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经济》2021,(10):1-8
调研表明,宅基地制度改革与乡村现代化转型相辅相成。一方面,宅基地制度改革承载着乡村居住方式、生活方式、社会治理和生态治理的现代化转型;另一方面,改革试点中也存在居住方式和生产方式不匹配、政府引导与农民自愿关系失衡、乡村治理体系不完善以及外来资本与乡土社会融合不足等问题,引发了"集中居住病""被上楼之争" "乡村治理危机""乡村社会困境"等诸多矛盾。从推动乡村现代化转型的视角出发,宅基地制度改革应以推动城乡居民权益平等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为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2.
刘爱梅 《农业经济》2022,(4):115-116
土地问题是我国农村改革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问题,我国现行的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深刻影响着城乡融合发展,阻碍了城乡之间要素的双向对流。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路是淡化城乡土地的二元所有制属性,赋予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同等的土地使用权利,不因土地所有权的性质而区别对待。在此基础上,重点加快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宅基地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城乡融合发展是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在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背景下,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和城乡结构转变的关键时期,必须将全国统一大市场与城乡要素市场结合思考,准确把握二者的内在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有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当前,我国城乡之间土地、劳动力、资本、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进程存在滞后,市场在城乡要素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有待于提升,城乡二元制结构与统一大市场建设存在矛盾。因此,应加快推进城乡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推动城乡劳动力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推动资本市场普惠乡村振兴,培育城乡统一数据要素市场赋能各类要素向农业农村集聚,向新质生产力集聚。破除各类要素市场在城乡区域间的多轨运行和分割,推动各类要素市场制度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实现城乡要素市场有机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探究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理论逻辑,为破解城乡发展困境、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归纳演绎法与理论分析法。研究结果:城乡融合发展是城与乡在分工协作、生态宜居、要素流动、保障公平、服务均等、收入平衡6个方面的差距持续缩小的过程,具有土地要素流动受阻、人口外流与结构失衡、基层政府财力薄弱的县域问题表征,其关键在于围绕土地要素在城乡之间交换流动这一主线,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具有权益保障、激励约束和资源优化配置价值功能,对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木桶效应和联动效应。研究结论: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应围绕产权制度完善,以革新农地“三权分置”制度、宅基地使用制度、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补齐农村土地制度短板和完善农村土地市场机制为重点,从政府绩效考核、规划计划引领、财政金融支持、户籍制度保障等方面健全配套政策措施,实现县域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功能深度耦合和权益均等化。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探索城乡一体化定级指标体系及差异化量化方法,以西安市高陵区为例,讨论城乡一体化定级的可行性。研究方法:综合评价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1)通过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提炼城乡一致性因素和差异性因素,进而构建城乡一体土地定级指标体系,可以实现城乡一体化定级的目的;(2)为保证城乡土地定级结果的可比性和一致性,针对一致性指标和差异性指标采用两步走的方式,在一致性指标结果基础上,区分城乡差异性指标进行再量化处理;(3)实证表明,高陵区城乡建设用地级别总体趋势以城区和泾河工业园区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符合高陵区实际。研究结论:城乡建设用地统一定级是现阶段城乡统一土地市场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之一,也是国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施的技术支撑工作,该研究建立的城乡一体化定级指标体系和差异化量化方法有望为类似地区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6.
李晶 《农业经济》2022,(2):105-107
城乡融合视角下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要做好村庄规划工作,适度放宽宅基地用途管制,明晰宅基地产权和相关利益主体、适度拓宽宅基地的各项权能、健全宅基地市场机制和强化相关配套制度。宅基地制度改革能够促进城乡要素自由互动,激发乡村内生动力,畅通城乡经济循环。  相似文献   

7.
城乡要素市场改革滞后导致城乡要素流动受限,由此产生的城乡要素错配严重制约着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提升。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2000—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测度城乡要素错配程度与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实证检验城乡要素错配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农业部门较非农部门的生产要素错配状态更为严峻,城乡要素配置远偏离理想水平;研究时段内城乡融合发展水平逐步提升,"人"、"地"的融合对城乡融合发展的贡献较大且效应增强,而"资本"融合的贡献呈现下降趋势;农业部门、非农部门的生产要素错配对城乡融合发展分别呈现正效应、负效应,表明农业部门的要素错配状态改善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动力,非农部门的要素错配恶化是阻碍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城乡要素错配严重制约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8.
深化改革,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瞄准关键环节、抓好重点任务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立足于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把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作为主线。乡村振兴,根本路径是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实现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双轮驱动,最终促进一体化发展。目前,城乡资源要素流动的藩篱仍未完全拆除,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土地、资本等资源要素市  相似文献   

9.
<正>县域是我国行政治理的基本单元,聚集了大部分农村人口,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前沿阵地和城乡互动的最前沿,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和最终实现的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顺应城乡融合发展大趋势,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促进发展要素、各类服务更多下乡,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江苏县域经济实力强,城乡发展比较协调,有基础有条件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  相似文献   

