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莉  薛高  李倩  曹万鑫  王长征 《西部金融》2022,(2):75-80+84
金融科技通过新型技术手段对传统金融模式进行创新,从而加快推进金融服务、应用及产品的提质增效。近年来,金融科技在我国移动支付、网络金融服务等领域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国内外金融科技在不断发展创新过程中,也在持续助推普惠金融的发展与革新。本文以2011年-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指数,通过面板模型分析我国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发展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呈现不断上升态势,金融科技对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韩清鑫 《西部金融》2023,(11):54-65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新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以普惠金融为出发点,研究新疆普惠金融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以新疆2013-2020年14个地州市为样本,构建普惠金融发展指标体系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发现:普惠金融显著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在普惠金融影响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中介促进作用;普惠金融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普惠金融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与拐点效应皆存在区域差异。最后提出针对不同区域所实施的政策要差异化,并从完善普惠金融发展机制、促进传统金融机构与普惠金融相结合、针对科技类企业创新普惠金融产品、加强对普惠金融的监管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型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识,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为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及驱动机制,基于我国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并结合中介效应检验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新型城镇化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数字普惠金融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这种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分维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对新型城镇化发展起促进作用,而数字化程度则不利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科技创新在数字普惠金融影响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基于此,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激发区域科技创新活力对于新型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金融科技是科技驱动的金融创新,凭借技术优势,金融科技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金融科技可增加金融辐射范围,缩小区域金融服务差异,匹配长尾客户提供金融需求,因此可提升金融普惠性。但是快速的创新及监管的滞后也使得金融科技在技术安全、监管等方面存在问题,如过度依赖国外技术、数据垄断、大数据杀熟等。因此,从建立科技监管体系、保护金融消费者、注重底层基础技术研发等方面提出了规范金融科技健康发展,提升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用户行为的改变,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金融领域的新热点。互联网金融各种业态与生俱来带有普惠性的本质特征,是普惠金融实现的重要载体。长尾理论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广泛运用背景下衍生的经济理论,它延伸了传统的"二八定律",为互联网金融的普惠运营导向提供理论依据,因此将长尾理论引入互联网金融普惠发展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互联网金融面临的主流市场就是长尾理论中需求曲线的利基市场,提供的金融产品就是长尾理论中潜力巨大的利基产品。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集中开发"长尾市场",通过延长客户长尾、加厚客户长尾、驱动客户长尾向下策略回归普惠本质,达到自身的帕累托最优。在确立发展策略的基础上,要依靠大数据和云计算建设普惠金融发展服务机制、搭建互联网金融普惠导向发展的政策体系、完善互联网普惠金融信用征信体系、探索构建互联网普惠金融服务超市,致力于实现互联网金融回归普惠本质。  相似文献   

6.
李富强 《西部金融》2014,(10):53-56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新时期下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扩大民生惠及深度、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金昌市积极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然而受制于先天弱势性、机制保障不健全,金融生态环境仍需优化等因素制约,普惠金融发展的深度和广度还受到一定地限制。本文立足于金昌实际,从构建更富有活力的金融服务体系、改善金融管理服务及创新手段、建立和发展普惠金融保障机制、畅通普惠金融落实渠道入手对推动普惠金融加快发展提出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7.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背景下探讨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结合的路径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通过回顾五次技术革命浪潮所带来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制度效应,分析了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结合的周期性机理,提出了相关研究假设,并通过构筑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结合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后经济危机背景下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结合的制度支撑条件。  相似文献   

8.
科技金融内涵与禀性特征科技金融,在服务目标,执行任务过程,除遵循科技规律和金融行业规则外,充分展现其独有的特质与内涵. (一)科技金融内涵 科技金融内涵渗透于"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现代科技创新体系的诸方面,通常以广视角、全方位展现.首先,科技金融运作空间,受限于政策体系架构;其次,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活跃与集聚程度决定其活动能量;复次,科技金融的运作能力,及其服务企业与孕育培育产业的能量与成效,决定其生命力的盛衰.  相似文献   

9.
科技金融是科技创新活动与金融创新活动的有机融合,是由科技创新活动引发的一系列体制创新行为。本文通过结合当前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分析其特点和存在问题,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分别从政府政策制度创新、金融体制创新、科技银行运营模式创新以及科技金融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创新等方面提出建议,助推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金融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二者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二者的关系来看,不仅表现为表层的科技发展带动金融创新、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还表现为更深层次的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耦合发展关系.目前,河北省科技创新取得巨大成就,对金融创新的推动作用和市场需求非常明显;同时,河北省银行业等间接融资市场及风险投资等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推动作用明显,但比起科技创新的巨大资金需求,金融供给仍有巨大差距.  相似文献   

