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研究目的:分析市场化土地整治对乡村振兴的助推作用,为改革完善土地整治运行机制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经验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通过对成都18个市场化土地整治项目、1 187户上楼农民的调查发现,市场化土地整治对乡村振兴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农民的满意度与公平度认知比较高,但因机制设计尚存诸多不足,对乡村振兴的助推还不够同步和彻底。研究结论:市场化土地整治是一把"双刃剑",应站在服务乡村振兴的立场,从目标导向、市场深化、利益机制和集成系统4个方向改革完善土地整治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化土地整治在"筹集建设资金、重塑空间形态、提供要素保障、激活资产功能、诱发连锁效应"等方面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2.
土地整治与乡村发展转型:互馈机理与区域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目的:厘清土地整治与乡村发展转型的互馈关系,为乡村发展转型的优化调控提供系统性思路,为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国家重大战略决策提供科技支撑。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研究结果:(1)乡村发展转型是乡村发展要素—结构—功能长期性、稳定性质变,土地整治通过对乡村"山水林田湖草"的综合治理调试乡村人地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2)土地整治以土地要素为核心带动,联动激活其他乡村发展要素,在优化乡村空间、经济与治理结构、促进乡村就业功能转型的同时,助推了乡村生产、生态与文化功能的优化与提升。乡村发展转型为土地整治提供了本底支撑与动力,驱动土地整治拓深扩面、提质增效转型。土地整治与乡村发展转型需求失谐可能形成对乡村发展转型的负反馈。(3)基于城市郊区、丘陵山区与平原农区的地域类型特征、空间冲突形式有必要对土地整治进行差异化的区域调控。研究结论: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土地整治需要实现多制度整合协同发展,强化人地预警机制建设,动态把握城乡融合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面向乡村振兴的农村土地整治转型与创新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目的:面向乡村振兴的战略需求,分析当前农村土地整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农村土地整治转型和创新的思考,为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国土资源保障。研究方法:文献归纳法、理论分析法和图示法。研究结果:(1)传统农村土地整治存在"三不"倾向,即理论研究不足、空间逻辑不强与规划论证不力,由此带来了"三化"问题,即整治模式固化、复合功能弱化和人地关系泛化;(2)农村土地整治正面临由土地分散整治向空间统筹治理转型、由问题导向向目标导向转型和由以地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型;(3)新时期亟需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创新,积极倡导城乡统筹型土地整治、探索多功能导向型生产空间整治、推广人居环境改善型公共空间治理及聚焦绿色发展型生态空间治理。研究结论:乡村振兴为农村土地整治转型与创新提供了驱动力,农村土地整治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着力点。农村土地整治需兼具规划视角的城乡统筹性与设计视角的空间联动性,在重视土地生产功能提升的基础上,挖掘土地整治蕴含的社会功能与生态服务价值,实现乡村地域要素聚集、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分析市场化土地整治对乡村振兴的助推作用,为改革完善土地整治运行机制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经验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通过对成都18个市场化土地整治项目、1 187户上楼农民的调查发现,市场化土地整治对乡村振兴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农民的满意度与公平度认知比较高,但因机制设计尚存诸多不足,对乡村振兴的助推还不够同步和彻底。研究结论:市场化土地整治是一把“双刃剑”,应站在服务乡村振兴的立场,从目标导向、市场深化、利益机制和集成系统4个方向改革完善土地整治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化土地整治在“筹集建设资金、重塑空间形态、提供要素保障、激活资产功能、诱发连锁效应”等方面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嘉兴分行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紧紧围绕土地做文章,积极探索信贷支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模式和"土地整治+"模式,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升级版,是在现有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基础上,对乡村生态、农业、建设空间进行全域优化布局,对"田水路林村"进行全要素综合整治,对高标准农田进行连片提质建设,对农村存量建设用地进行盘活利用复垦置换,对新农村和产业融合发展用地进行集约精准配置,对乡村人居环境进行统一治理修复,对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阐释土地整治生态转型内涵,梳理土地整治实践较为超前的浙江省典型整治模式及生态转型困境,通过构建土地整治生态转型理论框架并提出土地整治生态转型的优化路径,助推土地整治生态转型。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归纳演绎法、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1)土地整治生态转型以“两山”理念为指导,通过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综合治理,挖掘各要素蕴含的生态服务价值,增强乡村地域生态和文化功能,将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目标的融合,实现以“短、平、快”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土地整治向以生态环境改善和受损生态系统修复为导向的土地整治进行转型。(2)根据运作方式、整治对象和重点的不同,浙江省土地整治模式可分为4类:“土地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土地整治+现代农业引领”模式、“土地整治+传统古村保护”模式和“土地整治+乡村旅游发展”模式。(3)浙江省土地整治生态转型的实践困境包括:土地整治工程措施改变生态系统自然恢复条件、土地整治重经济效益轻生态环境效益、“土地整治+”模式的复杂性影响整治效果。研究结论:土地整治应充分发挥作为管控土地利用转型重要手段的作用,通过重塑生态价值导向明确土地整治转型方向、分区开展生态工程因地制宜优化生态功能、健全绿色基础设施推进乡村生态环境改善、拓宽两山转化通道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优化土地整治生态转型路径,可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助力中国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探索土地整治引导乡村转型的路径和机制,揭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促进乡村转型的实际效果及影响因子,为政策评价和调整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实地调查了江苏省2009—2012年实施的42个万顷良田工程,采用指标评估法和冗余分析等方法构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乡村转型RDA模型。研究结果:(1)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对乡村转型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在剔除当地平均增长率的前提下,88.1%项目区农民收入增长高于非项目区,但主要归功于非农收入增加;(2)非农就业是乡村转型的前置条件,当地工业发展水平和农民受教育程度已成为乡村转型的限制性因子;(3)挂钩指标转让是拆迁安置资金平衡的关键,地方政府对挂钩指标的需求及财务运作能力影响村庄更新。研究结论:乡村转型受资金、技术、政策和地方运作能力等多重因素影响,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推动作用显著,社区重建、农田流转和生产转型从根本上促成了城乡统筹和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乡村的土地整治主要是对农村土地重新组织的土地整理及对有利用潜力和开发价值土地的利用,是农村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在乡村振兴中扮演重要角色。分析土地整治发展现状,探讨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理念,阐述土地整治在乡村振兴中担任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当前我国面临的困境之一就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做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将有效解决乡村人口及产业治理等问题,其主要目的就是促进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基于此,文章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内涵,从土地综合整治转型构思与原则入手,并从顶层设计、制度保障、用地效能、住宅布局、生态环保、资源整合等方面保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顺利推进,以期实现我国魅力乡村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0.
探索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和土地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相融合的乡村旅游导向型土地整治模式,对于推进乡村转型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社会经济环境耦合、目标价值导向趋同、要素功能互馈联动和融合实践日益增多是土地整治与乡村旅游的耦合共生基础。乡村旅游导向型土地整治模式应以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各级规划与土地政策为指引、乡村全面振兴为最终目标。文章用外源力、内生力和交互力相互作用形成的动态交互系统剖析土地整治与乡村旅游的耦合互动机制;从根本保障、重要前提、核心环节三个层面提出乡村旅游导向型土地整治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市化进程快,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土地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补充耕地以及推进生态保护,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土地整治是缓解土地供需矛盾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本文以贵州省盘州市土地整治为例,采用熵值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其土地综合整治效益进行评价以及诊断影响其土地整治效益...  相似文献   

