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超 《企业家天地》2013,(9):150-150
新修改后《民事诉讼法》第209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一)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的;(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的;(三)再审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的。”但在司法实践中,经常碰到这样一种情形,当事人对已生效的原审裁判不服,经法院冉审唇驳回再审申请后转而向检察机关申请抗诉,检察机关受理后,经审查发现原审判决确有错误且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抗诉再审条件,  相似文献   

2.
刑事再审程序又称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依法提出并进行重新审理的程序.对判决所形成的确定力我们应当尊重,但当这种判决的理由与实体真实不一致时,我们就得为维护正义而改变判决,因为判决的确定性必须以准确性为基础.再审程序是保证法律正确实施的最后一道防线,再审程序是否合理完善,直接决定了刑事诉讼目的是否能够得到充分体现.而再审启动主体制度无疑是这一程序的开启性制度.笔者拟就中国再审程序启动主题制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审判监督程序刑事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生效的刑事判决或裁定确有错误时,依照法律监督职能,向法院作出对案件重新审理的一种诉讼请求。本质是人民检察院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表现形式是检察院向法院作出诉讼请求。目前,审判监督程序刑事抗诉面临内部抗诉标准模糊、外部法院存在案件请示制度的双重影响,以及如何在司法实践中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利等,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二年内提出;二年后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以及发现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  相似文献   

5.
新民诉法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对调解决定再审,从而弥补了调解制度缺陷,畅通了对错误调解书的救济途径,同时,也是对"调解优先"制度的制衡,使调判合理回归。现行司法解释只对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情形作出明确规定,即如果调解不违反自愿原则和法律强制性规定,应当裁定驳回再审申请,并恢复原调解书的执行。但对法院依职权对调解决定再审的情形并未规定。新民诉法规定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对可能有错误的调解书决定再审,此类案件进入再审后,如果既不违反自愿原则,也不违反法律规定,是裁定驳回?还是判决维持?显然,现行相关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相关配套司法解释也未出台,故目前还是法律空白。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此类案件需要司法解释来统一,以避免在司法实践中出现混乱。本文试图通过对调解书申请再审制度全面检析,提出此类案件的破解之路。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刑事再审程序蕴涵着两种深层冲突,即“实事求是,有错必究”原则与生效裁判即判力之间的冲突,以及审判监督权的扩张与当事人诉权、处分权行使之间的冲突。再审制度改革应取消法院提起再审的作法,限制检察院抗诉提起再审,完善当事人申请再审程序。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起典型走私案。一审法院认定被告构成刑事犯罪。但未判决没收走私货物,反而判决迫缴应缴税款,二审法院予以维持。海关依据内部规范性文件对走私货物予以没收,引起行政诉讼。尔后,一审法院又对二审裁定径予补充判决,导致案件扑朔迷离。文章对刑事审判、行政诉讼及补充判决中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细致分析。并对现行法律条文提出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8.
再审程序是指为了保障法院裁决的公正,使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但有错误的判决、裁定得以纠正而特设的一种再审提起和审理程序。再审程序在我国的民事诉讼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审判实践中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程序。但是随着诉讼理论研究的深入,中西方诉讼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审判方式改革和诉讼制度的不断完善,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认真总结我国再审程序的经验和实  相似文献   

9.
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第179条将"管辖错误"规定为再审事由之一有其合理性。但考虑到再审制度的本质,应将"管辖错误"限定在违反专属管辖规定、违反专门管辖和下级法院违反级别管辖的规定受理案件等几种严重违法同时又侵害当事人程序性权利的情形。从减少以"管辖错误"为由申请再审的案件的数量和诉讼经济的角度考虑,宜设立再审补充性原则作为当事人提起再审的程序限制,与此相配套,在国内民事诉讼中应承认默示协议管辖。  相似文献   