11.
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的融合发展对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支撑作用。本文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理论,构建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衡量指标,选取青海省2008年-2021年数据分析二者之间的融合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青海省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复合系统协同演进趋势不明显,其中科技创新是掣肘二者融合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针对当前青海省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现状,给出了二者融合发展的路径探索和建议,对于青海省的经济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索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会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企业金融化在数字普惠金融与创新投入之间表现为遮掩效应,在数字普惠金融与创新产出之间表现为部分中介效应,且该部分中介效应机制主要来源于短期交易型金融资产;在非国有企业、非国际四大审计的企业以及融资约束高的企业中数字普惠金融通过降低企业金融化促进企业创新产出的效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金融的逻辑推演:一个理论框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活动借助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工具进行创新实践,进而实现金融服务的普及和延伸。分析发现,交易回报的泛货币化、需求推动金融创新以及共生性的金融生态系统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特征。从本质上讲,互联网金融通过“渠道”或“平台”的创新优化,实现了多元化、深层次的资金供求匹配。金融抑制、金融生态群落沉淀、市场需求结构变化、互联网技术为供给提供的保障以及普惠金融政策的实施是中国互联网金融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可从传统金融中介理论比较分析角度入手,构建互联金融动因理论、模式理论及风险理论为一体的完整理论逻辑框架  相似文献   

14.
运用固定效应模型,选取2011—2018年277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评估数字普惠金融助推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并进一步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和门限效应模型检验其中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有效地助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助推作用主要通过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两个途径实现。数字普惠金融不仅能直接影响产业结构,还通过影响科技创新、消费水平及传统金融等因素,间接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数字普惠金融有效提升了东部和中部地区城市产业结构,但未对西部地区城市产业结构产生影响。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城市产业结构呈现非线性特征:当数字普惠金融、传统金融和科技研发水平越过门限值后,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力会逐步增强;教育水平越过两个门限值后,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力会呈现先减弱后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科技创新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而科技创新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长期以来,理论与实践大多认为科技金融是一个政策性金融的范畴,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科技金融内涵进行了分析,认为如何将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给所需要的科技企业,这是科技金融的本质内容。  相似文献   

16.
金融是经济活动的血液,运用数字金融的“普惠性”解决发展不平衡是实现共同富裕重要路径之一。在构建共同富裕指标的基础上,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促进共同富裕;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数字金融通过支持创新创业促进共同富裕;维度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均能促进共同富裕,而数字化程度对共同富裕的促进效应不存在;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促进共同富裕的效应在中西部地区存在,而在东部和东北部地区不存在。应进一步提升数字金融的“普惠性”,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因时因地制定差异化政策,更好地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而其相互结合的科技金融也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点.本文以科技金融内涵本质为渊源,以企业生命周期、金融成长周期和金融抑制、金融深化等理论为研究基点,依据中国科技金融实践,阐述并构建了科技金融体系,且以企业为核心、以金融成长周期为逻辑论证主线,探索了企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不同发展阶段融资特征及融资渠道.最后通过对科技金融创新、科技金融环境建设以及科技金融协调机制等方面的演化趋势进行研判,以期对中国目前科技金融系统建设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2011年至2019年西北26个民族地市州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在构建普惠金融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变异系数法与欧式空间距离法测算普惠金融指数,并进一步实证分析经济发展水平、城乡收入差距、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支持力度以及科技水平对普惠金融指数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支持力度、基础设施发展以及科技水平提高能够有效推动西北民族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并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金融扶贫对于我国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增加金融服务的普惠性是金融扶贫工作的重要一环,因此金融扶贫要从普惠金融视角出发。同为新兴市场大国,印度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从印度小额贷款的发展、印度银行业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实践、信息科技的角色三个方面,总结了印度普惠金融发展的实践经验特征。本文认为,由于缺少定制化服务,印度小额贷款并没有很好的满足普惠金融发展需求;印度银行业在提供普惠金融服务过程中,拉大了城乡居民享受银行服务的差距;然而信息技术的应用确实有助于印度普惠金融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更是中国式现代化内在要求。金融科技以数据和技术为核心驱动力,正在深刻改变金融生态格局,为支撑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提供新的有效路径。文章深入剖析金融、乡村与科技三者内在关系,探析金融科技发挥资源配置效应和创新效应为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发现金融科技有助于缓解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提高金融风险控制能力,降低金融交易成本,以及革新生产技术与方式等。但当前金融科技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仍面临着金融数据问题频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金融科技人才短缺、金融科技监管发展滞后等方面的现实挑战。未来我国金融科技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应以着力消除数字鸿沟为重点,强化金融数据治理工作;以推进数字化建设为支撑,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以夯实乡村金融人才为驱动,提高金融服务创新能力;以严格金融风险监测为抓手,完善金融科技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