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静生 《商场现代化》2012,(25):164-165
博物馆是公益性的文化事业机构,利用馆藏丰富的文物资源,举办有特色的陈列展览服务于社会公众,履行传播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提高国民素质的职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博物馆可以通过调整自身职能结构,把生产精神文化产品的陈列展览通过一定的形式与文化旅游产业结缘,促进博物馆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商》2015,(2)
<正>农业博物馆陈列是农业博物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是收藏还是科研,它的根本目的最终都要落实到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上。如何提高农业博物馆陈列中的教育功能?本文似就此略陈已见。一、农业博物馆在陈列中的教育特征农业博物馆陈列具有实物性、直观性、社会性等特点的教育性。(一)农业博物馆的实物性的教育农业博物馆陈列不同于学校教育,用实物陈列对人们进行教育是其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在农业博物馆人们参观听讲解和说明文物可以使  相似文献   

3.
《品牌》2014,(10)
博物馆的陈列是决定着能否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所以如何能够推出新颖的陈列是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关键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地进行陈列理念的创新,以满足观众的求职欲望和审美要求。  相似文献   

4.
博物馆、纪念馆是陈列、展示、宣传人类文化和自然遗存的重要场所,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纪念馆向全社会免费开放是党的十七大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实践.而在现今条件下,遗址类博物馆暂不实行全部免费开放,只是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现役军人、残疾人和低收入人群等特殊群体实行减免门票等优惠政策.在博物馆逐步对公众免费开放的情况下,本文将以金沙遗址博物馆的营销策略为例,探讨遗址类博物馆的营销策略,如何实现博物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王震 《消费导刊》2009,(24):235-235
博物馆已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和窗口,博物馆丰富的文物收藏和各种形式的展览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和生要教育资源。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特别是地方博物馆的社会作用,对提高公民素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发展两个文明建设是十分有益的。本文主要谈地方性博物馆陈列工作的特征与原则,并由目前地方性博物馆陈列工作出现的问题,来探究博物馆陈列工作实现社会功能最大化之策略。  相似文献   

6.
李壮伟 《商》2014,(35):106-106
免费开放后,许多公立博物馆热闹的景象背后隐藏着一个问题,对于多数来到博物馆的观众,博物馆和普通的公固没有本质上的差别。离开博物馆后,甚少有人能回答看了些什么,留下些什么印象。本文结合内蒙古包头博物馆免费开放后的实际情况,从修改现有陈列展览、搞好讲解工作、开展社会教育活动三个方面分析了免费开放后博物馆应如何引导观众从单纯的“逛景点”到深刻的“品文化”,真正使博物馆成为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殿堂。  相似文献   

7.
博物馆是一种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它具有陈列、收藏、保管、研究和教育等几大职能。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我们都进入了科学信息时代,同时广大观众是博物馆教育的基本对象,是博物馆的受益者和支持者。现阶段如何利用现代科技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不断拓展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功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沈阳博物馆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市休闲旅游的不断发展,博物馆旅游日益成为旅游者参观游览的首选,并成为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城市休闲方式。博物馆旅游属于文化旅游,是遗产旅游的重要内容。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和遗产旅游的兴起为沈阳博物馆旅游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沈阳博物馆旅游应以藏品为依托,树立精品意识;转变经营体制,完善管理方式;培养专业人才,提升服务水平;使陈列展览形式多样化,增加服务项目,通过打造特色,促进沈阳博物馆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国粮食博物馆的主体定位和社会职能,分析了中国粮食文化相关文物史料的征集方法,提出了粮食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初步设想,阐述了全方位构建社会服务体系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曾晶 《中国报业》2022,(2):20-21
博物馆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产物,集聚了人类历史文明的精华.博物馆除了能够体现当代现实作用之外,还能够向遥远的时空延续人类的记忆与思维等.而为了更好地展示博物馆的工作成果,可以采取多媒体展馆陈列的方式,我们在研究如何保护博物馆物品时还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展示成果.  相似文献   

11.
博物馆要充分发挥教育职能作用,广泛传播历史知识、文化知以和科学知识,要使人民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力量,关键是要搞好陈列展览.通过陈列展览向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白建新 《现代商业》2011,(21):275-277
本文针对近期报纸、期刊和图书中有关博物馆陈列展览题名使用标号不统一的情况略事分析,认为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于博物馆陈列展览是否具有作品属性的认识不一致。本文主张,陈列展览具备汇编作品的性质,是其整体设计者、内容设计者和形式设计者的职务作品,其著作权人是法人单位博物馆。因而,在推动博物馆知识产权管理的前提下,陈列展览题名应统一使用书名号标示。  相似文献   

13.
如今,利用媒体技术、信息网络等提升自然博物馆的展示效果,增强与观众间的互动已逐渐成为一种主流趋势。而以静态的展柜式陈列为主的传统型自然博物博物馆因陈列方式单一,展示内容偏离观众需求等原因逐渐处于不利位置。如何借助讲解服务巧妙地弥补劣势,充分利用传统自然博物馆中的丰富资源。发挥其科普教育的社会职能,是值得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陈俏蕾 《商》2014,(47):62-62
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是博物馆的宗旨。新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的发展,在最大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对博物馆优化其服务公众的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更好的提升博物馆社会服务水平,成为了摆在博物馆人面前的共同的时代问题。从场馆环境、藏品与研究、陈列展览、配套设施、服务五个方向入手,软硬件方面同时推进博物馆发展,才能不断适应新时代参观游客的需求。博物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让观众在其中享受舒心、便民、热情的服务,推进我国博物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5.
赵妮 《中国电子商务》2014,(15):135-135
博物馆作为一个社会教育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越来越显得重要。在新的形势下,要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功能,深入地开展社会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除了精心挑选、设置展品之外,必须注重讲解工作的作用。因为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开展群众工作的主要手段之一,一个好的展览,一件好的文物,只有通过高质量的讲解工作才能更好地与所有观众沟通而体现其社会价值。提高讲解员的专业素质,对于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博物馆陈列展览不仅能够带给观众文物知识,还能使其获得艺术享受。然而做好展览陈列工作,并不是一件易事。本文通过营造展厅氛围、提升展品的质感、打造和谐量感、巧用展品说明牌等角度,探索博物馆展览陈列工作中的一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在文化产业中缺乏竞争力。本文主要从博物馆如何把握特色资源、如何引入营销理念入手,探讨我国博物馆进行产品开发的有效途径,为博物馆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一些建设性设想。  相似文献   

18.
杨晓  王坤茜 《中国市场》2012,(19):36-37
博物馆的宗旨是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展览陈列是博物馆面向公众的重要传播工具。展览陈列设计要最大限度地向观众传达知识和信息,必须在设计方法和手段上加以创新。本文从场景设计、交互性设计和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等方面,对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创新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相似文献   

19.
江苏是个博物馆文化资源丰富的省份,如何合理利用博物馆文化宝藏,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通过衍生品的设计在生活中延续。2017年,江苏地区部分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从创新模式和制度、营销等方面试点改革,据此,尝试探讨江苏省博物馆文创衍生品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博物馆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展览作为促进博物馆可持续发展、传播知识文化的重要手段,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如何在文化知识高度发展、网络遍及全球的今天提高临时展览吸引力,是我们每一个博物馆人应该关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