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李卓 《魅力中国》2010,(3):316-317
居住文化是以住宅为媒介形成的居住方式。居住文化是以住宅为中心的生活方式.是与人类居住场所的形态和空间相关的生活方式。满族传统文化是黑龙江省古代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满族的民居文化,可以深入研究和发掘满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宝贵资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D·马克戈万是晚清时期俄驻华使馆的一名外交官,选文通过一名外国人的眼睛展现了百年前的中国社会情况。对欧洲人来说,中国人永远是个谜。这其中还包括像我们这样的欧洲人:不但到过中国,而且甚至还在那里居住过三四年,讲起中国话如同讲自己的母语一样流利。即便如此,我们也不敢说对中国及中国人有了很好的了解。是的,这是一个让人难以捉摸的民族,一个既有突出的民族个性,又相互间十分矛盾的民族。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我们有着本质的不同。欧洲人习惯于逻辑性的、连贯性的思维,而中国人则喜欢联想式的、曲折式的思维。可以说,中国人的思维方…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部》2011,(13):60-60
松潘是我国古代地处边陲的军事重镇,是内地与西羌吐蕃茶马互市的集散地,目前居住着包括。羌族在内的多个民族。松潘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部,东接平武县,南依茂县,东南与北川县相邻,西及西南紧靠红原县、黑水县,北与九寨沟县、若尔盖县接壤。  相似文献   

4.
秋千 《中国西部》2007,(1):66-67
在大山深处居住着一支神秘的民族彝族俐侎,整个族群只有26000多人,大部分聚居在临沧市永德县境内,是云南省独有的一个族群。长期居住在高山的俐侎人,性格温婉含蓄,造就了其独具魅力的特色,他们至今仍然保留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传承着保存完整的俐侎人歌舞、祭祀、服装、饮食等传统民风、民俗。  相似文献   

5.
傣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聚居在中国的西双版纳、德宏、景谷、孟连、临沧、元江、新平等地区。同时傣族又是一个跨境民族,缅甸、老挝、泰国都有居住,缅甸称为掸族、老挝称为老族、泰国称为泰族。大量的史料表明,古代的傣族是一个尚武的民族。也经历了原始信仰阶段,佛教在六—八世纪传入后,傣族人民的生活观念有了极大的改变,在民族体育活动中表现为无身体对抗,以娱乐为主。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古代粮食加工技术发展的认识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加工是农业生产的最后环节,又是饮食消费的必要前提,一般说来,它应包括种植、收割后的脱粒和食品加工前的磨制等。我们权且把脱粒(包括简单的去壳行为)称为粮食的初加工,而把脱粒、仓储与食品加工之间的磨制称作粮食的精加工。中国古代,它们同属粮食加工业的范畴,却有着不同的发展态势。对古代粮食初、精加工技术的认识,引起了我们对中国农业发展中有关问题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本世纪后半叶以来,苏联远东地区南部以及与之相邻地区,开展了大规模考古研究,其结果是发现了大量考古遗址和文物。于是在考古学家们面前出现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即这些遗址和文物究竟应该归属于哪个民族?乍一看来,那些搞中世纪史的考古学家们在这个问题上似乎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因为他们不仅占有考古资料,而且还占有中国和朝鲜的古代文献资料,其中不乏关于某些部落和民族分布状况的记载。然而实际情况却远非如此,尤其当问题涉及公元二十世纪前远离中原地区的那块居住着古亚细亚部落、古突厥部落、古蒙古部落和古通古斯部落的黑龙江流域的时侯。由于居民  相似文献   

8.
布朗人家     
布朗族是云南省独有的少数民族,其总人口约8.3万。布朗族人居住在西双版纳南部海拔1600~2200米的二半山地,以山地农业为主。据记载,布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是古代“朴子”的后裔,最早居住在今天的云南保山、临沧一带,大约在公元100年时,由于受汉民族文化的影响,逐渐被同化,其中一部分布朗族人(朴人)便渐渐融合到其他民族中;而另一部分布朗族人,则进入深山,过着以采果和狩猎为主的原始生活。坚持原始生活方式的那部分布朗族人在经历了数次迁徙后,最后在西双版纳定居。到了大约公元18世纪,这些布朗族与其他民族已完全…  相似文献   

9.
居住在新疆天山南北的维吾尔人,无论男女老少,无论春夏秋冬,都喜欢戴一顶小花帽。小花帽在维吾尔语里称为“多帕”。维吾尔人戴花帽既是一种习惯和装饰,又是一种民族的象征。维吾尔人戴花帽有许多讲究。由于地区、职业、年龄和性别的差异,所戴  相似文献   

