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几乎每一位石油人都会唱《我为祖国献石油》这首歌。 几乎每一位中国人都知道《我为祖国献石油》这首歌。 40年来,歌唱家唱它,石油人唱它,许许多多的老百姓唱它,它早已传遍了中华。它不但成为百万石油大军昭示和传播石油企业灵魂的军歌,教育、鼓舞、激励了几代石油职工,也深刻地影响了全国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2.
41年前,我23岁,从部队转业后,来到长庆油田咸阳石油转运站建设工地,参加了长庆大会战。脱下了军装,换上一身再生布工作服,由一名军人变成了石油工人,在原十六团一营(现在油建工程处一公司)当了一名电焊工。我们一营是石油部的标杆单位,职工素质高,指到哪,打到哪。  相似文献   

3.
彭静 《中国石化》2013,(9):93-94
我是石油工程机械公司第四机械厂的一名退休职工,工龄四十多年,退休七年,是跟着厂子从敦煌搬迁来荆州的。我有三个子女,也都在油田工作。这么多年,家啊,厂子啊,在我眼中都是一个概念。自打退休以后,工厂基本不去了,每天就围着社区转悠。前一阵子,我居住的四机厂敦煌苑小区有件大工程——小区  相似文献   

4.
《石油政工研究》编辑部:我是冀东油田基层单位的一名副书记。前年,一位老领导给我打电话,说他那里有他看过的《石油政工研究》,内容挺好,让我有时间去取。我当时想,自己订阅的政工类刊物已经有三四种了,工作一忙根本就顾不上看。所以,很长时间也没去取。可这位老领导很认真,见我不去,就专门托人  相似文献   

5.
黄洁霞 《中国石化》2013,(10):62-63
"我觉得,作为一名片区经理,如果离开基层,就会像一条离开了水的鱼,无法生存,也无法有所作为了。"今年7月,南宁石油分公司中心片区经理孔正被广西石油公司党委和市国资委同时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得知孔正8月22日会在片区办公室办公,笔者赶忙来到中心片区。直到9点40分,孔正才从新阳加油站那儿检查工作回来,蓝色上衣的后背已经湿了一大片。他打  相似文献   

6.
《中国电业》2009,(9):26-27
一同进步 一同成长 作为一名青年工人,我逐渐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一个熟练技工。应该说,每一份成绩的取得都源于学习和实践,来自企业为我们创造的良好文化氛围。我热爱我的工作,从书本到实践,我始终不懈地努力着,并形成习惯。我坚信,态度决定一切:凭借思想、信仰、对自身能力的自信,就能激发出意想不到的潜能。  相似文献   

7.
1975年8月,昼夜奔腾的火车把踌躇满志的我,从生我养我的玉门油田拉往陌生的地方——辽河油田。我被分到采油二队,队长把我交给了沈56井的陈师傅,从此,我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石油工人。  相似文献   

8.
<正>在国网张家口供电公司,无论是设备井然的变电站,还是在崎岖险峻的巡线路;无论在安静有序的办公区还是讨论热烈的党员活动室,都会被一抹鲜红吸引,都会被"我是党员、向我看齐"的氛围感染,飘扬的党旗像一团红红的火焰,庄严的党徽在每一名党员的胸前闪光。党建引领,深深嵌入企业的每一个专业、每一项管理。说起这些,都离不开大家口中的"拼书记"——李永东同志。两手抓党建工作更出彩李永东做事总是扎扎实实,精益求精,从抓党建第  相似文献   

9.
经历了几十年的石油钻井勘探,值得回味和留恋的东西很多,尤其是那件跟随我征战多年的雨衣令我永不忘怀。其实在每个钻井工的眼里,雨衣的作用大大超出了防雨的基本用途。雨衣伴随着他们餐风宿露、泥里水里的爬摸滚打,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石油钻井这项工作,是名副其?..  相似文献   

10.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作为石油院校的一名大学生,我就和同学们一起深深为大庆会战的宏伟场面、英雄事迹和奋斗精神所鼓舞和吸引。大学毕业后,我参加工作的第一站就是大庆油田,之后又随大庆油田的勘探队伍转战辽河油田,使我踏上社会的第一步就有幸直接接受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熏陶。  相似文献   

