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读者评刊     
一本真正用心在做的杂志两年前一个秋天的上午,局报社的编辑老师打电话找到我,说我的一篇杂文他已推荐给国家级刊物——《施工企业管理》了,希望我与杂志的编辑老师取得联系。闻听喜讯,不胜欢欣。与编辑老师取得联系后,他热情地提出了文章的修改意见,态度和蔼、意见中肯。虽然后来由于题裁的原因未被刊用,但编辑老师对文章  相似文献   

2.
读者来信     
编辑老师:您好。感谢《中国石化》编辑老师对我的信任,作为中石化下属企业的一名职工,我一直在思考着“如何才能把那些大家都知道的,而且早已存在于我们企业中的一些问题通过另一种途径给予解决”,并在这方面写了一些文章,但我总认为没有哪一家杂志愿意刊登这样的文章,因为“揭幕味”实在太浓。出乎意料的是,《中国石化》的编辑老师很前沿,把我的《让国企机关“减肥瘦身”不再难》这篇文章很快刊登(本刊第10期),而且处理得非常到位,该加重的加重,该淡化的淡化。我以后会更加努力,多写稿、写好稿,为《中国石化》贡献一份力量。祝《中国石化》…  相似文献   

3.
周明 《董事会》2020,(1):84-84
尽管本人从事财税审专业研究二十年,担任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也近十年,但此前从未专题研究公司治理。2016年春节后,我有幸认识了指导我研究公司治理的导师,这位导师虽不是著名的教授、博导,但却胜似教授、博导,她就是《董事会》杂志。2016年春节后,本人接到《董事会》杂志编辑部的邀请,参与对企业员工、客户、股东究竟谁应放在第一位的话题讨论,尽管编辑老师给了我从哪些方面展开研究的提示,但由于我从未研究过公司治理,不免有些担心,为此我又专门多次向编辑老师请教,得到了一丝不苟的指导。最后,我如期完成了这次课题。  相似文献   

4.
<正>"亲爱的,你这期杂志的稿子什么时候给我?"大家读到的这篇稿子,杂志的编辑老师催了数遍。"谁曾开过迈速200以上的快车?"我的督导老师在一次课程督导这样提问,我惭愧地举起手。似乎最近陷入了这样的一个循环,时间总是不够用,承担的本职工作+公司"阳光心理工作室"筹建+各类心理课程学习+讲师班团队的课程等等一长串加号  相似文献   

5.
编读廊桥     
我问你答问:作为读者、作者您对《施工企业管理》杂志有哪些要求和建议?(连载1)—编者★答:我对贵刊的几点建议编辑同志:我对贵刊的建议是:第一,要保持一定的高度,成为政府与企业联系沟通的桥梁,文章要有高度,具有权威性;第二,要强化文章的深度,加强专栏策划工作,敢于对政府、群众和管理者关心和争议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第三,要扩大典型的宣传,力争宣传的施工企业典型得到更高层次的关注,以扩大典型和杂志的知名度。—中建二局二公司孙拴军★答:建议增设一个栏目编辑同志:贵刊对全国工程建设企业具有很强的政策和发展方向上的指导作用,是…  相似文献   

6.
岁末寄琐语     
我是《中国电力企业管理》杂志的一个常年读者,而且是一个退了休的常年读者。杂志为我提供了许多信息,使我了解了不少知识,如有关电力改革、发展的概况及深化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难点;一些企业的好经验;管理领域的一些新视野、新观点;电力行协发展概况等。杂志成了我的“朋友”,充实了我的“头脑”,给我的生活带来乐趣,确是受益非浅。说起来,我与杂志是有情缘的,以前在水电企协主办杂志时,我在工作上与杂志时有接触;其次是有人缘,与总编、主编多有交往,与杂志社的其他同志,也时有联系。现在杂志的水准,与当年相比,确有历史性…  相似文献   

7.
叶娟 《中国核工业》2014,(10):61-62
记者(以下简称记):在您眼里,黄祖洽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胡思得(以下简称胡):他对核科学及核事业有着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 今年6月份,黄先生已经病重住院,有一天,她女儿给我打来电话说黄先生想见我,于是我急忙前往301医院看望黄先生。我去了后,他女儿拿着一张报纸给我看,里面有一篇报道美国关于核武器核查技术的文章。黄先生知道我在做这方面的研究,所以要把消息告诉给我。那天,他还给了我三篇他的相关的文章,供我参考。那个时候,黄先生已经说不了太多的话,很多话都是她女儿理解届转述给我,病重如此,但他心里还是惦念着我国核科学、核事业的未来。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备与维修工程分会于2010年11月9日在河南省洛阳市召开了《设备管理与维修》杂志2010年度编委扩大会议。会议由编委会主任洪孝安主持,陈庞副社长汇报了杂志增加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为杂志第二主办单位及理顺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情况,王麒常务副主编介绍一年来杂志编辑工作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到会编委与代表肯定了杂志取得的成绩,同时分析了不足,围绕今后如何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杂志办刊质量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9.
反馈     
《董事会》2006,(2):10-10
《董事会》杂志在新年伊始之际,给中国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制度完善做了一件大好事。金圆桌奖的评选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此我对贵刊通过2005年一整年的不懈努力取得的巨大成果表示由衷的祝贺!  相似文献   

