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东 《改革与战略》2011,27(10):92-94
文章以湖南省为例,分析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认为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农产品基地发展滞后、企业数量和规模亟待扩大、市场机制不健全以及发展环境不容乐观等问题。文章分析了土地制度、金融制度和农产品流通制度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并提出了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积极改善农业金融环境、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加大农业科技和教育投入力度等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政府,特别是低层次政府,不仅仅是制度的供给者,而且可以、也有必要充当制度的需求者,因此政府可以择机进行制度供求角色转换或同时兼任两个角色。在实践中为支持某区域农业产业化,政府进行制度供求角色转换不仅是经常的,而且也是很重要的。本文以山东寿光蔬菜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的案例实证了我们的理论,最后给出基本结论及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制度经济理论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贵友  栾敬东 《乡镇经济》2004,(12):10-11,43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种制度选择和制度创新,制度变迁有收益,也必然耗费一定成本。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制度变迁的选择和制度创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前农业产业化的主要问题及其宏观制度性根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分析了当前农业产业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财政、金融、行政体制等方面探讨了其宏观制度性根源。基于这些分析认为 ,农业产业化的最根本问题就是制度创新问题 ;要发展农业产业化 ,促进农民增收 ,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加快制度创新作为长期的重要任务。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迫切要求将制度创新的重点 ,由微观领域转向宏观领域  相似文献   

5.
在农业产业化领域,始终存在着农业产业化到底是一体化是市场化的争论。本文试图参与这场争论,通过以劣市场、准市场和制度收益分割的分析,认为农业产业化既不是一体化,也不是市场化,而是准市场对劣市场的替代,是对劣市场功能缺陷的一种补充。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分析建国以来农业经济组织制度变迁与劳动力转移的联系,然后着重分析了建立在家庭联产承包制基础之上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与劳动力转移的矛盾,提出了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进而推动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同海梅  侯军岐 《特区经济》2006,211(8):340-342
我国要实现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目标就必须依靠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加强科技引导与示范。农业科技园区的生命力就在于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即以农业技术进步为主线的农业科技园区的制度创新的带动作用:①农业科技体制创新;②农业生产经营制度的创新即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8.
农业的家庭小规模经营模式已成为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制约因素,必须改造,而传统农业改造的重点别在于其组织制度创新。其组织创新主要有发展农业家庭农场、发展农业公司化经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三种形式。要大力扶持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对农业组织形式所做的种种创新尝试,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思想,都应该鼓励。同时,还要为加快农业组织制度创新进行一系列相应的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9.
李靖 《乡镇经济》2003,(11):14-16
本阐述传统农业组织制度的缺陷及力图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的思路,然后分析了“龙头企业 农户”和“合作社 农户”两种产业化主要组织形式在运行机制上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接着介绍了芜湖县“酵母工程”的运作机制并从激励、配置、保险和约束四大功能分析了它对农业组织制度创新的贡献,最后提出了应通过发展法人实体和重构新型合作制度进一步规范完善“酵母工程”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0.
《唐山经济》2005,(7):13-14
今年中央一号件指出:“继续加大对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形式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以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基地和农户发展”。遵化市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强力实施“龙企富民”战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坚持多元投入、制度创新的思路,采取多和措施兴办龙头企业,并注重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怍用,引导农民积极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达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