10.
以往对古代灾害管理的研究大多针对某一减灾工作进行探讨,或者将这些减灾项目罗列出来,并未能揭示出古代减灾工作的具体办法和运作方式。本文从地方政府面对灾害所要解决的粮食问题、居住问题和灾后重建问题入手,将北宋地方减灾管理分为灾时赈救管理、灾后救济与重建管理以及赈灾辅助管理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以期能对北宋地方政府的灾害管理措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史的教学,是使人们认清历史,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活动。当前,我们必须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既要重视传授知识的智育教育,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和伦理道德方面的  相似文献   

12.
村寨火灾一直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之一。从根本上遏制民族村寨火灾发生,必须从转变少数民族群众的思想观念入手.改变少数民族传统居住习惯.通过电改、灶改、水改、寨改加房改的“4+1”改造.提高民族村寨消防安全水平.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3.
藏族民事习惯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栽体和组成部分,也是当代社会法治的主要渊源之一。构建由价值、技术和功能组成的甄别网格,对藏族民事习惯进行删选,建立"善良民事习惯"体系,是藏族民事习惯法治化建设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推动民族公平正义的时代法治文化建设,推动民族地方立法中民事习惯的认同和适用,提高民事习惯司法适用的能力和方法,实现藏族民事习惯的法治化和藏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繁荣。  相似文献   

14.
多民族居住在贵州省,这里共有56个民族,其中世居民族有汉族、苗族、侗族、布依族、羌族、仡佬族、彝族、白族、回族、水族、瑶族、壮族、畲族、毛南族、满族、蒙古族、仫佬族、土家族等18个民族。贵州省少数民族人口众多,但是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文章从教育和人口发展角度,研究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发展和少数民族教育问题,分析少数民族人口发展与少数民族教育的关系,为贵州省少数民族人口和教育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5.
郭庆瑞 《首都经济》2006,(11):92-93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人们的生活习惯、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均不同,在饮食烹调和菜肴品类方面.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在清朝形成了闻名中外的“八大菜系”或者“十大菜系”,而在四川、广西、云南、贵州、西藏、新疆等地由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由于民族不同,信仰不同.饮食方面也都有富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的习惯.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16.
佤族、布朗族、德昂族民族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已成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至关重要的社会关系,是我国革命和建设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佤族、布朗族、德昂族是云南古代濮人的后裔,是同根同族同源的古老民族,探讨佤族、布朗族、德昂族的民族关系,对于构建新时期的民族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各民族间有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因此产生了不同的民商事习惯。在我国这块辽阔的土地上,分布着五十六个民族,而同一民族在不同的区域又有着不同的民商事习惯,这些民商事习惯又代表了不同的社会文化价值。立足当代个别区域中的民商事习惯,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寻找到他们之间的结合点和优缺点,并找到合理的共存方式。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跨界民族以及跨界民族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中俄两国毗邻,拥有共同的边界线长达4300多公里。中俄两国拥有多个跨界居住的民族,俄罗斯族、赫哲族、鄂温克族等。按照中国少数民族定义,上述民族均为少数民族,跨中俄两国国境而居。中俄两国国家性质和民族政策决定少数民族的语言策略及其地位不同,对中俄两国少数民族的界定、发展的研究,归纳出两国少数民族的发展趋势,以期推动我国少数民族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欲闻 《西部论丛》2009,(9):88-95
“我几时说得上,我又不在马背上悬个酒囊。” 这是云南省通海县诗人苏大客专门为居住在凤凰山下的蒙古族写的长篇叙事诗《涅槃的民族》的题记。在诗前的说明里,他写到:这是一个马背驮来的民族,从游牧到征战,其后裔在西南一隅经历军垦、拓边、网渔、农耕等变迁,生存繁衍,洗涤煎熬、挣扎嬗变,时至今日,不仅仅是个奇迹那么简单——这是一个涅檗的民族,我们没有理由不进行关注,因为关注它就是关注苦难本身。  相似文献   

20.
怎样的居住环境,可以称得上是“理想”的居住环境,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所谓“理想”它的标准是什么?实际上它涉及到国家、民族、地区、地理、历史、文化、艺术等诸因素,更是因人、因事、因时而异。但是对设计者来说,要创造良好的居住空间,必须首先要从功能实用性和美观性来对居住空间进行空间限定、分隔和重组。由于居住空间设计的好坏与人们的生活联系紧密,因此对居住空间的限定必须要以人为依据,这就涉及到人体工程学的相关原理。具体方法可以通过基本界面和运用构件来限定居住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