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廖国辉 《商》2013,(8Z):136-136
在现代司法发展时期,公众参与司法活动在推动司法民主化进程中发挥了无可取代作用。公众以适当的形式参与司法活动在我国最直接的体现即为人民陪审员制度,其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诉讼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民主政治推进、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及公民文化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期待和需求不断加强,现有的人民陪审员制度由于政治体制、司法设计的原因。使得人民陪审员陷入了“法官陪衬”、“干部陪审员”的尴尬境地。在推进司法民主化进程中,人民陪审员制度将何去何从,本文就如何打破现有的陪审制度困境、建立我国的人民陪审团制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商》2015,(7)
中国没有陪审团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现行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在理论上是司法民主的体现,也是司法公正、避免司法腐败的保障,同时还利于促进司法独立。但在实际刑事审判中陪审员发挥的作用甚微,陪而不审、陪衬审等问题突出,人民陪审员陪审呈消极化、形式化的趋势愈加明显。相比之下,英美法系刑事陪审团制度具有的一些积极因素有利于民间智慧的引入,是促进司法民主实质化的良好途径,存在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方面。本文试图以改革和完善我国刑事审判体系的视角进行分析探讨陪审团制度移植于我国司法体系的意义和可能性,以期与时俱进,促进我国法治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陪审团制度是英美诉讼制度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制度,大陆法系借鉴这一模式创造了所谓的参审制度,我国也建立了人民陪审员制度。然而参审制度在大陆法系国家日趋势微已是不争的事实,人民陪审制在我国也是名存实忘。这是法律移植过程中重视制度模仿而轻视制度本身生存环境和制度背后理念的研究导致的通病。本文拟主要对陪审团制度的源起、理念和所具有的固有缺陷的分析,通过对陪审团制度所内涵的法治理念探究对我国现行社会经济条件下审判模式改革和法官素质发展的多层次化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晶 《商》2014,(41):222-222
陪审制度在美国法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陪审团审判是明文规定于美国宪法中的一项权利。陪审团制度源于英国,至今仍在美国的司法审判制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是因为它不仅兼备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和法律基础,更因为其自身的功能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将从政治功能、司法功能和社会功能三个方面对美国陪审制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商》2015,(18)
陪审制度是一项在司法领域践行民主的制度,在世界上很多国家一直存在着。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1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在司法调解、司法听证、涉诉信访等司法活动中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2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后,明确提出要在司法改革过程中不断完善人民陪审制度。《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办法》的出台对于推进司法民主,促进司法公正,保障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提升人民陪审员制度公信度和司法公信力有着重大的意义。这一办法对于以往人民陪审员制度运行中的问题做了一一回应。但是办法中的一些规定仍然有待进一步落实,这也为以后进一步具体细化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刘慧 《消费导刊》2011,(1):132-133
在英美陪审制度是否衰落的问题上,以往认为陪审制度衰落的主流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值得商榷。通过对英美法系国家最新资料的考察与分析后,不难发现,陪审制度在死刑案件中仍然发挥重要作用,而且无论是立法界还是实务界都有加强陪审制度的声音和举动。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略具挑战性的结论,既英美陪审制度没有衰落、价值犹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若干问题的规定》颁布之后,研究英美陪审制度的新发展对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具有十分珍贵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设华  张云霞 《消费导刊》2009,(20):147-147
由于"司法潜规则"拦路虎"官不悔判"的阻截,申诉难已成为难以破解的难题。检察院抗诉也举步履维艰。本文笔者建议审判监督程序增加陪审团审查制度和陪审团裁判制度以破解这一难题。由司法部扩大人民陪审员队伍,建立人民陪审员数据库。通过随机抽取人民陪审员,每年定期到各法院接受申诉,决定启动审判监督程序。对决定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的案件,另行随机抽取人民陪审员组成陪审团进行审理,当庭作出裁判。检察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抗诉的案件,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审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对引入或强化陪审制度的呼声逐年增大。我国已有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和大陆法系的参审制度,不管从学者还是从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文件来看,都似有强化的意愿。对陪审制度的优点已经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论证,在许多人眼中看来,陪审制度对于中国司法制度改革甚至中国宪政的建设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正当性绝对不是通过一句“自由的堡垒,民主的学校”这样召唤性的词语能够证成的,但这就意味着我们将要做更多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陪审团制度是美国司法制度中最有特色的一个制度。本文在对美国现行司法陪审团制度的起源、运作等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分析该制度设计的利弊。  相似文献   