10.
你们好。两天前我收到了贵刊1999年最后一期杂志,一口气读完了大编辑们炮制的《后柳传志时代》。文章写得颇有味道。  相似文献   

11.
写文章是一件辛苦事。一篇文章能够成立,不仅要有一定的见解、相对丰富的材料、适宜的角度,还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结构形式。文章本身又分很多文体,读者对象不同,文体必也不同,硬拿一篇工作汇报当论文寄给杂志,结果可想而知。有的文章内容尚可,但又只会‘文”不会“论”,通篇是大小问题的堆砌罗列,编辑认为弃之可惜,勉强用一两篇,读者看了,以为是范文,如法炮制,结果编辑手里稿件堆积,而可用的并不多。刘汉平同志是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宣传部长,对怎样给刊物写好论文很有见解。请他写这篇体会,就是为了扭转以往的局面,希…  相似文献   

12.
《汽车观察》2010,(6):12-12
非常高兴看到《汽车观察》关于杂志关于德尔福从破产保护的泥沼中走出,成长为新德尔福的历程的文章。我认为你们的报道客观、中立、并有一定深度。我非常感谢中国媒体对德尔福的关注和客观的态度,这反映了你们对全球环境的深入的理解,反映了你们的专业态度。  相似文献   

13.
编读廊桥     
《施工企业管理》2005,(9):74-74
耳目一新如沐春风—读《施工企业管理》“特别策划”专栏文章感言编辑同志:您好!作为《施工企业管理》杂志忠实的老读者,打开这本杂志今年第4期以来的“特别策划”栏目,从版式设计到阅读编辑老师精心编辑的几篇专题文章,有一种耳目一新、如沐春风的感觉。可以用“新”“精”“广”“大”“深”“真”“细”“实”8个字来概括。新:版式新颖,文章新鲜。版式不俗,比较新颖。哪一篇文章从题目到内容,都给人以一种新鲜感。作为一本有影响的行业期刊,《施工企业管理》在选题上,也做到了与时俱进,不断出新。精:设计精致,文字精美。从每一篇文章的题…  相似文献   

14.
我在风中,风在路上,路在你温暖的目光里。多年前,大学毕业留言册上,给自己最尊敬的老师们的留言。今天,在《中国电力企业管理》综合版第400期、农电版第401期杂志出刊之际,我要代表编辑部全体同仁把这句话送给多年来一直关心和鼓励着我们的所有领导和朋友们。这本杂志最早叫《水利电力企业管理》,1993年正式公开出版,到1996年更名为《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年来,沧桑变幻,粗粗算来,我应该是第五任杂志社社长了,编辑队伍也换了三、四拨人了。杂志所服务的电力行业和电力企业也  相似文献   

15.
读者评刊     
《施工企业管理》2009,(1):21-21
让我受益匪浅编辑同志:您好!《施工企业管理》杂志让我耳目一新,从卷首语到各专栏文章,无不激发我强烈的阅读欲望。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特别策划、视点观察、管理方略、法制在线等栏目的文章。许多文章紧扣行业热点问题,主题鲜明,  相似文献   

16.
近来,《IT经理世界》的编辑一直和我探讨,如何将“解读德鲁克”这一专栏办得更好。说实话,写一篇介绍德鲁克的文章不是一件难事。因为,不论从他的浩瀚的著述(31部著作)、丰富多彩的人生阅历(亲身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世人对他无数的赞誉,还是从他众多的真知灼见中,似乎都可以找到切入点。但是,如何系统全面地将德鲁克的管理思想介绍给读者则并非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在撰写本专栏的文章时,我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只写一篇介绍德鲁克管理思想的文章,这篇文章的主题应该是什么?”“如果我写两篇介绍德鲁克管理思想的文章,第二篇文章的主题应该是什么?”我把自  相似文献   

17.
读完《中国电业》2014年第7期《逼近零公里》几篇封面文章,感觉是一种舒心的享受。这组文章体现了杂志的厚重和深度,反映了编辑、记者、作者的独具慧眼和独家报道,传递了媒体的“超前感知”和编者与读者的心灵“零公里”。  相似文献   

18.
他与她     
七十年代的京都还很落后。土路是保持各村镇的唯一联手、那种路往往是晴天飞沙扑面,雨天满地泥泞,马车、牛车、驴车是人们最普遍的交通工具,人们依靠大车来从事生产运输,依靠它来走亲访友,外出办事,虽然它很慢很慢——二三十)里的路要走老半天,虽然又很额很额、但毕竟比步行要省力省时间。那时他是赶车的知青,她是搭车的知青,他俩很快就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在那似乎走不完_的土路上,他与她一起吹口琴、唱样折或;在那慢悠悠的大车上,他与她一起看小说,谈人生。他认为人生就支车下的这条弯弯的土路、最要紧的是要适应环境,…  相似文献   

19.
20082年6月20日,我刚刚从学校拿列毕业证书。6月23日,就到《商用汽车新闻》上班。这就叫做效率。一次次采访被拒,一次次费尽心思写出的稿件被编辑退回,怀揣着对新闻行业的陌生,我学着如何当一名行业记者。不知不觉,我已经陪着《商用汽车新闻》走过了10期,而她也迎来了自己  相似文献   

20.
温情城市     
先是在杂志上看到青岛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觉得这个城市像是知性女子,温婉中透着多年的教养。后来,一位写文章以朴实见长的朋友,去过青岛后,在给我的电子邮件中写下了我所见到的与以往完全不同的他:文字清秀、隽雅、充满了四溢的想表达的冲动。我被他的文字击中。从此对青岛和他,有了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