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在分析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状况的基础上,选取2006~2015年相关变量的面板数据,运用时变随机前沿投资引力模型,测算了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效率、前沿直接投资潜力,并研究了影响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非效率因素。研究显示:2006~2015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总体效率逐年递增,但效率值处于0. 242~0. 569的较低区间,直接投资的非效率因素以0. 116的速度随时间递减;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效率国别间差异明显,效率值在0. 7以上的国家只有两个。在此基础上,从合理引导产业转移、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和民间相结合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与东盟近年来在双边贸易与相互投资上有了很大发展,在前景上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同时又面临着不可忽视的挑战。机遇主要表现为双边贸易获得长足增长,直接投资迅速增加,贸易与投资合作的领域拓宽,水平提高。挑战主要表现为出口竞争加剧和吸引外资的竞争更加明显。只看到机遇而忽视挑战或只注意到挑战而忽略对挑战的深入分析都不是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文章应用协整方程、脉冲响应函数等动态计量经济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了法国对华直接投资与中法贸易之间的动态关系及其互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法国投资和中法贸易有着互补的促进关系,先后出现进口诱发效应、出口诱发效应和返销效应;从协整方程和脉冲响应函数来看,法国在华投资和我国出口法国贸易之间的正向影响效应尤其明显,表明我国对外资企业实行的"出口导向"政策起到了预想的作用;最后,由VAR模型下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来看,法国对华直接投资相对于中法贸易,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但最终影响效应凸显,并维持在较高的正区间。表明两国的投资和贸易虽在波折中前行,但随着互信的增加,其正向作用最终显现。未来两国有着较强的互补性,其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5.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的背景下,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快速增长.本文采用快速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利用2005—2009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进行了实证性研究.研究表明,东盟各国的市场规模、基础设施状况、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均是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显著的正相关影响因素;而东盟各国的汇率(直接标价法)、工资、税收均是显著的负相关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与相关理论和研究预期一致,表明市场寻求动机和效率寻求动机是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动机.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建议以促进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的背景下,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快速增长。本文采用快速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利用2005—2009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进行了实证性研究。研究表明,东盟各国的市场规模、基础设施状况、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均是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显著的正相关影响因素;而东盟各国的汇率(直接标价法)、工资、税收均是显著的负相关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与相关理论和研究预期一致,表明市场寻求动机和效率寻求动机是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动机。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建议以促进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7.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加快了对东盟投资步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不仅要研究其影响因素和区位选择,更要分析其所面临的风险。本文基于政治风险的4个维度(政府稳定性、投资环境、法制水平、政府管理质量)展开对东盟直接投资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以政治风险偏好型为主;东盟地区政府稳定性越强、投资环境越好以及政府管理质量越高的东道国越难以吸引中国企业投资;中国企业对东道国的法制水平关注度不高。基于此研究结果作者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东盟已成为我国重要投资目的地,其投资风险问题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本文结合案例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国家风险作全面系统的评估。结果表明,东盟整体投资风险较高,老挝、柬埔寨、缅甸投资风险相对较大,新加坡、马来西亚投资风险相对较小,对菲律宾和越南投资要重视政治风险。  相似文献   

9.
10.
我国与东盟近年来在双边贸易与相互投资上有了很大发展,在前景上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同时又面临着不可忽视的挑战。机遇主要表现为双边贸易获得长足增长,直接投资迅速增加,贸易与投资合作的领域拓宽,水平提高。挑战主要表现为出口竞争加剧和吸引外资的竞争更加明显。只看到机遇而忽视挑战或只注意到挑战而忽略对挑战的深入分析都不是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面向东盟的广西高校国贸专业实践性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及专业定位是地方院校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关键,实践性教学模块的设计则是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面向东盟建设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块以专业课程体系为基础,在培养目标上与专业总体定位相一致,即立足地方,面向东盟,强化素质,办出特色,注重培养专业学生面向东盟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相似文献   

12.
随着贸易规模的持续扩大,产业内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正在不断提高,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已成为我国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推动因素.因此,由不同类型的直接投资所产生的产业内贸易对我国外贸竞争力的提升作用须予以重视和区分.积极吸收跨国公司的水平直接投资,可推动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产业内贸易由垂直型向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发展,充分发挥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效应,从而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提升我国的外贸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针对已有的国际贸易投资关系模型缺乏交易成本因素的局限性,可运用自由资本模型,用交易成本(贸易自由度)分析工业企业的微观经济行为。分析表明,不同产业在不同的贸易自由度条件下企业的经济行为是贸易投资一体化行为,发展中国家应注重国际贸易投资政策的合理性与协调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使得中菲双边贸易合作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中国已成为菲律宾最重要的外贸合作伙伴之一。然而,中菲双边贸易合作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总体规模有限、贸易格局失衡、层次低下、商品种类单一、产业内贸易不足和互补性不显著等。在未来双边贸易合作中,亟需发挥两国政府的积极作用,营造良好氛围,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优化商品结构,增强互补性,以实现共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期中国同东南亚地区贸易迅速发展,是中国海外贸易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贸易的特点是:贸易是基于和平方式、互利目的、已加入世界贸易网的情况下进行的,且受制于政府政策,华侨华人在贸易中起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与其他东亚国家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引力模型分析了我国与东亚其他国家或地区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GDP、DIST、GDPP、DGDP、FDI,即我国与另一国家的产业内贸易状况取决于我国贸易伙伴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贸易伙伴国的距离、贸易伙伴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我国与贸易伙伴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绝对差异及贸易伙伴国对我国的直接投资额。产业内贸易额与伙伴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贸易伙伴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及贸易伙伴国对我国的直接投资额成正比,和与贸易伙伴国的距离、我国与贸易伙伴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绝对差异成反比。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引力模型为基础,利用1990~2011年40个与中国签订双边投资协定国家的面板数据,采用混合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签订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边投资协定的签订显著地促进了各国对中国的投资,中国与发达国家签订双边投资协定的投资促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区位优势理论为基础,选择劳动力工资水平、市场容量和消费水平、产业结构和基础设施、政策变量、贸易量和FDI集聚程度等关键变量,利用福建省的数据对这些变量与FDI的流入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简要推断FDI的类型,得出了具有一定解释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外国直接投资和宏观经济指标如就业、国内生产总值、出口和国际收支之间的关系建立方程,对其绩效作了简单的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