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 生物增氧就是利用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供鱼类越冬的需要。即使是严寒的冰冻期,冰下水层仍有浮游生物在生长。如:隐藻、黄甲藻等,它们在冰下水层能正常进行光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气温的降低,鱼池开始进入越冬的准备期。由于冬季鱼的体质相对较弱,鱼池结冰后又不方便管理,所以,为了有效防止鱼池冬季发生事故,越冬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到位。  相似文献   

3.
<正> 成鱼池的冬季管理不同于春夏秋季的管理,有其特殊性,着重抓好以下四方面。 一、保持适当水深。保持适当水深是保证池鱼越冬的关键措施,是冬季成鱼池管理的重要内容。早冬温度不太低时水位浅,一般保持在1米左右,以后随着水温的降低逐渐加深池水至1.5—2米。对有渗漏现象的鱼池要定期加入新水。 二、扫除冰上积雪。冬季成鱼池中,浮游植物仍可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大量氧,为池鱼  相似文献   

4.
<正> 鱼种生物增氧越冬技术是利用冰下的适宜低温低光照的浮游植物,创造条件促其繁殖;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补充越冬池的溶氧量,达到鱼种安全越冬的目的。下面将技术要求作简要介绍: 1、选塘只要冰封时能保持冰下有效平均水深1米的池塘,一般都可选做鱼种生物增氧越冬池,但池底腐殖质太多且渗漏严重而又难以补水的池塘则不宜采用。选定的越冬池放鱼种前10—15天将池水尽量排干,曝晒  相似文献   

5.
北方地区冰封期时间比较长,特别是东北、西北等地区,冰封期最长的可达150天以上,冰下水温低(约为1℃—3℃),对鱼类的安全越冬影响很大。影响鱼类安全越冬的最主要外因就是越冬池塘的溶氧量。越冬池塘封冰后,水中溶氧在自然状况下,同时存在耗氧和产氧两个方面的因素。耗氧主要是由于水中的生物呼吸和有机物的氧化等原因造成的。而产氧主要是由于水生维管束植物(某些沉水植物)及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的结果。生物增氧,简单地说,就是根据具体情况,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促进冰下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并在光合作用中产生氧气,作为越冬池塘溶解氧的主要…  相似文献   

6.
<正> 一、生物增氧生物增氧是利用冰下水体中适应低温,低光照的浮游植物,创造条件促使其繁殖生长,进行光和作用产氧,以补充越冬池的氧量。这是一种对越冬池冬季生态系统的科学利用,也是静水越冬池最经济、最简单有效的补氧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开春后,池塘水温逐步回升到10℃以上,黄颡鱼养殖户也逐步开始投喂,但由于经过几个月越冬停食期,鱼池的水质出现倒藻、瘦水、氨氮含量超标、池底溶氧低等情况,致使黄颡鱼不正常吃食、有些养殖户的鱼池还出现死鱼现象,根据笔者前两天的现场诊治情况,主要是应激性出血和烂皮病。现就诊治情况把春季黄颡鱼烂皮病和出血病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总结如下:1.发生原因  相似文献   

8.
<正>鱼类越冬必须要科学管理,通过多年的实践,鱼类越冬的一些主要的技术主要是通过坚持扫雪除尘、杀灭大型浮游动物、补水、掌握合理排放密度等技术措施,促进冰下水体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以补充鱼类及其它耗氧因子的消耗,确保鱼类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9.
东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养殖水体结冰厚,封冰期长,封冰期一般为150多天,所以冬季鱼类常因缺氧而造成大量死亡,同时也成为淡水养鱼业中一个重要问题。为此简单介绍一下“冰下生物增氧”的管理措施。一、选塘和清塘池塘在结冰期冰层最厚时,冰下水深平均为80cm以上的,鱼池池底平坦  相似文献   

10.
<正> 在整个冬季,由于水温低,鱼类基本处在停食状态。但随着春季的来临,水温逐渐上升,水中的一些藻类:如蓝藻、水网藻及小三毛金藻等有毒藻类便会大量繁殖滋生,成为鱼池中的优势种。这种现象在越冬鱼池中较为常见。而鱼类在开食投喂前,当水温因天气变化而升高时,鱼类的代谢机能会适当增强,  相似文献   

