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房地产》2006,(4):30-31
孙浩文,杭州人.1966年12月出生.1988年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土木系。浙江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生。1995年开始从事房地产开发。目前任长沙中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年富力强.极具激情和创意.秉着“建一个楼盘.成就一个梦想”的理念,他先后在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开发了数个大型.经典楼盘.取得了较好业绩。  相似文献   

2.
厦门房地产市场面临“结构性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友华 《东南置业》2003,(73):32-33
改革开放以来,厦门房地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正进入必要的“调整分化期”,从某种意义上说,许多发展商会面对“房地产冬天”的考验。随着我国对房地产业的规范,以及我国入世后各路房地产巨头参与角逐,那种“土地 银行”的房地产开发模式的“暴利孤岛”现象,将会出现变局,房地产的发展将会更为规范。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不少人士或发表意见分析房地产形势。2001年底有人指出,我国当年的房地产已经与1993年一样“过热”,并预计2002年就要出现房地产的”冬天”。2002年至2003年月,又有许多人分析房地产泡沫和风险,认为问题严重。有人认定,我国的房地产业已经到了泡沫经济的“悬崖”边缘。这些分  相似文献   

4.
江苏万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开发资质二级,注册资本2000万.是连云港市最具实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之一,专门从事房地产开发、销售、小区物业管理等。目前在连云港新浦地区的开发量为55万平方米,销售量为35万平方米,其中重点工程之一“新港城”项月,占地800亩,可容纳近2.4万居民,是连云港市大型住宅圈。  相似文献   

5.
按照国税总局的规定,自2007年2月1日起,各地将对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项目进行清算。正式向企业征收30%-60%不等的土地增值税。这意味着,我国的土地增值税征收办法将从此前的“预征”步入房地产开发成功后的“清算”时代。当“预征”遭遇“清算”。首当其冲引发“地震”的当数地产股,两天时间。中国房地产板块几乎整体连续两个跌停板,总市值损失超过了510亿元。房地产市场更是一片恐慌,大有风声鹤唳之势,先是上海多家大型房企欲联名上书市领导,希望在制定土地增值税清算细则时考虑开发商的实际困难,近日更传上海出现42家房企“不降价联盟”宣言……那么,如何理解这一政策出台的时代背景?它究竟会给开发商带来多大的压力?如何变中求生?未来中长期房价将产生怎样的波动?下一步宏观调控会怎么走?房地产导刊特邀三大专家,对上述命题展开充分交流。  相似文献   

6.
怎样全面地分析我国的房地产形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不少人士著文或发表意见分析房地产形势。2001年底有人指出,我国当年的房地产已经与1993年一样“过热”,并预计2002年就要出现房地产的“冬天”。2002年至2003年7月,又有许多人分析房地产泡沫和风险,认为问题严重。有人著文认定,我国的房地产业已经到了泡沫经济的“悬崖”边沿。这些分析意见的根据是:这些年我国房地产每年投资增幅过大,空置商品房不断增加,房价不断上涨,房地产企业利润过高。因此,我国的房地产已经发展过热。  相似文献   

7.
一、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业务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房地产信贷业务发展受到一定限制。一方面,为了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系统,管理部门对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规模高度关注,并通过“窗口指导”等多种方式要求商业银行从严控制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量。商业银行在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形势下,一定程度上面临着严格控制房地产开发贷款新增计划与满足市场有效需求的两难选择。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较为单一和条件严格的信贷产品不能适应一些大型、优质房地产企业灵活的融资方式要求,近年来这些客户纷纷拓展其他融资渠道,对商业银行的信贷需求和贡献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8.
Dv广角     
《房地产导刊》2005,(9):82-82
“广州地产二十年”大型系列活动拉开帷幕 4月21日,由广州市房地产业协会主办,房地产导刊社等有关单位支持全程承办“广州地产二十年”大型系列活动拉开帷幕,在亚洲大酒店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此次活动得到了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广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广州市各大主流媒体将全程报道此次大型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9.
刘长滨 《数据》2008,(1):31-32
房地产中介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行业,“中天置业”东窗事发再次把地产中介推上了风口浪尖,中介行业遭遇信誉低谷。地产中介真应如此被动吗?本文作者从房地产中介市场作用的角度阐述了作为房地产市场经济运行重要一环的房地产中介具有重要的经济“纽带”作用,有效促进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不过,由于房地产中介市场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又使其遭遇行业发展的尴尬。  相似文献   