10.
破除城乡隔离、促进城乡融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终目标,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共同富裕理论的内在要求。进入21世纪以来,新疆围绕城乡融合发展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探索,为新阶段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仍然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和体制机制的制约。文章在梳理新疆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基础上,重点围绕新疆城乡融合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城带乡作用弱、县域产业优势小、要素流通不顺畅等实践挑战,建设性提出创新城乡融合体制机制、以县城为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构建农村农业全产业链、补齐城乡融合发展短板五大实践进路,开创新疆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庞丹  张晗 《农村经济》2023,(10):124-134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对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保障现代化建设成果惠及城乡居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至关重要。从理论依据来看,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要素流动理论、产业关联理论为构建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和实现城乡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理论借鉴。然而,以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助力共同富裕仍面临诸多现实梗阻,主要体现为城乡要素流动的制度性障碍急需破除、城乡产业协同的数字支撑力相对不足、县域经济发展的衔接性功能有待加强。为此,应以增强城乡产业关联度为导向,促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以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为重点,依托数字化重构城乡产业链;以服务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为主线,不断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度创新十分重要。一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底线,完善承包权权能,放活土地经营权,落实好二轮承包期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完善"三权分置"制度,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二要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通过多元融合、利益共享、规范有序的方式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三要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改革重点、路径和时间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为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产权基础。  相似文献   

13.
何红 《农业经济》2018,(2):91-9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战略性目标,也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本文在总结城乡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要素,提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与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4.
统筹城乡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和着力点。本文基于要素流动视角,构建土地产权制度、户籍制度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分析框架,厘清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转化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从土地资源配置与劳动力转移两方面反思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误区,剖析土地产权制度与户籍制度对城乡要素平等、自由流动的阻碍。最后以"人""地"为中心环节,土地产权与户籍联动改革为突破点,从推进农地市场化改革、供地主体多元化、户籍与社会福利脱钩等方面构建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制度框架,实现城乡要素由"单向流动"向"双向流动"转变。  相似文献   

15.
县域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和重要切入点,而特色产业起着促进城乡融合引领功能,在新发展格局下,亟需明细特色产业引领县域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理论、现实条件与推动策略。紧扣特色产业与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引领契合点和系列基础理论,分析物质基础、制度优势等现实条件,提出了特色产业引领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趋势和推动策略。  相似文献   

16.
统筹城乡发展已经推进到"怎样发展"的路径选择和"为谁发展"的价值诉求阶段,更加强调改革的集中集成,这既是国家治理思维转变的战略要求,也是各地发展的现实需要。目前多地以管理、技术、资源要素、产业等的集成为重点进行集成改革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产要素的平等交换、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以及产村相融和三产联动,但制度协调与集成、激励与评估、风险防范与集成管理方式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地方政府采用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从而推动统筹城乡综合改革的纵深推进和城乡差距的缩小,实现集成改革价值。  相似文献   

17.
统筹城乡发展的本质是消除城乡二元分割,促进城乡协同发展,让农民获得公平的教育、就业、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权益,让农民平等参与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为此,需要推动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与土地流转制度的联动改革,消除户籍制度上的城乡差异,消除农民向城镇转移的体制性障碍,促进城乡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形成流动有序的人口城镇化机制与支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探究城市更新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以期为中国在“十四五”时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战略提供参考路径。研究方法:基于资源配置的视角,从经济、社会、空间三个维度构建城市更新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渐进性双重差分法和交互项分析探究二者之间的动态演化机制。研究结果:(1)城市更新显著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作用效果介于0.7%~1.0%,但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分异;(2)城市更新从城乡空间融合、经济融合和社会融合三个方面推动城乡融合发展;(3)城市更新对城乡融合的影响主要基于要素空间流动效应、产业升级效应以及人居福利效应三个方面发挥作用。研究结论:城市更新是一种资源要素空间配置、部门配置和绿色配置的优化过程,通过破除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自由流动的障碍、加快产业置换与重构的步伐、着力建设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9.
立足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新征程,重新审视城乡融合发展问题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本文基于农业强国建设与城乡融合发展“双向赋能”的紧密联系,阐释农业强国视域下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特征,解析农业强国视域下中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挑战与实现路径。研究表明:农业强国视域下的城乡融合发展具有多层次、强协调、有侧重的丰富内涵,涵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要素优化配置、农耕文明传承发展提升、产业链协同与延伸、绿色低碳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等多维特征。与此同时,农业强国视域下的城乡融合发展仍面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不均衡、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不顺畅、县域产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充足、产业协同发展与链条延伸不充分、绿色低碳发展推动机制不健全等现实挑战。新时代新征程应以县域综合承载能力与治理能力为基础、以要素市场化改革为动能、以县域富民产业为重点、以绿色低碳转型为趋向,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农业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乡关系演变70年:从分割到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初期,服务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中国逐渐建立起城乡分割的体制。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城乡分割的体制不断被打破,城乡关系不断走向融合。总结和回顾中国城乡关系70年演变历程,可以提炼出一系列宝贵的经验:不断向农民赋权,坚持改革的渐进性,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坚持尊重基层创新和转换思想观念相结合,以及给改革和改革者留出足够的空间。虽然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已见雏形,但是,城乡关系当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户籍制度改革亟待深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相当尖锐,城乡要素合理流动的机制尚未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依然较大,以及乡村衰退日益加剧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提高城镇化率,夯实城乡融合发展基础;优先推进城乡发展中需要一样化的内容,实现城乡融合发展重点突破;加快城乡要素市场一体化进程,攻克城乡融合发展的薄弱环节;推动乡村三产融合发展,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产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