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配股资金使用与公司业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1997—2000年沪、深两市实施了配股的A股公司为样本,分析了配股资金的使用情况;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从会计业绩和股票回报率业绩两个方面研究了配股资金使用的不同行为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配股资金用于改善财务结构的公司业绩要差于投资特定项目公司;关联交易对公司业绩没有产生明显影响;投资项目变更、进度变更对公司业绩有明显的负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研究范围与数据采样 本文中变更再融资投向的定义为:上市公司通过配股、增发所募集的资金,没有按照招(配)股说明书中承诺的有关投资项目进行投资,通过法律程序--董事会决议和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及履行规定的披露程序公开变更原资金项目投向和未通过法律程序但在公司年报中有披露变更原资金项目投向,及项目自资金到位后仍未按原计划开工资金闲置6个月以上的.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中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黄少安等,2001),近年来公司融资后变更募集资金投向表现得相当突出和普遍,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国内已有学者对此问题进行过一些研究。刘勤、陆满平等(2002)对中国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动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善意变更和恶意变更的分类。朱武祥(2002)则从投资审批体制不适应实际需要等多个方面,分析了上市公司变更资金投向的原因。张为国、翟春燕(2005)对1999~2001年融资的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结果表明,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几率和程度与公司的规模、长期投资显著负相关,与公司持有的关联交易、闲置资金及股权集中度显著正相关。另外,还有一些学者对中国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如何影响公司业绩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投向变更使公司业绩下降的结论(李志文等,2002;原红旗等,2004;刘少波等,2004)。由于种种原因,股票市场的涨跌形成了不同的趋势,那么在不同的大市下进行权益再融资,是否会影响到上市公司募资投向变更呢?另外,上市公司的哪些因素会影响募资投向变更?其影响程度如何?这促使了本文实证研究的开展。二、研究范围与数据采样本文中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定义为: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所募集的资...  相似文献   

4.
配股后业绩下降:盈余管理后果与真实业绩滑坡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本文研究了我国1998—2001年间上市公司首次配股后会计业绩下降的现象。实证结果表明,配股公司在配股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无后续融资行为公司配股后业绩下降且操控性应计利润在配股后发生反转,这为配股前盈余管理机会主义观提供了直接证据;有后续融资行为公司在配股后仍进行盈余管理以继续尽可能维持较高业绩。这两类公司配股后现金流的减少表明,配股前盈余管理仅能为配股后业绩下降提供部分解释。本文研究发现意味着,限制公司管理层在配股前的盈余管理机会主义行为,并非避免配股后业绩下降的唯一手段,如何提高配股后资金使用效率应该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又一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本文建立了一个模型来分析股权再融资过程中盈余管理产生的机理,分析了盈余管理与配股后运营业绩和股票长期收益的关系。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在配股过程中存在系统的盈余管理行为;上市公司配股后的经营业绩出现滑坡,配股前3个年度和配股当年的异常应计利润与配股后的经营业绩具有负相关关系;上市公司配股后的股票长期收益和异常收益下降,配股前3个年度和配股当年的异常应计利润与配股后的股票收益具有负相关关系。本文认为,上市公司配股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误导了投资者的决策,造成了股票价值的高估和资本配置效率的下降。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0-2020年的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本文研究了大股东掏空对公司控制权变更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股东掏空程度越高,公司控制权变更倾向越大,股权质押爆仓导致的控制权变更与大股东掏空具有更显著的正向关系,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大股东掏空会通过恶化企业财务状况(降低公司业绩,进而提高融资约束)和提高股权质押动机来影响控制权变更。(3)在民营企业、机构投资持股比例低、高管持股比例低以及独立董事占比低的公司中,大股东掏空与控制权变更具有更强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7.
财务总监变更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国外财务总监变更原因及变更后对公司产生的影响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对中国财务总监变更的缘由和市场反应进行了初探性研究。研究发现:中国财务总监变更之前公司业绩并没有显著下滑,在变更之后有实质性改善;股票市场总体上对财务总监变更的反应不显著为负;股票市场对财务总监的强制变更反应显著为正,而对不同业绩、不同来源和不同公司规模的财务总监变更反应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配股行业反应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证研究表明,就总体而言,我国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配股的反应是积极的;就每一个具体的配股事件而言,配股的股价行为与公司业绩关系不大,而较多地受到市场大势、公司流通规模和配股价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研究范围与数据采样本文中变更再融资投向的定义为:上市公司通过配股、增发所募集的资金,没有按照招(配)股说明书中承诺的有关投资项目进行投资,通过法律程序———董事会决议和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及履行规定的披露程序公开变更原资金项目投向和未通过法律程序但在公司年报中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我国1997-2009年成功实施配股的549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角度,实证检验了公司为达到证监会的配股资格线,是否进行了盈余管理,以及此行为对公司配股后的经营业绩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在配股前确实进行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且此行为与公司配股后的业绩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中国股市公司治理与募集资金投向变更之间的关系。我们考察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是否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结果表明,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市场反应为负,变更事件显著导致公司未来业绩变差,这说明变更对绩效的影响是无效率的。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公司治理水平较差的公司更倾向于变更募集资金投向。  相似文献   

12.
