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燕妮  周山 《特区经济》2007,224(9):256-257
政府经济行为与私有部门中的经济行为一样广泛地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激励不相容等原因,政府经济活动中出现了败德行为和逆向选择等代理问题。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对我国政府经济行为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及其代理问题进行剖析,并对其代理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些思路,以保证政府经济行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论对国有企业经理人员的监督——兼论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刘欣在现代企业中,资产所有者与经营者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委托代理关系可以理解为明确的或者暗含的契约关系,契约的基本内容是规定代理人为了委托人的利益采取何种行动,委托人应相应地向代理人支付何...  相似文献   

3.
一、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内含的委托代理关系 现代企业在所有者、支配者和管理者之间发生了两次委托代理关系,一是所有者作为股东将资产委托给企业法人代表董事会,这是所有者与支配者之间的委托代理;二是董事会将经营管理权委托给经理,这是支配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三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委托代理,即管理者将资产的具体使用权委托给员工。现代企业就是建立在三层委托代理关系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4.
李菁  宋清玲 《发展》2001,(4):32-33
委托代理简单地说就是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风险分担收益分享的关系,这种关系广泛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之中,无论是私有企业还是国有企业都客观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但是,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更加凸显委托代理关系,更窨引发委托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5.
政府工程本质上最终所有权属于全国人民,从主体间关系看,最初委托者(全体人民)与最终代理人(项目公司)之间存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人民委托中央各级地方政府,政府委托建设主管部门,再由其委托项目主办方至项目公司。本文对单层委托代理关系和两层委托代理关系下的代理成本和项目风险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孙鹏芳  胡强 《北方经济》2006,(11):27-29
在多层委托代理关系中,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居于一种主导的地住,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在一般的委托代理的参数化模型中,笔者认为应该加入数量化董事行为,才能更好地解释现代大型公司股权高度分散下的治理行为。作者就是以这种多层委托代理为模型,分析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多层委托代理关系,并从模型的推导结果出发,设计基于多层委托代理关系的最优契约方案和最优报酬机制。  相似文献   

7.
胡贺 《北方经济》2007,(1):92-93
在风险投资中,各方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委托代理问题,降低投资效率,给企业。和投资者带来危害。本文介绍了风险投资体系中的三个决策主体和两层委托代理关系,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对风险投资运作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由于代理人道德风险问题的解决主要依赖于设计合适有效的激励机制,因此本文探讨了如何在两个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中设计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来提高风险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与传统公有制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 ,指出了股份合作制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特征 ,分析了这种委托—代理关系的不足 ,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旨在为我国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规范和发展提供一点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家族制企业中委托代理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族企业中的委托代理关系是当前理论界忽视的问题,事实上,家族企业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同样复杂。本文简要介绍了委托代理理论,并对家族企业进行了界定,然后,分三种类型对家族企业内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最后,结论对本文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及治理结构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涛 《亚太经济》2001,(3):76-78
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是解决企业中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问题,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本文借鉴西方委托代理理论,分析我国国有企业中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解决国有企业委托代理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邵颖红  范可 《特区经济》2013,(2):147-149
委托代理理论是现代公司治理问题的基本分析框架,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之一就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合资铁路公司作为铁路行业的国有企业,其委托代理关系具有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点,更加错综复杂。本文结合合资铁路公司委托代理链条中关系的特殊性,针对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合资铁路公司激励约束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周航  周鹤 《天津经济》2006,(2):47-49
国有产权通过人大、国务院、国资委、国有资产运营机构、国有投资公司及其员工的逐级委托代理,完成了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经营权和使用权的裂变,形成了产权社会展开过程的委托代理链条。在简化的国有产权的委托代理链条中,政府是事实上的初始委托人,而其下的国资委和国有资产运营机构则是委托代理链条中兼具委托人和代理人双重身份和双重利益的关系主体。利益在同一利益主体上的分离是国有资产委托代理的风险来源,而利益主体责、权、利明晰,制约机制有效则是消除风险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构造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国有企业经营绩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企业经营角度看,国有企业之所以效益不佳,主要是缺乏符合现代市场经济需求的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而这一缺陷又是由国有产权制度中的委托——代理关系特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一、委托代理理论研究简述委托代理理论主要研究,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市场经济活动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委托代理关系,以及激励约束机制问题。所谓委托代理关系就是一个人或者一些人(委托人)委托另外一个人或者一些人(代理人,Agent)根据委托人的要求与利益从事某种或者某些  相似文献   

15.
陈岩 《中国经贸》2009,(16):54-54
特许经营最早起源于美国,是企业扩张产品和服务销售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一种特殊的经营模式,特许双方存在委托代理关系。本文在介绍特许经营的定义和特征的基础上,对这种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原因作了初步的剖析。  相似文献   

16.
马文波 《北方经济》2009,(24):68-69
发包企业与接包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讨论多任务条件下委托代理问题及最优激励选择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发包企业最优激励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周航  周鹤 《改革与开放》2005,(11):32-33
国有产权通过人大、国务院、国资委、国有资产运营机构、国有投资公司及其员工的逐级委托代理.完成了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经营权和使用权的裂变.形成了产权社会展开过程的委托代理链条。在简化的国有产权的委托代理链条中.政府是事实上的初始委托人,而其下的国资委和国有资产运营机构则是委托代理链条中兼具委托人和代理人双重身份和双重利益的关系主体。利益在同一利益主体上的分离是国有资产委托代理的风险来源,而利益主体责、权、利明晰,制约机制有效则是消除风险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明清时期晋商中普遍实行的顶人力股制从委托——代理理论的经济学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明清两代山西商人能称霸天下,除其资本雄厚外还与其特有的顶人力股制的激励机制有关。这一时期晋商中实行的顶人力股制属于一种利润分享的激励机制,它为解决现代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案例。  相似文献   

19.
以广东省医药领域重点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为例,报告了科技资源共享的现状。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分析科技资源共享中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及不完全代理所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并基于该理论提出科技资源共享模式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孙鹏芳  胡强 《北方经济》2006,(22):27-29
在多层委托代理关系中,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居于一种主导的地位,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在一般的委托代理的参数化模型中,笔者认为应该加入数量化董事行为,才能更好地解释现代大型公司股权高度分散下的治理行为.作者就是以这种多层委托代理为模型,分析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多层委托代理关系,并从模型的推导结果出发,设计基于多层委托代理关系的最优契约方案和最优报酬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