基于理性诉求与感性诉求、全球性诉求与本土性诉求的学术定义,采取定义中的客观指标,包括信息时长占比、广告语言、模特国籍、主题,作为判别标准,分别对汽车行业中的两个全球品牌(奔驰vs.奥迪)在中日投放的部分广告的广告诉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两国广告中,奔驰偏好采用感性诉求,而奥迪偏好采用理性诉求,且只有奔驰在日本市场采用本土性诉求。在广告效果分析上,本文利用奔驰与奥迪在中日市场的年销量与年销量增长率进行分析发现,相比在中国市场,本土性诉求与感性诉求在日本市场的广告效果更好。本文研究结果为全球品牌的跨文化广告策略提供一定的管理启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建构主义认为,个体的心理现象并不存在于人的内部,而是单一个体从出生伊始就根据自我与社会各群体、个体接触的经验构建起的对社会独有的理解。建构主义营销观认为,消费者的心理现象并不存在于人的内邵,而是人际互动的结果,都是知识、文化、历史的再次建构。微电影广告把品牌、产品通过故事和流动影像包装、传达,在各大视频网站、社交网络平台免费传播。据目前形势可以发现,微电影广告的受众主体为年轻群体,其内容的时尚、新潮,这是微电影广告营销的地位在年轻人的购买决策中影响大为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广告营销中,情感诉求在特定的情境下、针对特定的商品往往比硬推销的理性诉求广告效果更强。因此在微电影广告营销的互动中对于建构主义的最好实践就是使用对话,创作迎合广告受众的情感诉求,与广告受众进行基于建构主义社会互动观的对话互劝。本文旨在从建构主义与消费者行为学的角度,分析基于建构主义角度微电影广告如何剖析受众,利用情感诉求实现广告的延伸影响力,以及这种作用的深层原理,继而进一步研究在微电影广告营销如何基于建构主义更好的利用广告情感诉求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流通经济》2015,(11):87-95
近年来有关广告诉求有效性的研究较多,但关于理性诉求和感性诉求哪一个更能导致积极的购买行为并无统一定论,且对各种广告诉求方式的适用条件也缺乏深入探讨。文章以我国某所大学的年轻消费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设计与问卷测量实证研究不同广告诉求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不同产品类型和产品涉入程度在以上关系中所起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不同广告诉求方式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具有显著的差异化影响,且广告理性诉求通常情况下会比感性诉求效果更佳。产品类型对广告诉求与消费者购买意愿关系的影响取决于消费者产品涉入程度,当消费者购买实用型产品且产品涉入程度较高时,广告理性诉求会比感性诉求更容易提高消费者购买意愿,且广告理性诉求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得到强化;而当消费者购买享乐型产品且产品涉入程度较低时,广告感性诉求会比理性诉求更容易提高消费者购买意愿,且广告感性诉求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得到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10.
随着情感诉求在广告中说服和传播效果的加强,感性广告已成为现代广告创意的重要手段和发展方向。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研究国外服装品牌线上情感诉求式广告作用机制,为提高感性诉求广告的传播效果和进行成功的感性诉求广告创作打下科学和实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高海冰  邹译萱 《中国广告》2012,(11):122-124
虽然中西方文化背景、受众心理有差异,但是对于广告的表现却异曲同工。我们需要学习西方的观念和创意,却不能简单地生搬硬套,符合中国的文化生长环境才能长久生存。文章从五个方面比较了中西方性诉求广告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异,学习西方成功的性诉求广告表现方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中国性诉求广告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2.
《成功营销》2012,(9):I0022-I0022
WaiFoongLeong多年的工作经历造就了他对广告的独特见解.曾为百事、益达等创作过广告.更是创造了如…你的XX!”“不.是你的XX。”等广为流传的广告词。并一路斩获了诸多国际奖项。  相似文献   

13.
独木 《大经贸》2007,(3):24-25
一则口香糖广告竟然使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背景音乐,甚至将其曲目与轻佻滑稽的画面置于一体。广告一播出,即刻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使用中国国歌做广告,到底该厂家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相似文献   

14.
情感诉求是广告诉求两大基本方法之一。情感诉求在特定的情境下、针对特定的商品往往比硬推销的理性诉求广告效果更强。本文旨在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情感诉求广告在消费决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这种作用的深层原理,继而进一步研究在广告中情感诉求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感情诉求是现代广告创意的重要手段和方式。现代广告按诉求方式,一般可分为感情诉求广告和理论劝服广告两大类。本文试图全面深入地分析感情诉求,揭示在进行感情诉求创意时的一些规律和方法.为成功地创作感情诉求广告起到一点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浅议广告的诉求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犹如孔雀开屏,要把商品最美丽的一面展现给消费者.那么什么样的广告才是好广告?什么样的广告诉求才是有效的广告诉求?广告诉求就是广告与消费者的沟通,是广告说服消费者接受广告所宣传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说服策略.要使广告达到有效的诉求目的,就必须明确诉求对象("对谁说")、诉求信息("说什么")和诉求方式("怎么说").因此,广告诉求方式如果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鼓动性,就能产生巨大的市场冲击力.在实际运用中,广告诉求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相似文献   

17.
年前九鑫集团推出“爱她,就送她螨婷”这一诉诸情感的广告,由于当时广告投放比较大,在市场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现在却很少能在各家媒体上看到这则情感诉求的广告,现在充斥在各家媒体更多的是”除螨”这一功能性诉求的广告片。  相似文献   

18.
王天成 《消费导刊》2014,(4):155-155,159
论文对广告文化从益与害、利与弊两个方面阐述其对人们思想观念和社会机体的影响及作用:优秀广告是以丰富文化内涵和强烈艺术力量感染受众、吸引消费者、打动人们心灵的健康高雅文化,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升华人们的价值取向、文化品位和艺术品位;广告的商品性属性,决定了广告文化的“先天不足”;从三个方面剖析广告文化的负面影响和毒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周骏宇 《商场现代化》2006,(26):192-193
以爱国感作为诉求点的广告在社会生活中日益流行。本文分析了爱国诉求广告的四种表现形式——民族自豪感、国家认同感、社会责任感、民族自信心等。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广告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这类广告的优势所在、并提出了一些在爱国诉求广告创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20.
《广告导报》2007,(8):64-64
本书以“广告运动”为主线,从广告学科的系统性和全面性要求构建了全书框架,内容涉及广告运动的产生及发展、广告运动的理论基础、广告运动战略决策、广告调研、广告创意策略、广告信息创作策略、广告诉求与表现策略、广告媒体策略、广告传播的新理论——整合营销传播。全书穿插了一些反映广告运动实践的鲜活案例,将广告运动战略与策略的理论与实践较为全面地呈现了出来,使读者在思考借鉴中获得有益的启示。[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