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理配置公司控制权并促进控制权的流动,以提升公司绩效的方式,正在成为理论界和公司实践中关注的中心问题.高科技上市公司的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等特性及其发展关系到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因此,针对高科技行业控 制权问题进行理论剖析,对控制权和高科技上市公司控制权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改进高科技上市公司控制权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3.
张敬茹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3,16(4):65-66
股东权在特征上是一种资格权利、综合权利及公司归还给股东的权利;按照股东权的表现形式可将我国的股东权分为:根据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额产生的股东权、根据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产生的股东权、根据定向募集公司内部职工所持有的股权证产生的股东权以及根据联营企业各方的出资产生的股东权四类。 相似文献
4.
论公司控制权配置的结构性修正——以股东与债权人的“异质性”理念向“同质性”理念的演进为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树文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2):84-90
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异质性"理念建构于传统"股东所有权理论"与"资本信用理论"基础之上,并且这种"异质性"理念主导了公司控制权配置,但这种配置模式忽略了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同质性",在强调股东利益保护的同时导致了债权人权利保护的相对缺失。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同质性"现实已经得到了公司理论与公司实践的有力佐证,并不断地催生着公司控制权配置的结构性修正。 相似文献
5.
控制权转移是上市公司为改善经营绩效而采取的一种重要手段,然而控制权转移之后能否有效改善公司业绩,国内外尚未形成一致结论。文章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协议转让类控制权转移事件,以2006—2008年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公司控制权转移前一年、当年及后三年的绩效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控制权转移后,由于资源配置调整在短期内不能立即到位,控制权转移的积极效果具有一定的时滞效应。随着资源优化和整合作用的逐渐发挥,公司的经营绩效和市场价值必然会显著提升,要使这种提升具有持久性,还需进一步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转移行为并完善控制权转移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6.
控股股东与公司绩效——民营上市公司与国有上市公司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借鉴西方有关创始家族公司的研究文献,将民营公司分为创始型民营上市公司和非创始型民营上市公司,为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的绩效对比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研究结论认为,控股股东对公司绩效产生了显著影响。尽管民营公司与国有公司总体上绩效无差异,但创始家族控股的民营公司业绩显著高于国有公司。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显著正相关,相比较国有上市公司,创始型民营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7.
刘瑞心 《天津市职工现代企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4)
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的制度变迁过程和现状。针对现状,从优化资本结构入手,对我国上市公司提出内外两种制度安排来解决控制权问题。 相似文献
8.
公司并购的行为方式是公司控制权所有者决策的结果,以往的研究集中于分散式股权结构中、管理层的特质对公司并购的行为方式的影响;而对集中式股权结构中,大股东拥有控制权的治理结构特征对并购行为方式的影响的研究很少。基于这一独特视角,本研究选取中国上市公司2004~2012年股权收购的样本,研究集中式股权结构中大股东控制权配置对其并购行为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控制权配置中的控制人特征、控制强度特征、制衡性特征等对公司的并购行为方式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杨春宝 《科技创业(上海)》2009,(1)
A与B均为C公司的自然人股东,但A未参与C公司的经营,公司的印章、证照等均由B掌管.D作为E公司的自然人股东,分别于2006年4月18日和2007年4月10日,与C公司签订协议书,约定D借用C公司的名义向E公司增资叁仟万元和肆仟万元,C公司同意作为E公司的挂名股东,D可随时要求C公司将该股份过户到其自己或第三人名下,C公司不因上述原因在E公司享有任何权利和承担任何义务.D两次以C公司的名义增资后,在E公司工商档案中,C公司成为E公司的挂名股东,占E公司股份的8 7.5%.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了理论界两种股东资格认定的标准后,提出确定公司股东资格的标准不是出资或者股东名册、登记机关的登记资料等登记行为或状况,而是认可公司设立协议或公司章程并愿意出资,同意设立公司或受让公司股权. 相似文献
11.
张舒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0,23(2):45-50
通过2003—2007年沪深两市812起非流通股转让事件估计我国控制权私有收益。研究发现,我国证券市场整体控制权私有收益水平达17.87%;ST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高达31.38%,远大于正常经营公司的15.06%;关联交易控制权私有收益达20.03%,高于非关联交易的15.98%。41宗配对样本控制权私有收益平均水平达9.20%,正值比例为41.46%。独立样本2003—2006年控制权私有收益水平呈逐年递增趋势,2007年略有下降;正常经营公司和非关联交易公司变化趋势与其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周瑜胜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9):85-95
经验实证对于控制权的性质、控制程度如何影响公司价值的研究无法获得一致性结论,原因是研究中对企业与制度异质性特征关注不够。本研究基于稳定制度背景下,运用2003~2010年度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非平衡面板数据,就中国企业的公司控制权配置中大股东控制性质与控制规模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展开实证研究。研究充分考虑上市企业的异质性,设计丰富的控制变量对异质性因素进行控制,同时在价值测量中运用多个测量工具,提升研究的稳健性。研究显示,在中国背景下大股东的控制性质与控制规模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是复合性的。 相似文献
13.
邵其瑜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43-44
在现代股权结构制度中,家族企业的信任机制呈现出家族信任与社会信任的冲突,亲缘控制权与职业经理人控制权的矛盾。基于信任视角完善家族企业控制权配置,应完善家族企业股权结构,引入家族企业文化,完善职业经理人的市场,建立有效的激励与互信制度,建立社会信任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4.
董富强 《铜陵财经专科学校学报》2010,(2):52-53
近年来,上市公司国有大股东控制行为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都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基于公司治理视角对国有控股公司中大股东行为的基础、特征、治理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公司所有权、管理控制权与高管报酬——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上市公司2004~2007年的经验数据为样本,本文对公司所有权、管理控制权与高管报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整体而言,公司所有权性质、前三大股东所有权集中度与高管报酬显著负相关,外资股、两职合一与高管报酬显著正相关。但是,在国有上市公司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两职合一以及内部董事比例对高管报酬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吴清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2):11-15
众所周知,上市公司的国有股一股独大不利于公司治理结构与治理质量的提高。我国目前上市公司提高公司治理质量的关键是优化股权结构,强化公司控制权的竞争。本文就从现在仍存在的治理理念上的误区加以分析,并提出如何从公司控制权市场化方面实现股权多元化结构,从而最终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状况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配置现状与公司治理效率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吉甫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26(1):24-31
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基本上掌握在第一大股东手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指标Herfindal指数与反映公司治理效率的指标Tobin’Q值呈现出显著的正U型曲线关系,其分别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53.38%、Herfindal指数为0.343时,Tobin’Q值达到最低。多数样本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低于53.38%,股权集中度小于0.343。这说明,目前就整体而言,第一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表现差强人意。另外,国有性质的第一大股东比非国有性质的第一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表现更差,亦即更无效。 相似文献
18.
以2002~2009年我国A股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股东特质的视角,考察了控制权转移、盈余管理与业绩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权发生转移的当年和第二年,当控制权从国有企业转为民营企业或者从民营企业转为民营企业时,盈余管理与业绩变化呈现出负的相关关系;在控制权发生转移的第三年,盈余管理与业绩变化之间呈现出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当控制权转移发生在国有企业之间时,盈余管理与业绩之间没有呈现出显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提出股东权利评价指标的基础上,以30家上市公司的2005年年报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股东权利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东权利与公司价值成正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终极股东控制问题已成为当前公司治理研究的焦点,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和终极股东属性是对此展开系列研究的逻辑起点,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本文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全面系统地对两权偏离、终极股东属性与公司绩效间的关系进行了文献回顾和介绍,并对其作简要评论,指出相关研究的局限和后续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