11.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支持方伯威1989一1991年,锦州石化公司连续三年荣获石油加工行业综合经济效益第一名。1992年7月11日,由国务院发展中心、中国企业评价中心、国家统计局在北京联合举办的企业最佳经济效益评价新闻发布会上,我公司经理...  相似文献   

12.
开展“我要安全”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安全发展,使安全管理真正落实到日常工作之中,体现在每一名员工的具体行动上。扬子石化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抓好安全管理,让安全的意识和行为渗透到企业及关联的每一个角落。  相似文献   

13.
正肇庆石油公司延伸"家"文化内涵,做到企业发展为了员工、企业发展依靠员工、发展成果由员工共享,员工的企业归属感、自豪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110座在营加油站,700多名一线员工,广东肇庆石油分公司工作地点和员工分布相对分散。为凝聚员工,该公司将家文化建设作为基层党、工、团组织开展工作的主要载体,以"我靠企业成长、企业靠我发展"为核心理念,以"温馨、平安、奋进、和谐"为主要内涵,积极建设肇庆石油大家庭,让员工共同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共享身心健康、共促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在刘志鹏的微信朋友圈,满屏皆是扶贫工作日记。时至今日,作为一名来自南方电网海南电网公司的工科博士,刘志鹏到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荣邦乡光村驻村扶贫已超过了一年。从2019年2月25日起,光村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刘志鹏在朋友圈记录了每一天的工作日程,图文并茂,真挚感人。他写道:"能在基层贡献一份青春力量,我引以为荣。"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抚顺石油二厂从梳理管理制度、强化职责入手,激发全体员工参与企业管理意识,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在该厂员工看来,全员管理就是让管理成为我们每个员工的自觉行为,每名员工都要用自己的力量参与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16.
<正>我是《冶金财会》一名普通的通讯员。从1990年起担任这项工作,至今已有32个年头。32年来,尽管我的岗位、专业、职务一变再变,从一名普通财务人员成长为教授级高级会计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审计师、中国注册造价工程师、享受政府津贴专家;从一名普通的员工成长为企业的专业领导干部,跨界的财务、审计、工程领域专家。但我唯一不变的是:我始终认为自己是《冶金财会》的通讯员,无论工作有多忙,我始终尽职的完成《冶金财会》编辑部每次交给我的撰稿、  相似文献   

17.
保安 《现代班组》2010,(5):15-15
2005年6月,辽宁省抚顺市连续下雨22天。这期间,中石油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二厂一位领导经常悄悄跑到本厂中转站的风机班,检查现场管理情况。通过一件小事,他发现这个由10名女工组成的负责全站生产运输供风工作的风机班,把大庆人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工作作风渗透到班组管理的每一个环节:班长李慧每次安排完工作后,就带领员工清扫室内外卫生,上到4米多高的罐顶,下至300多块玻璃、70多个阀门,每天都要从她们的手里过一遍。下了22天雨,她们的门窗玻璃至少擦过22次,工作现场几乎看不到下雨的痕迹。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最美妙的音符,就是你平安回家的脚步。"这是我常对丈夫海勇说的一句话。我是一名教师,每次对学生讲起安全知识,都会想起正在上班的海勇。石油石化是易燃易爆的高危行业,他每次去上班我都会牵肠挂肚。每次出门前,我都会给他说前面那句话。女儿希希每次从新闻里看见石油石化企业发生事故,就会问:"这是不是爸爸那里啊?"我每次都要耐心地给她讲:"不是的。"小家  相似文献   

19.
从王启民看知识分子的成长道路新时期铁人王启民是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王启民从一名大学毕业生到著名的石油地质专家,从一名普通的石油科技工作者到今天的新时期铁人,所走过的道路是一条新中国知识分子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把自己的人生与国家、民族的事业自觉融...  相似文献   

20.
《国际石油经济》2007,15(5):I0005-I0005
东亚石油经济论坛是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经济专业委员会与韩、日两国能源经济研究所共同举办的传统学术交流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已在中、日、韩成功举办过三届。论坛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参加论坛的代表从第一届的117人发展到上届的300余人。这一论坛已成为东北亚石油经济界交流石油经济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