权益再融资资金使用方式与再融资以后的经营业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中国上市公司的权益再融资资金使用方式与再融资以后的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与国外的有关研究结果不同,投资于具体项目公司的再融资以后的经营业绩下滑幅度显著低于没有具体投资项目的公司。这说明,对于中国上市公司而言,投资于具体项目公司的代理成本相对低于没有具体投资项目的公司。此外,在公司治理机制有待完善的情况下,政策因素能够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2001年以后,证监会关于关联交易表决的特殊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再融资资金使用方式与再融资后经营业绩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薛玉莲 《理财》2001,(8):9-11
上市公司在发行新股及配股的过程中筹集了大量资金,只有把筹集的资金投放到收益高、回收快、风险小的项目中去,才能实现企业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但是,如果投资失误,则会给企业造成极大的损失并带来较大的风险。因此,正确地分析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权衡投资项目的风险和报酬,是企业作出正确投资决策的基础。在河南省现有的25家上市公司中,按其经营业绩的好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上市以后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业绩不断上升的绩优公司;另一类是在上市以后经营业绩下降,甚至陷入亏损境地的公司。由于投资决策对企业绩…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关联交易盈余管理愈演愈烈,极大地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以往大量研究提供了上市公司操纵应计项目及线下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证据,本文则以中国上市公司2002--2004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首次大样本检验关联交易、线下项目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1)有配股盈余管理动机的公司的第一类关联交易(通常计入线上项目的关联交易)比例显著高于控制样本,第三类关联交易(担保抵押类关联交易)比例显著低于控制样本。(2)有避亏盈余管理动机的公司的第二类关联交易(通常计入线下项目的关联交易)比例显著高于控制样本。(3)有盈余管理动机的公司,当其附属企业集团时,或者其控股股东处于绝对控股地位时,其关联交易比例更高。(4)第一类关联交易与线下项目显著负相关,有盈余管理动机的公司,线下项目较低时第一类关联交易比例较高。(5)配股公司配股后的关联销售和关联采购比例显著低于配股前。扭亏为盈的公司扭亏当年的第二类关联交易比例显著高于扭亏前一年。综上所述,计入线上项目的关联交易是上市公司为获取配股资格而进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计入线下项目的关联交易是上市公司为避免亏损而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处于绝对控股地位时,或控股股东隶属某一企业集团时,关联交易盈余管理行为更严重;进行盈余管理时,线下项目与计入线上项目的关联交易具有替代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手工搜集了2005-2009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R&D投资及高管政治联系的数据,从寻租行为与R&D投资活动的竞争性视角,实证研究了两者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趋势。本文结果表明,R&D投资持续、稳定地对公司业绩具有显著地提升作用,而寻租行为虽然短期对公司业绩有利,但却显著地损害了公司未来的业绩。本文研究结果表明,R&D投资,而非寻租,才是公司持续性业绩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饶菁 《中国会计评论》2005,3(2):381-383
上市公司大面积、大规模地频繁变更募集资金使用方向已经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的突出问题,市场反响较大,监管部门和媒体也给予了充分关注。刘勤、陆满平、寻晓青、何才元(2002)对2000年7月1日至2001年7月1日上市公司频繁变更募集资金使用方向的情况开展了专项调查,发现能将募集资金投向所承诺项目的上市公司不到五成,募集资金到位后按原计划进度实际投入资金的公司则更少。2001年4月10日,有关部门发布了《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专项报告指引》,要求上市公司新股发行时必须由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专项报告》。本文对上市公司IPO募集资金变更及投入比例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崔学刚的论文“大股东变更、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以下简称崔文),以1997—2000年中国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的变更事件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大股东变更前的股权结构以及变更后的公司治理的改变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作者发现,大股东变更前目标公司的国家股比例,收购方是否是民营企业、大股东变更后半年内董事长变更等对大股东变更后公司绩效的改善都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一些上市公司利用长期投资进行资产交易获得高额投资收益仿佛已经成了习惯。一些不稳定的投资收益实际上是公司业绩的地雷,或许能支撑起公司暂时的繁荣,但却掩盖了公司经营与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由此避免不了公司因投资收益剧减而业绩大滑坡的风险。因此,银行债权人应意识到,会计报表中的投资收益如果没有真实的业绩作背景,单凭利润表中的净利润说明不了任何问题。所以,本期我们将结合投资项目在会计报表中的披露,掌握投资项目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董事会治理的角度出发,选取A股上市公司2005~2011年间董事会的投资权限作为样本数据研究其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发现当董事会的投资权限超出一定额度时,公司的业绩(ROA)会随着权限的增大而减小,由此得出,不同公司应根据各自的性质制定合理的董事会投资权限,使得资产的使用效率尽量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动因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本文以1999~2001年进行过融资的729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动因。本文试图说明众多的上市公司没有按当初招(配)股说明书上的项目进行投资,而是变更募集资金投向或是宁愿持有更多的现金的原因。实证结果表明,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几率和程度与公司的规模、长期投资显著负相关;与公司持有的关联交易、闲置资金及股权集中度显著正相关。本文的研究结果为管理层加强监管、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及提高投资效率等提供了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