10.
王琦 《中国企业家》2005,(14):78-79
当“关系”不再是最重要的玩法,资金实力就成为这个行业的决定力量房地产市场一片风声鹤唳。今年出台的针对房地产行业政策接连不断,“国八条”、“新八条”、“511文件”,目标越来越精准,把从2002年开始的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严厉水平。511文件指向住宅市场的投机者,首当其冲受到直接冲击的却是房地产企业。据华高莱斯国际地产顾问公司提供  相似文献   

11.
林作华 《上海房地》2012,(12):13-15
“双限”政策是房地产宏观调控中限购、限贷等一系列政策的总称。自“双限”政策推行以来,房地产市场调控虽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对“双限”政策质疑颇多,要不要继续实施“双限”和如何完善“双限”.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2.
形成近年来中国房地产价格迅猛上升的原因有许多方面。在这当中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是用一只“有形之手”对土地市场进行垄断性控制,对城市房地产开发进行大力推动,从而成为影响房地产市场发展、推动房地产价格非正常上升的一个系统性因素。这个因素无法忽略。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中介行业既是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助力器”和“催化剂”,其发展水平又是衡量整个房地产市场的“晴雨表”。因此,房地产中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目前房地产市场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险资炒楼?     
陈培婵 《英才》2009,(12):68-69
短期内,险资带来的心理预期对大型房地产开发商、综合性开发商促进作用更大,但是长期来看,不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太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土地·金融·消费——房地产新政扫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五月前后,对房地产业界来说,是一个多事之秋,有人更称之为“夏天里的冬天”,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这期间,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陆续出台,以及国家有关部门对于房地产政策的一些调整,很容易给人一个信号,那就是国家将严格保证房地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加强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房地产“泡沫”可以休矣!  相似文献   

16.
从2002年开始,有关房地产市场形势的话题,就成了房地产界乃至整个社会的一个特别热门的话题。有没有“泡沫”、是不是“过热”、“冬天”还是“春天”、房价是“涨”还是“降”......众说纷纭、争论不休。时至今日,这种争论非但没有定论,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简单而言,理论界、学术界持“泡沫”论者较多;房地产企业多持反对意见;地方政府一般都否认本地存在“泡沫”;中央有关部门虽对整体的房地产市场形势持基本肯定的态度,但同时也认为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作出了一些举措。至于老百姓,则是普遍抱怨房价偏高。分歧…  相似文献   

17.
房地产泡沫、房地产热与景气周期的学术观点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是否有房地产泡沫 有关房地产有没有泡沫的问题,在上世纪90年代末,由魏杰先生以“房地产的冬天”首先揭开了这场论战。魏杰先生只是凭借经济学家的直觉认为房地产的发展有些问题,其论点和论据都不够专业,经不起包宗华先生的反驳。但是,泡沫论战并没有偃旗息鼓,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中国金融:走向理性繁荣”研讨  相似文献   

18.
近日从广州市统计局投资处获悉,根据今年1~5月广州市房地产开发统计月报资料和“非典”疫情对房地产开发市场影响的调查结果显示,“非典”疫情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暂不明显,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虽略有放缓,但商品房销售(交楼)面积及销售金额大幅上升。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简称为“房贷新政策”)对商业银行发放的房地产开发贷款、土地储备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个人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等七大方面作了进一步规范,提出了更为明确和严格的贷款条件。综合来看,央行“房贷新政策”的出台,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一是从2001年底以来,在经济学界、房地产界以及政府决策部门开始关注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的问题;二是2002年底,央行对各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业务进行了大检查,结果不容乐观。因此,央行“房贷新政策”的推出,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着明确的制度背景…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房地产业的理性化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过去简单的楼市买卖概念已被淘汰,精明的开发商对传统的营销模式进行革命,把先进的营销理念引入房地产市场,以奇招制胜,使自己的企业和楼盘在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在刚刚闭幕的成都住宅暨房地产大型交易会上,160余家开发商对参展的200多个楼盘进行了精心包装,并辅之以独特的营销策略,取得了无限风光。对这企业的致胜之道进行分析,并探索和预测房地产市场营销的策略创新,将对处于“春秋战国时代”的房地产企业在新世纪稳步发展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