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素芹 《农家之友》2005,(10S):32-32
流水养鱼是在人工控制的水体中,进行集约化、高密度的强化养殖.它具有周期短、生长快、产量高、效益高、商品率高等优点。流水养鱼一般比常规养鱼增产40%左右,是全国推广的一项新兴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2.
<正>近几年来,江苏省滨海市东坎特种水产养殖场应用循环微流水池塘养鱼,获得了比普通池塘养鱼产量增加一倍以上的高效益。循环微流水养鱼是在人工控制的水体中,进行集约化高密度的强化养殖,它具有周期短、生长快、产  相似文献   

3.
我国许多农村溪流众多,沟渠纵横,流水式小池塘养鱼是利用天然溪流或人工渠道的清新水质为水源,选择流水落差引水入塘养鱼,回水归渠灌溉的养殖方式这种方式保持常年流水,保证池水中有较高的溶氧量,促进鱼类新陈代谢,增强摄食吸收,加速鱼体生长,加上流水池可成倍地增加鱼种放养量,所以能获得比静水塘更高的产量是目前发展前途广阔的生产形式。  相似文献   

4.
<正>流水养鱼就是在不断地流动着的水体里进行鱼类的养殖。流水养鱼的特点是水体面积小、放养密度大、强度投饲和单位产量高,是一种高度集约化的养殖方式。一、水库坝外自流水养鱼的基本条件(一)地形条件:建池地点应选择引水方便,水量丰富,  相似文献   

5.
<正> 新建的地塘或老池塘,只要经过合理的改造,使其成为流水池便可进行苗种培育和成鱼养殖。经过多年的实践、测试证明,流水池塘比普通池塘产量增长1倍以上,效益比较显著。池塘流水养鱼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6.
流水养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水养鱼是在人工控制的水体中,进行集约化高密度的强化养殖,它具有周期短、生长快、产量高、效益高、商品率高等优点。流水养鱼一般比常规养鱼增产40%左右,是全国推广的一项新兴养殖技术。流水养鱼发展前途大,一是因为我国有众多的水库、河流、山溪等水资源,只要创造条件都可进行流水养鱼;二是流水养鱼鱼池流出的水,仍可用于灌溉农田,做到一水多用,不浪费水资源。一、流水池址选择流水养鱼池要求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水位稳定、水温适宜、5—10月间水温在15℃—30℃之间。要求阳光充足、溶氧高、饲料和鱼种供应方便。鱼池最好能选建在有自…  相似文献   

7.
<正> 生产实践证明,利用藕池养鱼就是把育藕同养鱼结合起来的一种生产方式。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商品鱼产量,而且养鱼也有利于藕的生产,可明显地提高藕池综合效益。其措施为:一、藕池条件。农村坑塘、稻田等凡能保水或原用于养鱼水面都  相似文献   

8.
江河简易船型网箱养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船体网箱养鱼是集网箱养鱼和流水养鱼技术为一体的高产养鱼方式,其优点是不占田地,充分利用水域资源,养殖产量高,养出的鱼产品质量好,价格高,并且船体网箱有良好的抗洪作用,网箱可随船移动,是水产养殖者追求的一  相似文献   

9.
<正>山区小池塘自然流水养鱼是一种利用山区自然水源使养殖池塘水体不断流动交换,从而使池塘水体始终保持较高的溶氧量,增加单位水体放养量,促进鱼类新陈代射和摄食生长,提高单位水体鱼产量的一种集约化养殖方式。该养殖方式立足发挥山区丰富的水资源和青饲料资源优势,以放养草食性鱼类(草鱼为  相似文献   

10.
<正> 各地大面积实践证明,种草养鱼可利用邻近池塘的荒坡、荒地,甚至塘头池边的零星杂地种植高产饲草。塘泥可用作种草的肥料,种出的饲草又可返塘喂鱼,做到“寸土不荒,四季常青”。以此形成良性循环。种草养鱼,可以大幅度提高鱼的产量,特别是草、鲂、鲤、鲫等优质鱼的比例和产量,使养鱼效益显著提高。这样,既可改变“人放天养”的  相似文献   