11.
进入冬季以后,天气寒冷,不少地方有较长的封冰期。这对养殖在鱼池里的鱼的安全越冬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12.
<正>东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养殖水体结冰厚,封冰期长,封冰期一般为100多天,所以冬季鱼类常因缺氧而造成大量死亡,同时也成为淡水养鱼业中一个重要问题。为此简单介绍几种"生物增氧"技术。一、选塘和清塘池塘在结冰期冰层最厚时,冰下水深平均为80cm以上的,鱼池池底平坦,有机物质少,淤泥越少越好,最多不能超过20cm厚的都可实行"生物增氧"。有  相似文献   

13.
冬闲池种草     
<正> 10月份后,商品鱼陆续起捕上市,鱼种并塘越冬,部分鱼池空闲。在能排干水的池塘中及时种植一季黑麦草,为第二年春季培育亲鱼、鱼种和饲养成鱼提供饲料和肥料,是解决冬季鱼池空闲浪费,增加收益的一种好办法。其主要操作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 鱼类越冬是水产养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此,就北方地区鱼类的越冬管理,谈以下几点意见。 第一,定期检查鱼池及水质情况。主要是检查水中溶氧变化,若溶氧低于3mg/L时,应采取增氧措施。无测氧条件的,可以靠观水色判断水质好坏,正常时水呈蓝绿色。另外,还要经常检查鱼池是否漏水,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补救。  相似文献   

15.
<正>吉林省冬季寒冷漫长,平均气温在-11℃以下,降雪多。频繁降温过程和严寒天气,给我省渔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入冬以来,受罕见恶劣气候寒潮和降雪的影响,吉林省鱼类越冬水面百分之九十以上出现不同程度的乌冰现象,再加上雪量大,覆盖了冰面导致冰下光照不足产氧受阻,缺氧死鱼事故时有发生,对渔业安全越冬造成巨大威胁。为确保养殖鱼类安全越冬,降低广大养殖户的越冬损失,找出越冬鱼类死亡原因和加强  相似文献   

16.
一、缺氧又可分为直接缺氧或间接缺氧。(1)引起直接缺氧的原因:①鱼类养殖后期,大量使用漂白粉、富氯等对藻类有杀伤能力的含氯药物,使水体清瘦,溶氧低,造成缺氧。②鱼类密度较大,相对溶氧水平低。③越冬水体水位较浅(指冰下的水位),相对溶氧量低。④冰层透明度较差,水体中的藻  相似文献   

17.
冬季水温低,鱼放养密度大,耗氧量增加,易造成越冬渔池水体缺氧,影响越冬鱼成活率。可果取以下措施给渔池补氧。  相似文献   

18.
<正> 鱼类等水产品在越冬期间,常常因条件缺陷和管理不善等原因,而造成直接死亡而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将近几年常发生的问题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养殖者参考。一、越冬期间的常见问题1、缺氧 冬季鱼类虽然摄食、活动量减少,但仍需要一定的溶氧来维持缓慢的呼吸。水中的溶氧主要靠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空气中的氧气溶入来补给。然而,在寒冷的冬季,池塘水面一旦结冰,空气中的氧气就不能溶于鱼塘中,如果遇到大雪覆盖于冰面,尤其  相似文献   

19.
<正>鱼类越冬池溶解氧量过低会使鱼窒息死亡,但溶解氧量过高是造成鱼类气泡病的主要原因;尤其在越冬中、后期池塘水质较肥的池塘,水中浮游植物含量过多,光合作用产氧能力高,使水中的溶解氧达到过饱和  相似文献   

20.
<正> 池塘养鱼中,往往产生大量的有害藻类,造成水体质量恶化,影响鱼的生长,甚至引起鱼中毒死亡,可使池塘养殖经济效益降低15%—20%。因此,现将养殖池塘中几种主要害藻的综合防除技术简介如下。 一、害藻危害及防除 1.水绵、双星藻、转板藻(俗称青泥)多在天气转暖后,在鱼池浅水处萌发,长成缕缕细丝,底端扎在池底,上端直立水中,故也称沉水性丝状植物。当其衰老时断离池底,漂浮水中,形成团团乱丝,鱼苗鱼种误入其中往往被缠绕而死。另外,大量的乱丝漂浮在水中,严重影响浮游生物对光能的吸收和水温的提高,阻碍氧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