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弘 《首都经济》2011,(1):34-36
近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中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并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步走"发展目标,力争到2030年前后,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新区》2011,(2):32-33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明确指出,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在局部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企业和一批创新活力旺盛的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3.
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2011年,浙江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确定节能环保、物联网、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核电关联和海洋新兴产业等九大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一系列产业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浙江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已经培育出一批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创建了若干国家级产业基地,在诸多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具备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相似文献   

4.
2010年9月8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七个领域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  相似文献   

5.
产业发展情况 根据《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分类统计目录》,2012年浙江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3827.59亿元,同比增长6.9%,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23.7%.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产业结构相对集中.浙江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集中在节能环保、新材料和生物产业.2012年,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的产值分别居九大产业第一、第二位,两个产业产值合计占了全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57.3%;处于第三位的是生物产业,其产值约占全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10%.  相似文献   

6.
我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制定了十分庄严而崇高的目标。2010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明确要求: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市经济》2011,(7):61-61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中国于2010年明确提出重点培育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提升。未来,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迎来加速发展和布局调整的重要机遇。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区位熵的方法对西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现状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西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上集聚程度不高,且呈下降趋势,并且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不平衡,各产业发展差异化明显。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程度较高。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较快。生物产业集聚水平呈下降趋势。节能环保产业集聚态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产业》2010,(7):62-62
目前,浙江省已经确定的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域,分别为: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海洋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物联网产业、新材料产业以及核电关联产业。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产业》2010,(10):14-19
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10月18日,中国政府网刊登《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在发展目标上,《决定》明确提出,到2015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再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决定》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心环节,必须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核心引领作用,结合实施产业发展规划,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创新成果产业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营造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良好舆论环境,本刊全文刊发《决定》,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首都经济》2010,(2):11-11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晓强透露,国务院已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关意见的报告》,对加快培育包括航天产业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作出总体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航空航天、信息、生物医药和生物育种、新材料、新能源、海洋、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汽车等。  相似文献   

12.
声音·数字     
引全球人才发无锡财2010年是无锡市新兴产业培育年,力争传感网、新能源、环保、软件及服务外包4大国际级产业基地和生物、新材料、工业设计、文化创意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建设,年内取得历史性突破。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灵魂是人才,2010年全市  相似文献   

13.
《首都经济》2012,(11):30-31
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录公布 国家发改委会同相关部门组织专家研究起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公开征求意见稿)》日前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为更好地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4.
冯沽 《浙江经济》2009,(10):19-19
5月21日,财政支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工作座谈会上透露的信息显示,我国将不失时机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新能源产业是促进消费、增加投资、稳定出口的一个重要结合点。  相似文献   

15.
洛阳高新区抓住国家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要抓手,促进特色产业高端化、规模化发展,加快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做大做强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高端轴承等4大主导产业,突出发展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培育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使战略性新兴产...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0月,我国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将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项战略性新兴产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谋划"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时,也明确提出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该产业定位于我国今后的战略性发展领域。国际上,美国政府提出将研发的投入提高到GDP的3%这一历史最高水平,力图在新能源、生物与医药、信息与互联网、航天航空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日  相似文献   

17.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青岛市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25%左右,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组织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  相似文献   

18.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新兴技术(Emerging Technology)为支撑的产业,具有典型的知识技术密集、创新驱动的特点。温家宝总理在题为《让科技引领巾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概括为三点:一是有技术性优势,二是有市场需求,三是有产业关联效应。这是我国参与世界范围的技术与产业竞争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依据。基于此所选择的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等七大产业,也是结合技术发展方向、市场需求重点与我国产业基础的一种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9.
谭石泉 《中国西部》2012,(13):102-105
中国未来20年实体经济新的增长点无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为代表的新一代高技术产业,体现了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引领着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成都,正全力推进众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构筑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倾力打造新的实体经济增长极点。  相似文献   

20.
日前,浙江省嘉兴市出台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今后5年,市级财政每年筹集5亿元专项资金,其中市级财政每年筹集1亿元,用于支持实施市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及相关产业、节能环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