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碳交易市场作为实现碳中和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分析其受国际碳市场及国内相关市场的影响程度有利于政策制定者及投资者作出科学决策。本文选取2016—2022年广东碳交易价格、欧盟碳交易价格以及沪深300指数的日收盘价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证实:欧盟碳交易价格、沪深300指数均对广东碳交易价格产生正向影响,且随着沪深300指数分位数点的上升对广东碳交易价格的影响递增;结合双分位数回归模型进一步发现,沪深300指数、欧盟碳交易价格对处于特定分位水平的广东碳交易价格存在负向影响。因此,为提升碳市场活跃度,提出借鉴国际碳市场柔性机制、探索碳市场金融属性、逐步扩大碳市场开放程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比较研究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制定了第一个温室气体减排的全球性制度框架——《京都协议书》,欧盟、美国、英国、日本、印度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低碳经济战略与制度发生了重大的调整和变化,在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建设方面积累了许多好的实践经验。比较分析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主要策略和经验,可为我国碳减排经济激励机制的建设提供如下借鉴:一是尽快实施成功有效的温室气体减排机制;二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中心,并使之成为亚洲的交易中心之一;三是通过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使中国的碳交易与国际其他国家的碳交易市场对接,吸引国际技术资金投资于我国的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3.
在推动经济向低碳转型过程中,碳交易市场是一种有效的工具.通过市场机制和制度创新,发现自然资本的价值,使自然资本由经济增长的外生因素转化为内生因素.本文在对世界主要碳交易制度体系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探讨碳交易机制运行的条件及中国建立碳交易体系的障碍和问题.中国碳交易市场的能力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打破碳市场分割,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4.
碳金融市场,是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金融活动和交易的总称,它为全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了重要的市场支持,同时也成为潜力巨大的金融交易市场。我国碳交易市场已经兴起,未来的碳减排潜力巨大。但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还很不完善,存在着交易价格过低、开发项目领域过窄等问题。作为一种战略性的资源,碳排放权的低价出售,可能会给我国带来风险。当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碳交易市场短期内将经历低谷,但长期看前景依然乐观。因此,应加强碳交易方法学研究,尽快培养碳交易专门人才,加快相关中介咨询、金融服务机构的建设,尤其要部署争取碳交易市场的定价权。本文首先对碳交易市场,碳交易市场机制和碳金融的情况做一基本介绍,详细阐述了国内国外的碳交易市场和碳金融的现状,最后写了本人在参考资料后对碳交易市场和碳金融的前景的想象。  相似文献   

5.
碳金融业务的开展,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健全风险管理制度、拓展业务渠道、加强与国际银行的合作、树立良好的社会信誉,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和碳交易市场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和碳经济的逐步完善,碳会计核算与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企业进行低碳转型、实现绿色发展至关重要。本文结合炼化企业实际,分析当前炼化企业在碳会计核算、披露、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立足碳交易市场完善和国际准则趋同角度,探索构建适用于炼化企业的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为一体的碳会计体系。  相似文献   