10.
刑事再审是对错误的生效裁判进行再次审理的救济措施。刑事再审程序设计科学与否关系到法院生效裁判的稳定性。然而,就我国刑事再审程序而言,虽然它发挥了重要的纠错功能,但也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对我国刑事诉讼再审程序的缺陷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吸收国外的有益经验,提出完善我国刑事再审程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设立审判监督程序(即再审程序)的目的在于对法院作出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得到纠正,以实现司法公正。但是,由于再审程序的立法规定不完善,缺乏可操作性,同时也因为历史的原因而致使已有规范所体现的理念与司法独立和程序正义的观念相冲突,故再审程序的实际运作结果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本文试从现行我国再审制度存在的一些弊端进行总结分析,指出我国民事再审程序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改革与完善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我国民事再审程序改革作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2.
再审程序,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中诉或者再申请,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进行审查.以确定申诉和再审申请是否具备法律规定的再审事由。新民事诉讼法将当事人申请再审事由从5项修改为13项.明确了当事人的诉权,有利于切实保障当事人的申诉权利,但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有待于更加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民事再审是纠正错误生效判决、裁定的法律制度,民事再审启动作为民事再审制度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民事再审模式是越来越多人士的共识,文章反思当前再审运作模式的种种弊病,从诉权角度提出构建以当事人为主、职权主义为辅的再审之诉运作模式,通过对审判监督程序功能再认识,认为再审之诉模式符合程序的内在价值,具备司法实践的基础,有可操作性,同时构建再审之诉的具体做法进行了探讨,以求有效解决当前审判监督的无限性和无序状态。  相似文献   

14.
刑事抗诉是法律赋予人民检察院实行法律监督的一项重要职能,是以国家检察权制约审判权的机制之一,二审抗诉作为刑事抗诉的主要途径,对于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落实有错必纠的原则,维护被告人、被害人和社会公共利益,防止司法腐败,实现公平正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结合实践,分析人民检察院二审抗诉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进一步加强二审抗诉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 90年代初由《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抗诉制度以来 ,民事 (经济 )抗诉案件逐年增多 ,但出于《民事诉讼法》对民事抗诉制度的规定过于“粗糙”,不易操作 ,以致实践中出现了抗诉难、抗诉权和审判权时有冲突的现象。适逢人民检察院对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改革之际 ,笔者试通过分析我国民事抗诉制度存在的问题 ,提出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07年。立法机关对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改,最高院随后出台了相关的司法解释,对修改决定涉及的再审程序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其中包括规范再审程序性事项、细化再审事由等,意图缓解目前审判实践中存在的“申诉难”和“终审不终”等问题。但是,以审判监督和“纠错”为目标的再审程序,很难在保障当事人公正审判权和维持已生效裁判既判力之间获得合理的平衡。本文笔者正是以最高院关于审判监督程序的司法解释为考察对象,通过分析其对再审程序的完善和仍存在的不足.提出笔者关于再审程序构建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对民事诉讼实行检察监督的过程中 ,由于民事诉讼立法对抗诉制度及抗诉权限规定得不够明确 ,致使检察机关与人民法院在对诸多问题的认识上产生偏差 ,并在行使抗诉权与审判权的过程中产生摩擦和冲突 ,严重影响了民事检察监督体制的顺畅运行。本文就其中存在的四个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税务行政诉讼,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认为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审理并作出裁判的一种司法活动.税务行政行为与税务行政诉讼有着十分重要的因果关系,不管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是否符合行政法律、法规,只要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认为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其合法权益,都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由人民法院作出裁判.这是一种由行政行为引起的司法行为.税务机关是否依法办事,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合法权益是否受到侵犯,是由实行二审终审制的人民法院说了算.近年来,随着我国法制不断健全,公民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虽说各级税务机关的执法活动也日益规范,但税务行政诉讼案件也越来越多.从广西各地税务机关反馈的情况来看,在税务行政诉讼案件中,往往是税务机关败诉的多,胜诉的少.透视当前税务行政诉讼的现状,对税务行政诉讼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作深入的探讨,将有利于改进和规范税务行政执法行为,提高税务行政执法水平.  相似文献   

19.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07年10月28日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再审程序和执行程序等环节做了必要的修改.关于再审程序中检察院抗诉权问题,决定修改的内容从我国审判实践经验出发,较多考虑到了民事审判的现实状况,比较符合中国国情,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但是,由于本次法律修改属于局部工程,难免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刑事抗诉权作为检察院对法院刑事审判活动行使监督的一种主要权力,在具体行使过程中,出现了步履维艰的局面,一个强有力的监督武器屡屡遭遇尴尬的境地。从我国刑事抗诉现状出发,分析其原因,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真正树立检察机关监督权威和保证抗诉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