11.
<正> 目前国内外已有多种形式的流水养鱼方法报道,但如何有效利用溪河水资源进行高密度流水养鱼的研究却甚少。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从1993年开始,采用当前国内外先进养鱼技术,利用溪河水资源进行高密度流水养鱼试验,并于1998年成立《高密度流水养鱼新技术研究》课题组专题研究。2000年7月,经有关技术部门专家对高产示范鱼池实际测算,大口鲶养殖亩产达3.8万公斤,建鲤亩产达9.4万公斤。现将主要技术介绍于下:一、鱼场选择和建池规格鱼场选择要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充分利用建池的地形、地势、水流量及水质、水温  相似文献   

12.
<正> 为建立高产高效农业,提高稻田效益,增加稻农收入,稳定粮食生产,繁荣农村经济,提倡采用本技术。本技术将流水养鱼、稻田养鱼和冬闲田养鱼三项先进养鱼技术融合为一体,简化稻养工艺,妥善处理了稻鱼矛盾,亩净产鲜鱼200公斤以上,不影响粮食产量而略有增产,节约了使用农药成本,节省种稻劳力,亩增收纯利在2200元以上。其技术操作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 网箱养鱼发展较快,而湖泊网箱养鱼又有其自身特点,湖泊网箱养鱼应注意以下几点: 1、放养品种的选择 湖区水草资源丰富,宜选择食草性鱼类为主养品种,如草鱼、团头鲂等,饲料成本低,可获得较高的效益,适合劳力较多的家庭,箱中可套放少量花白鲢。如  相似文献   

14.
<正>种青养鱼是指在养鱼水体及其周围种植各种水草、旱草,作为草食性鱼类的饵料,进行池塘养殖,达到减少饲料、肥料,节约养殖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一种绿色生态养殖方式。种青养鱼具有三大优点:一是充分利用太阳能量、养鱼时间、鱼池空间和底泥肥力;二是提供了大量的青饲料和有机肥料,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池塘单位面积的产量,增加了养殖经济效益;三是改善了池塘养鱼环境,减少鱼病的发生。在种青期间,池底淤泥经过曝晒和冰冻,部分有害微生物和寄生虫受到抑制和杀灭。植物根系的生长也使池底淤泥充以  相似文献   

15.
<正> 微型网箱养鱼法是在网箱养鱼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方法,其特点是饲养容易、管理方便、投资少、产量高、适宜水域广。一、网箱 1.微型网箱长、宽、高尺寸各为1米,一般用聚乙烯或聚丙烯合线编制而成。成鱼箱网目为3厘米;种鱼箱网目为1.2厘米。  相似文献   

16.
<正> 网箱养草鱼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高度集约化新型养鱼技术,是开发利用水库、湖泊、河道等大中型水域渔业资源最好的方式之一。近几年,网箱养草鱼发展较快,经济效益显著。但要获得较好的效益,必须把握好以下四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工厂化循环水鱼类高密度养殖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经济预测方法,建立风险决策模型,设定相应的指标体系,对工厂化循环水高密度养鱼与流水养鱼进行综合评估,从利润贡献、成本、设备利用率、效益风险、生态效益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的优势,指出相应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提高养鱼池塘经济效益的九点优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良好的池塘条件和科学的养殖方式是获得养鱼高产的重要前提。为了提高池塘鱼产量和经济效益,给鱼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生长环境条件,必须对建设不合理的养鱼池塘进行改造,对不科学的养鱼方式等进行优化。具体措施为下:  相似文献   

19.
<正>黔东南州的稻田养鱼是我国西南稻田宜渔重点区域,常年养鱼稻田在105~110万亩之间,鱼产量占全州水产品产量的70%以上,但是,长期以来养鱼农户使用的是粗放粗养的养鱼方法,养鱼科技含量低,单产在7~13公斤之间徘徊。  相似文献   

20.
<正> 目前,池塘养鱼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从产量上看,虽有大幅度的提高,但尚有部分池塘增产潜力大;从养殖品种上看,鲢、鳙、草、鲤占90%,品种单一,远不适应市场需求;从市场物价上看,生产成本上升,比较效益下降。如何在新形势下解决好存在的问题,提高池塘养鱼的产量和效益,笔者建议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