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适应垦区生产力发展需要,适时推进垦区农业经营体系的创新完善,进一步充分激发垦区生产要素潜能,是推动垦区加快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基础性、关键性举措;是垦区落实国家批准黑龙江省先行开展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着力点之一、突破口之一。如何推进垦区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完善呢?通过调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提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全国各地都在加快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等方面工作的推进。黑龙江垦区是国家农业部的直属垦区,垦区农牧场是国有企业单位,职工家庭农场以及辖区的土地性质等与农村地区有很大的不同。本文就垦区在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构建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过程中,如何明确定位,实事求是,推进完善垦区体制机制改革,继续发挥"全国农业现代化排头兵",进行了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3.
当前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也是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农业调研时做了很多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通过学习农业部农垦局王守聪局长关于垦区打造国际大粮商和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文章,笔者认为,发挥垦区在新时期的示范作用,应该在"两个安全"和"两个带动"上多下功夫,进一步创新完善垦区农业经营体系,加大农业从业人员的培养力度,充分整合大基地、大产业和大企业的独特优势,做国际大粮商的最可行载体。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农业体制改革方面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理论成果,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对黑龙江垦区这个"全国农业现代化排头兵"来说,当务之急就是要把这些理论成果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去,更加有力地推进垦区农业经营体制创新,为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探索新路。本文在对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理论的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对黑龙江垦区现行农业经营体制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了黑龙江垦区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必须坚持"以家庭农场为基础"、必须坚持"农工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竞相发展"、必须坚持"国有农场提供指导和服务"。  相似文献   

5.
加强垦区粮食流通管理刻不容缓崔平农业是黑龙江垦区的主导产业,粮食流通直接关系到垦区的经济形势。但是目前垦区的粮食流通体系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加强垦区粮食流通体系的建设和管理,规范粮食经营行为,形成竞争有序的粮食流通格局,已刻不容缓。第一,从垦区...  相似文献   

6.
加强垦区粮食流通管理刻不容缓○崔平农业是黑龙江垦区的主导产业,粮食流通直接关系到垦区的经济形势。但是目前垦区的粮食流通体系建设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加强垦区粮食流通体系的建设和管理,规范粮食的经营行为,以形成竞争有序的粮食流通格局,已是刻不容缓的...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垦区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最有优势的地区,在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农业标准化、农业科技创新、现代农业示范区、社会服务体系和经济作物生产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同时,垦区也面临着一些发展障碍。为此,本文提出落实财税支持政策、赋予垦区小城镇财税职能、构建粮食现代物流平台、支持粮食仓储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垦区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发展,现已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会之后,实现如何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打造产业升级版等重要内容,是构建垦区"四化"发展的关键。本文对当前农业经营体系现状、农业经营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创新和完善农垦农业经营体系的思路措施及发展的政策建议等几方面,做了简单论述。农业发展到了今天,已经进入了高投入、高成本、高风险的发展攻坚阶段。我们必须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要在稳定、完善、强化行之有效的基础上,着力构建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确保农垦粮食总产持续增加、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垦区发展现代化农业的趋势要求农业职业教育培训的思路必须创新。农业职业教育的培训思路创新就是:“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使之成为促进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0.
自2005年黑龙江垦区实行税改后,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得以长足发展,有利地支撑了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的稳定发展。尤其合作社建设,积极地探索垦区农业合作经营的新路。到2014年,垦区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3491个,合作社成员45865人,出资总额达到148.8亿元,合作社覆盖了垦区30%左右的耕地面积。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垦区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容忽视,一系列问题亟需解决。  相似文献   

11.
当前,农工专业合作社是黑龙江垦区发展农业生产经营的模式之一,它适合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需求。但国家对垦区农工专业合作社的扶持政策有别于对地方农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垦区农业生产经营者对合作社经营的积极性。国家应给予垦区农工专业合作社的相关政策支持,加强对垦区农工专业合作社的引导,使其早日步入正轨,为垦区生产经营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代表着现代产业发展的新方向、新趋势,这一融合是生产方式、产业模式与经营手段的创新。黑龙江垦区已经对"互联网+农业"进行了初步探索,通过与互联网便利化、智能化、物联化等特征相结合,必将对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农业产业链环节产生深远影响,为垦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新路径和方法,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新动力。本文对垦区"互联网+农业"的成效进行了梳理,结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黑龙江垦区发展现代化农业的趋势要求农业职业教育培训的思路必须创新。农业职业教育的培训思路创新就是:"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使之成为促进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专门人才。一是突出对学员的创新意识培训。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加入WTO后农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后,借鉴农村"大包干"责任制的改革经验,在党中央、国务院及农垦主管部门的政策指导和推动下,全国农垦开始兴办职工家庭农场,逐步形成了以职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大农场套小农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农垦农业经营体制不断完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基于全国农垦农业经营体制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调查研究,以中央33号文件精神为指导,借鉴兄弟垦区的经验,结合黑龙江垦区实际,就进一步创新垦区农业经营管理体制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提出了对策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宁夏农垦充分发挥垦区的资源优势和集约化经营优势,坚持以调整为主线,以名牌战略为突破口,积极培育特色经济,壮大支柱产业,推进产业化经营,初步建立了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化新格局,为提高垦区经济运行质量,促进垦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经济名词     
黑龙江垦区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就是要做成一二三产有机融合的大产业,加快产业体系重构,体制机制再造,尽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快速提升综合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打造国际化超大型现代农业大集团,通过资本联结、资源整合,把北大荒集团建成在国内外市场上搏风击浪的巨型企业群。实现生产经营的大规模,致力建设本体垦区、影子垦区、域外垦区,大幅度提高粮食综合产能和经济总量,生产出越来越多的优质农产品,提高精深加工能力,最大化经营农产品和加工品。做好“引领”、  相似文献   

17.
实行股份合作制是垦区基层农业单位组织创新的重要途径许峰,谢镜如一、海南垦区农业单位试办队级股份合作制企业的缘由橡胶产业的特点,是生产建设周期很长,专业劳动分工很细,在资金占用形态和规模上,也不同于粮棉油等短期作物。这一行业既有分散化经营的要求(不宜实...  相似文献   

18.
协同创新对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在界定协同创新基础上,提出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从农业经营体系的要素、活动、协同模式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协同创新。采用模糊评价法从要素协同、活动协同、模式协同对协同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湖北垦区在农业结构调整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较好成效,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在总结近几年调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垦区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思路:大力推进科技体制创新,在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前提下,继续以农业增效、农工增收、农场稳定为目标,适应国内外市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加强服务,稳步推进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不断促进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的综合素质和经济效益,逐步实现垦区农业现代化。根据这一思路,结合当前垦区农业结构调整正在做的工作,我们考虑,今后一段时期的调整应进一步采取以下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0.
全面兴办家庭农场以来,垦区的农业生产能力、职工劳动效益、规模效益、技术效益显著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明显加速。家庭农场作为垦区重要的农业投资经营主体,其经营方式是关乎垦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促进农业增收和职工增效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就家庭农场与垦区的粮食产能关系及其贡献情况作了分析评价,并对发展中的问题提几点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