7.
碳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是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立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随着2011年我国碳交易试点工作的开展,电力行业首先成为碳交易市场重要试点对象.本文结合碳交易信息披露的制度背景,以较早开展试点的电力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2014—2017年的碳信息披露情况,并进一步对电力行业试点上市公司存在的碳信息披露比例、披露方式、披露内容及披露时间等问题进行剖析.基于此,本文从加强碳会计确认与计量方法研究、规范碳信息披露制度、健全碳信息披露监督机制、提高企业自愿披露碳信息意识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完善我国碳排放权会计制度的建设,推进我国电力行业低碳转型和碳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碳经济的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银行业应抓住这次机遇大力开展碳金融业务。依据国际碳金融业务的经验,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银行业可以开展的与碳交易有关的业务:对CDM项目的投融资、设计碳减排单位的金融衍生产品、提供与碳交易相关的中介业务和从事自营业务和设计环保概念理财产品等四大类业务。最后浅析了碳金融对我国经济和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化促使世界各国向低碳经济转型,低碳经济的发展又极大程度的推动了金融创新.其中,碳金融就是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创新的产物.本文探讨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培养新理念、构建碳交易市场、政府宏观政策调控等方面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9,(23):294-297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可知,由于制度不完善、基础数据不规范等原因,目前我国碳交易市场呈现从局部到整体,纳入行业单一等特点。以湖北碳交易试点市场为典型案例,发现其在配额分配、交易注册等方面对我国统一碳交易市场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根据碳交易数据,对比分析中国7大试点交易市场的发展情况,发现目前我国碳交易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从碳排放权交易这种特殊的产权交易出发,分析其内在的经济学原理,然后通过目前国内外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碳交易市场的一些必要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碳交易中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与计量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低碳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未来全球的发展趋势。在我国刚结束的两会上,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也成为了众多代表委员的共识。作为低碳经济概念下的一种新的交易模式,碳交易市场应运而生。中国正在参与的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就是国际上最重要的碳交易机制之一,碳交易为中国的节能减排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碳排放权交易这种特殊的产权交易出发,分析其内在的经济学原理,然后通过目前国内外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碳交易市场的一些必要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碳排放权交易的理论和各国实践的调研和分析,可以从法律基础、基本框架设计、相关机构安排和调控政策4个方面分析建立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missions Trading Scheme,ETS)的9个基本要素,分别是法律基础,体系的排放总量目标,配额的初始分配,排放量监测、报告与核查,遵约机制,登记注册系统,价格机制,评价机制,碳金融。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的运行机制构建应该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应整合连接7个试点的区域碳交易运行机制,对它们做统一规范,形成一个完整的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第二阶段是对第一阶段出现的问题的修正,也是对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的运行机制发展的推进。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我国碳审计主体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的兴起引发一系列相关经济活动,碳审计成为低碳交易市场化的必需.碳审计主体是碳审计开展中的第一要素,只有将碳审计主体进行定位,明确审计内容、审计目标的侧重点,才能得出有价值的审计结论.文章针对碳审计主体展开分析比较,对我国短期、长期内碳交易市场审计主体的建设和审计体系的构建进行讨论并预测.  相似文献   

16.
碳信息充分披露是稳定碳交易市场、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基础,通过回顾我国碳信息披露方式相关文献,并从价值法会计与事项法会计角度出发,探讨价值法与事项法相结合的碳信息披露方式,为目前碳信息披露不足提供建议,同时也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依据,促进我国碳交易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自2005年《京都议定书》协议下的碳交易走向实际操作阶段以来,国际碳交易价格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出现了巨额剪刀差。文章依照双边交易模型理论分析了国际碳交易结束在各国边际减排成本均衡点,分析了目前出现价格剪刀差的原因,提出中国应加快建设自愿碳排放市场并设立碳排放权储备池。  相似文献   

18.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成为资产,具有经济价值,在《京都议定书》的框架下,发展中国家主要通过CDM机制参与国际碳排放交易。中国处于整个碳交易产业链的最低端,由于碳交易的市场和标准都在国外,中国为全球碳市场创造的巨大减排量,被发达国家以低价购买后,包装、开发成价格更高的金融产品在国外进行交易。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排放权供应国之一,中国没有一个像欧美那样的国际碳交易市场,不利于争夺碳交易的定价权。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欧盟及美国的碳排放问题与碳交易情况,指出碳交易模式是解决我国碳排放问题的有效路径,构建碳交易市场对解决我国企业节能减排、实现“双碳”目标指方向。  相似文献   

20.
发展低碳经济,提升碳交易与清洁发展能力已是大势所趋。文章通过对CDM项目进展、经济基础与资源禀赋等方面对江苏省内企业发展碳交易市场进行潜力分析后发现,该地区存在巨大的节能减排空间。实证研究中将实物期权理论引入碳交易机制,借助B-S模型及欧盟碳交易市场相关数据构造出碳排放期权定价模型,根据欧盟与江苏经济发展的相似性折扣给出江苏地区碳交易的市场定价,同时,围绕技术、管理及政策三个层面提出该地区CDM机制的新型思路建议,旨在为江苏企业在清洁发展机制下逐步开发完善碳交易市场提供有利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