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苏振芳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1,(5):61-63
农民作为中国人口的主体地位未变,但农民的社会身份正在发生变化,城镇形成了既非乡下人又非城里人的新居民群体。耕地资源不断减少,农业剩余劳动力过多,农业的比较优势减弱,对传统的农村社会结构带来冲击。20多年的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着许多矛盾。要解决目前农村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促使农村社会结构有序变迁。 相似文献
2.
农村工业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工业化的经济载体乡镇企业其运行机制凸现出自然资源利用效率低和对环境负面影响大两大缺陷,偏离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纠正这些偏差,必须通过坚持一个原则走出三个误区,增强四种能力来解决。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问题始终是影响青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主要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无论从深度和广度,还是从艰巨性和复杂性而言,都是绝不亚于1978年的由农村发起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第一次农村革命, 相似文献
4.
农村工业化与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西部地区相对落后,农业生态环境脆弱。要实现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农村工业化的道路。促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可以采取发展乡镇企业、产业化经营、转移剩余劳动力以及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措施,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5.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依法保障和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回顾历史,中国的改革历程已经走过20多年,其源头是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1982年之后的三次宪法条文修改和最近公布的“农业三法”的内容,都与农村的改革密切相关,可见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推动了中国的法律更新。反过来讲,农村的经济发展也必须建立在完善的法律制度之上,法律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件必不可少的制度资源。到目前为止,全国人大已制定了农业法、水法、森林法等18部法规,重庆市直辖以来,也制定了28件涉农法规。从全国来看基本形成了促进农业发展、保护农民利益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广东“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三农”问题的解决首先依赖于农民问题的解决。现阶段、广东省不同区域“三农”问题的表现不同。珠三角地区主要是如何实现农业技术跨越问题,粤东、粤西、粤北欠发达地区主要是农民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归缩是农业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7.
8.
在前不久一场国内外专家云集的“促进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国际研讨会”上,我们发现,与思维缜密、观点犀利的专家发言相比,吉林省梨树县百信资金互助合作社孕事长姜志国那诙谐、朴实并带有东北口音的发言.一样能够引起人们的兴趣,甚至有更强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切入点,从新的视角,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分析二者关系,并提出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0.
农村改革已经20年了。发端于安徽肥西、凤阳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犹如星星之火,迅速在全国燎原起来,使得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改革的最成功之处,就是找到了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土地集体所有,农户家庭经营。不仅解放了生产力.而且解放了生产者.从而使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生产者劳动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产生了巨大的物质力量,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推动了社会全面进步。党的十五大提出工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就是要寻求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改革一切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在这一点上,农村20年以前就解决了。 相似文献
11.
12.
13.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如何破解“三农”难题,现结合江西省上高县实际,谈点个人的粗浅认识。一、看“三农”问题要有新认识认识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破解“三农”难题,首先必须提高认识,以新的眼光来看待“三农”问题。1、要认识到全面建设小… 相似文献
14.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新时期推动农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涌现出的新生事物,是“三个代表”在农村的具体实践,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成功探索。科技特派员制度不是简单的下派人员,是对现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整合基础上的系统集成,是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的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5.
我国目前面临的“三农”问题本质在于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它是我国在现代化过程中农村改革相对滞后,农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造成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推进农业现代化。本主张从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农民的创造性;系统地、科学地、渐进地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战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研究符合自己国情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文章从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与必要性研究出发,探讨了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及其战略目标,并提出了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措施,以期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生态农业建设的本质是生态环境的建设.要搞好生态农业发展环境的建设,首先要搞清楚生态农业发展环境的现状,认清生态农业发展环境的障碍.其次要排除生态农业发展环境的障碍,就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作指导和足够的技术手段来治理. 相似文献
18.
黑河作为麦豆主产区提出“油菜替代”发展战略,是从我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实际出发提出的。我市种植业结构调整正处于“两难”境地,即“不调整没有出路,要调整路在何方?”因此,如何推动种植业按市场农业的要求顺利发展,是摆在我们各级领导面前一个十分紧迫和必须尽快作出抉择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