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渔业致富指南》2001,(17):53-54
<正> 一、全盘规划、合理布局根据地形和面积、结合投资状况、生产内容进行全盘规划、合理布局。如用作淡水鱼苗种培育筹建苗种繁殖场的,则着重以苗种繁殖场的需求进行布局,其产卵池、孵化池,培育池、病害隔离池等面积应占整个土地面积的50%以上。且所建鱼塘面积不宜过大,以0.5—2亩为宜;如用作成鱼养殖、成蟹养殖  相似文献   

2.
<正> 一、鱼塘选择 鱼种池应选在背风向阳,面积3亩左右,水深保持1.5—2米,进排水方便处。鱼种专业户还可在越冬池旁设小鱼池。当出售鱼种时,可将越冬池部分鱼种故入小鱼池内,以便拉网卖鱼时省工省力。 二、清塘消毒 放鱼前必须先加固池埂,堵塞漏洞,疏通渠道,去除岸边杂草,塘里留  相似文献   

3.
<正>冬去春来,水温逐渐回升,此时一是处于半休眠状态的鱼类开始游动、觅食,食欲渐趋旺感;二是一年之际在于春,初春渔事悄然而至,而一些养殖户往往由于忽视时令节气,疏于及时管理,致使当年生产受影响。现将我镇及周边市县渔农一些较好的做法和经验,即"鱼塘夺高产,早春把五关"总结如下,供养殖户参考。一、清塘关在鱼种放养前必须认真进行池塘清整消毒,杀灭病原菌以提高鱼种成活率。其方法是把鱼塘池水抽干,挖掉塘底过多、过厚的淤  相似文献   

4.
<正> 开春及早抓好鱼塘管理,促进鱼类早开食,恢复体质,增强抗病力并及早清塘放养,是夺取塘鱼高产的重要一环,因此,应从七个方面着手:一、清塘。放养鱼种前7天,按水深1米亩用生石灰120公斤用水化开泼洒。或将鱼塘水位降至10—20厘米深度用生石灰60公斤用水化开泼洒进行池塘消毒。二、放养。放养时间选择在晴天中午。下雨、刮风天气均不宜放养。注意拉网操作要小  相似文献   

5.
《渔业致富指南》2000,(23):44-44
<正> 越冬期间,池塘养殖的主要工作是收获和投放鱼种,围绕着这两个中心任务,冬季池塘管理的主要工作有哪些呢? 一、干池和售鱼 干池过程中,注意随水位下降,尽可能多地将鱼通过拉网起捕,避免干池后大量的鱼集中在集鱼坑中呛死。 如果是主养团头鲂和鲫鱼的池塘应尽可能提前到十月以前干池,否则,将错过这  相似文献   

6.
鱼塘中生青苔,严重影响池塘水质,造成池鱼生长缓慢甚至死亡。采用以下五种土方法可以将鱼塘中的青苔清除掉。①施草木灰。选晴天的上午,在池塘上风头抛撒。每亩池塘用草木灰20—30公斤,使其均匀覆盖在青苔上。施草木灰3天后开始死亡,7天后全部死亡下沉。②施枫树叶浆。每亩水面积用枫树叶30公斤,加水50—100公斤粉碎打浆,连渣带浆全池泼洒。③泼洒猪粪。每亩鱼塘用250—300公斤鲜猪粪,泼洒在青苔生长稠的地方,10天内可以把青苔全部杀死。④施马尾松叶浆。每亩用新鲜马松叶10公斤,浸泡磨碎,加水调成25公斤浆汁,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续用2—3…  相似文献   

7.
<正> 一年两季鱼是指在同一鱼塘内一年养两季鱼,即上半年养成鱼,下半年培育鱼种,达到成鱼、鱼种双丰收。在目前鱼价低迷的市场行情下,一年两季鱼可提高鱼塘利用率,减少单位鱼产量的塘租,是提高渔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本文对一年两季鱼塘管理技术要点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8.
<正> 近期以来,我国一些地方先后遭到暴雨或大暴雨的侵袭而导致洪涝灾害(这种情况今后可能还会发生),使不少鱼塘被淹或受涝,致使养鱼生产受到一定影响。因此,为使洪涝受灾后尽快恢复塘鱼生产,受洪涝灾害的地方应根据鱼塘的不同受灾程度,采取有针对性的生产自救措施和方法,其中主要有: 一是要赶快修复塘埂,抓紧降低水位。池塘是鱼类生长场所,条件优劣直接影响到养鱼效果,尤其目前和今后数月恰逢又是养鱼关键时期。因此,凡受损坏的塘埂(有的地方亦称塘基)都要赶快修复并加高加固,为养  相似文献   

9.
<正>在江南水乡的鱼塘养殖户中,一些养鱼户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些科学养殖和科学防病的好经验。笔者利用工作之便,经常接触这些养鱼户,今把他们的成功经验整理成文,具体措施为:1.投放优良、抗病力强的鱼种,是减少鱼  相似文献   