10.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全面推进司法改革、促进司法民主化的重要举措,其具有重要价值。但由于现阶段人民陪审员制度中的一些配套制度没跟上,法律只规定了人民陪审员与法官同权,没有规定相应的义务和责任追究机制,制约了人民陪审员制度优越性的有效发挥。应完善人民陪审员业务培训制度,提高其业务素质,发挥人民陪审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具备司法监督的功能;强化规范管理,细化对人民陪审员参加案件审理的具体程序;明确人民陪审员在庭审中的职责分工以及他们的权利和义务,提高其地位及待遇。  相似文献   

11.
吴剑扬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7):244-245
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我国的基本诉讼制度之一,在其发展的80多年间,为提高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和法律适用能力,维护社会法治,保障司法公正、民主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新的形势下,人民陪审员制度也展现出了不足与缺陷,陪审员制度该如何与时俱进,更好地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服务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沈露 《商》2014,(6):177-177
人民陪审员制度对促进司法公正、公平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存在许多不足。笔者通过实地调研重庆某基层法院陪审员的情况,得出人民陪审员制度存在公告不足、管理、考核、表彰、参与效果、监督问题,提出应加强宣传管理,完善监督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人民陪审制度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吸收法院自身职业法官之外的普通民众、政府公务员等民众参加由法院组织的民事、行政以及刑事案件一审案件审理的一种司法制度。我国的陪审制度移植于前苏联,1954年我国宪法首次规定了人民陪审制度,发展到今天已有半个多世纪。客观来说,中国的陪审制度有其历史功绩,但是人民陪审制度有着自身存在的文化、法制土壤,在一个国家发展很好的制度在另一个国土上并非就一定能有好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在司法实践中,诸如人民陪审员"陪而不审"、"聋子的耳朵"、"法官自己在唱独角戏"等评价不绝于耳,人民陪审制度各种缺陷在现实中暴露出来。可见陪审制度不适应我国现代法治的要求,其程序价值应受到质疑,使它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4.
我国《宪法》明文规定:“人民依照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法院组织法》规定:“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也有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由审判员“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的规定。可见,陪审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作为公民参与司法活动最基本的方式,被我国法律认可,人民陪审员制度正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商》2014,(6)
人民陪审员制度对促进司法公正、公平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存在许多不足。笔者通过实地调研重庆某基层法院陪审员的情况,得出人民陪审员制度存在公告不足、管理、考核、表彰、参与效果、监督问题,提出应加强宣传管理,完善监督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商》2016,(13)
<正>人民陪审员制度自产生之日起,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问题也日益得到重视,笔者建议保留并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基于对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价值功能的准确定位。本文将对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价值功能进行准确定位。一、人民陪审员制度体现司法民主20世纪以来,司法专业化已经成为司法制度发展的时代精神,但是司法的大众化仍在世界各国的司法制度中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中华  相似文献   

17.
试论人民陪审员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国家审判机关审判案件时吸收非职业法官作为陪审员,与职业法官或职业审判员一起审判案件的一种司法制度。它是司法民主化的体现,是人民群众监督法院审判工作,确保司法公正的基本途径,也是对人民群众进行法制教育、宣传法律的重要形式。在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中,它体现出极大的价值,当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何完善和改革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将会对我国的审判制度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我国实现司法公正、司法民主的重要制度,但多年来的实施却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文章以民事审判程序为视角,对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一些改革和完善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9.
英美法系素有实行陪审团制度的历史和传统。为保证陪审团作出的结论在实体上有更高程度的妥当性,就必然要求在开庭审理前,给予当事人充分准备的机会和收集证据的强有力的手段。在英美法系国家的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是通过证据开示制度来收集书证的。  相似文献   

20.
美国消费信贷制度环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邱爱军 《消费经济》2004,20(4):9-12
美国是消费信贷发展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所以如此,不仅仅因为美国的金融业很发达,更重要的是美国既有激励消费者的消费者信贷保护制度和税收减免制度,也有降低放贷机构风险的个人征信制度与抵押贷款保险制度。因此,消费信贷能否成为我国扩大消费的积极工具,不能仅仅看其业务发展有多快,还要看相应的制度环境是否完善。对照美国经验,建立相应的制度环境是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