12.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体安排.近期,建湖县支行成功获批全省金融业首笔、4.4亿元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贷款,全力支持建湖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力该县守好"饭碗田",推动乡村产业和城乡融合发展,实现生态宜居、民生改善.3月23日,该项目首笔贷款2亿元顺利实现投放.  相似文献   

13.
以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促进乡村振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8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规模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等要求,也指出了今后一段时期土地整治的重点领域和方向。为更好地发挥新时代重大工程在有效落实扶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战略上的基础性作用,笔者认为亟须按照《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和《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等安排,组织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大工程。  相似文献   

14.
在农业现代化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土地整治发挥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土地产权制度创新是充分发挥土地整治效应的关键。实地调查发现,当前农村地权日益个体化使得土地权属调整困难,农民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平整和土地流转上很难形成合作,土地整治推动农业发展的作用有限。地方政府运用“三权分置”改革激活村社集体的组织作用,形成组织化的土地整治模式,不仅促进了土地经营者与现代农业的衔接,而且推动了小农农业向多元化农业转型的实现。从比较角度,我国集体土地制度为有效克服土地权属调整困境提供了制度基础,与土地权属调整问题不显著的大农农业国家和难以克服土地权属调整困境的小农农业国家形成鲜明对比。充分发挥土地整治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作用,应重视农地制度创新实践,发挥集体土地制度在土地整治中的制度功能。  相似文献   

1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战略决策,也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土地是乡村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文章针对当前农村土地利用和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土地制度改革与管理,提出了巩固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加快土地确权登记、推进土地综合整治、保障建设用地需求等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开展土地综合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推进农村有机更新、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切入点和重大平台.浙江省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基础上,基于国土空间治理、土地要素优配、美丽乡村建设等要求,探索推进乡村土地综合整治,为乡村振兴夯实了基础、注入了活力、释放了潜能,但在推进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要抓住"人、地、钱"三大要素。从"地"来看,就是要把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放在首位,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这是给农民的"定心丸";同时要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就要做足做好农村土地的文章。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进行改革试点,这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举措引人关注。实现乡村振兴,用好农村土地至关重要。通过"放活"改革,让资源变资产,让改革更大限度增加农村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8.
<正>从金花村建设到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从村庄环境整治到"千百工程"全域推进,从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拓展到"三化五美、五位一体",近年来,江宁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把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根本,把发展农村生态经济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把优化农村生态环境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点,把发展乡村文化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特色。推动村庄形态适度集聚、农村产业转型发展、乡村环境生态美  相似文献   

19.
大力推进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是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加快农发行转型创新、开辟业务“蓝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抓手,更是新时代农业政策性金融履行支农职能、服务乡村振兴的职责使命所系。本文结合分析农发行河南省信阳市分行2019年以来探索形成的“息县土地整治奖补模式”(以下简称“息县模式”),就如何更好地支持土地整治工作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0.
正在我国台湾地区,《土地法》《农地重划条例》《农村社区土地重划条例》《农村再生条例》共同构建了农村土地整治的主要法律体系和实施依据。本文对台湾地区农村土地整治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探讨不同时期、不同目标土地整治的特点及对台湾地区农村发展的作用,为大陆地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未来土地整治的发展提供借鉴。台湾地区农村土地整治的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之前,台湾地区的农村土地整治称之为"农地重划",仅限于"耕地和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