10.
<正> 各地养鱼户在八十年代初期开挖的鱼塘大都已老化,所谓老化是指过浅、淤泥过深、堤坝倒塌,加上养鱼密度过大,饵料投入不当,饲养管理不善等原因,致使池塘更加老化,严重阻碍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1.
<正> 夏季是形成全年鱼产量的重要时期,也是鱼病滋生蔓延的时期。为确保鱼塘稳定、高产,夏季鱼应抓好以下四点: 一、加强投饵施肥。1、以草鱼、鲤鱼、罗非鱼等吃食鱼为主的池塘,一般1日投喂2次,即上午10时,下午3时各一次。高温季节可改为上午9时,下午4时投喂。饲草投在池面架设的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节假日的增多,垂钓已在全国不少地方蔚然成风。每年立春前后,不少垂钓爱好者便蠢蠢欲动,急不可待,这无疑是在告诉那些垂钓经营业主:垂钓鱼塘的鱼种放养应尽早进行。那么,作为经营垂钓的业主,应该把握机遇,立足“七早”抓紧放养,从而提高垂钓鱼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 陈龙香 今年35岁,是万年县梓埠镇水产场女职工。1992年开始从事水产养殖业。为走上致富路,她1997年初承包本场池塘,开展成鱼塘套养鱼种试验。在镇水产站支持与指导下,经过一年的精心饲养,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共产鱼3200多公斤,其中成鱼1500公斤,大规格鱼种1700多公斤,亩产400多公斤,总产值2.41万元,减除鱼种等各项费用,获纯利1.19万元。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秋末大多鱼类都进入了越冬期,搞好此期间的养殖管理,事关来年的养殖经营效益,因此不可小视。现结合实际谈谈越冬期鱼塘养殖管理,以供参考。一、选好池塘鱼塘进入越冬期,宜选择避风向阳、水源稳定、水质较好的地方建越冬池,其大小可根  相似文献   

15.
<正> 秋季水温适宜,是鱼种生长旺季,秋季鱼种管理应抓好清塘、分养、稀放、投饵、巡池五项工作。1.清塘 经2—3个月培育鱼种的池塘,一般水质老化,天然饵料减少,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及病原菌增多。入秋后应将鱼种转入经过清塘消毒的池塘进行培育。水源和鱼塘周围有困难的地方,可将鱼种全部转出暂养,再对原塘每亩用生石灰75—100公斤消  相似文献   

16.
<正>为了能使鱼类早摄食、恢复健康、增强抗病力和提高成活率,相对延长生长期,抓好鱼塘春季管理十分重要。其技术措施主要有:1.早清塘消毒(1)不排水的情况下按水深1m鱼塘,每亩用生石灰150kg兑水全池泼洒。(2)排水后留水深10cm,每亩用生石灰80kg化水全池泼酒。(3)鱼种放养前用3%-  相似文献   

17.
所谓双季鱼塘,就是上半年饲养成鱼、下半年培育鱼种的双季饲养方法。一年两季鱼饲养可提高鱼塘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鱼产量,提高渔业经济效益。根据本地区养殖户的饲养情况,现将其技术要点归纳如下:一、合理选择鱼塘(一)面积选择一般选择面积3亩-15亩,水深1.5m-3m的鱼塘。这样既方便饲养,又方便拉网操作。(二)水源环境要求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的池塘进行双季饲养。由于两季鱼塘鱼种、肥料、饲料、成鱼的进出劳动强度较大,因而一定要选择交通便利的鱼池。二、准确掌握生产程序准确掌握生产程序是一年两季鱼饲养的重要保障。可以分…  相似文献   

18.
<正> 冬季虽然天气寒冷,但有许多病菌和寄生虫能适应低温环境,并大量繁殖,常能在短时间内导致鱼类发病或死亡。因此,冬季鱼病防治决不可掉以轻心,否则会影响鱼产量。一、发病原因:1、池塘环境条件差,水质受污染,日常管理不当,常会引起鱼类发病。2、鱼塘底泥较厚,在清整消毒时不彻底,残存在池中的病菌和寄生虫,常在冬季适宜条件下继续繁殖生长、传播和寄生鱼体上。3、粪肥和下塘的鱼种消毒不严,会把一些病原体带入鱼塘,易使鱼类患病。4、鱼种在放养时,由于拉网、运输等操作不当,加之气温低,使鱼  相似文献   

19.
<正> “春放鱼种鱼发瘟,冬放鱼种长三分”。冬放鱼种能使鱼早开食,延长生长期,增大养殖规格,增加养殖效益。冬放鱼种应抓好以下几点。一、进行鱼塘“四改”。即小改大、浅改深、死(水)改活(水)、漏(水)改保(水)。若有条件,可按高标准建高产鱼塘。  相似文献   

20.
<正>每年12月末至第二年4月是鱼塘春放鱼种的大好时机和夺取高产、稳产的关键时节。及时认真抓好鱼塘早春放养管理工作,对全年养鱼的成功十分重要。根据广东省五华县鱼苗场实践总结,渔农春放鱼种应及时抓好如下几下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