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作为公民个人信息的最大持有者,这为政府管理提供了便利,但对个人信息的不当收集和利用,就会给个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损害.尤其是随着网络化和电子政务的发展,个人信息的安全性问题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此,对于公共领域中个人信息的保护日益显得重要.本文从探索个人信息基本问题出发,分析政府收集、处理和利用个人信息的要件和原则,阐述在公共行政领域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孙浩  马思聪 《特区经济》2022,(1):130-135
本文从政策法规的角度,调查德法澳新个人信息保护实践,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提供参考.文中通过利用文献调研和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获取一手资料阐述德法澳个人信息保护的政策法规,对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概念、电子营销政策、在线隐私政策进行分析和概况.最后得出构建完善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框架,明晰电子营销规则,加强在线隐私保护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常常接到莫名其妙的推销电话,邮箱、QQ甚至网银密码被盗……,到底是谁出卖了我们的信息?我们的个人信息通过什么渠道扩散的?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时不时产生这样的疑问.特别是去年年底揭露出的中国互联网最大规模的泄密事件,将个人信息保护推向了风口浪尖. 在3月15日召开的2012年中国个人信息保护大会上,主办方之一的中国软件测评中心发布了《2012年网站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测评报告》.这份报告中的"2011年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网站分类平均得分排名"显示,银行网站得分仅31.98分(满分100分),成为电子商务、招聘网站、婚恋网站和游戏网站等7个测评分类中得分最低的网站类型,60%的被调查对象遇到过个人信息被盗用等问题.31.98分、60%的数字直观地显示了我国个人信息保护不容乐观,更为严重的是社会上已有利用个人信息从事非法获利的黑色链条.  相似文献   

4.
当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活动猖獗,不仅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的隐私权,也诱发了电信网络诈骗、 盗刷银行卡、 敲诈勒索等下游犯罪的高发.本文在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罪名分析的基础上,从犯罪构成要件的角度来构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证据体系方面进行了探讨.构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证据体系包括:主体要件、 主观要件、 客体要件和客观要件四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银行客户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情况 (一)国家法律法规建设情况 我国《民法通则》、《刑法》和《商业银行法》均对银行客户个人信息保护作出规定.《民法通则》第99-101条分别对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和名誉权作出保护规定.《刑法修正案(七)》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纳入刑事犯罪的范畴,规定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及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两个罪名.  相似文献   

6.
曲明 《辽宁经济》2014,(2):72-73
我国推进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进程迫在眉睫.个人信息保护要实现价值目标的有效平衡,并遵从三项原则:保持价值平衡原则、信息保护与流通并重原则、重视法律的前瞻性和技术性原则.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规制应从立法模式、基本内容和配套措施三个角度进行布局和考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在日常生活和网络领域中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危险,探讨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途径,分析个人信息泄露的原因并提出从国家立法、行业监管、个人意识、行业自律等方面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网络中个人信息隐私权及其法律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个人信息隐私权是公民对个人信息的了解、拥有、公开的控制权以及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文章从分析个人信息隐私权概念入手,论述了个人信息隐私权的保护内容和方式、途径,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个人信息隐私权保护法律制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对个人信息的处理有效推动了防控工作的开展,但个人信息侵权行为的频发暴露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与公共卫生法治体系的不健全。个人信息处理面临着分散立法、身份认定、范围界定、知情同意四个方面的现实困境。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个人信息的复合法益属性,尤其是公共利益属性的凸显,结合域外先进立法经验,提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个人信息处理的规范化路径,包括规范信息收集主体和收集手段、严格限定信息处理的防控目的、完善个人信息梯度保护体系、构建个人信息全程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0.
侯世坤 《理论观察》2023,(1):102-106
大数据时代,APP个人信息共享已然成为提高信息利用率、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有力手段。APP数据共享中个人信息兼具人格权与财产权属性,同时具有丰富性、价值性、脆弱性等特征。但目前个人信息共享仍存在许多困境,突出表现在个人信息处理者的义务有待厘清、个人信息监管“多头混治”、对个人信息的救济不足等方面。对此,应当在恪守知情同意原则的前提下规范个人信息处理者的义务,包括个人信息处理者的详尽告知义务、敏感个人信息的单独告知义务以及“三重授权”原则下的披露义务。为了更好实现个人信息共享,还应优化我国个人信息监管机制,强化公益诉讼功能,着力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立法体系中对个人信息保护可以分为直接保护和间接保护两种。目前我国尚未有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同时,也未形成一个成系统的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体系。我国现行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呈现出非专门化以及分散化的特点,这给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带来极大的障碍。  相似文献   

12.
伴随互联网和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网络侵权现象愈加增多,个人信息权愈加脆弱,首要问题在于个人信息权在民事基本权利中的缺位,其次是法律制度缺陷及行业自律的滞后。在梳理评价我国当前个人信息权保护现状基础上,明确个人信息权的法律地位、推进《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进程、重视特殊领域个人信息权保护、弥补刑法保护漏洞和构建于法律适应之配套制度将是应对形势发展的上策。  相似文献   

13.
潘毅 《特区经济》2014,(1):155-156
个人信息保护法应该是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的同时又能促进个人信息的合理利用,欧盟在个人信息保护上走在世界前列,采取了和美国不一样的保护模式,通过统一立法模式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和促进信息流动。德、法在欧盟立法基础上的国家立法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进行具体细化和完善,尤其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我国个人信息的安全必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在公共行政领域,行政权力活动范围逐渐扩大,个人信息权利所受到的威胁日益彰显,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也已成为当务之急。从个人信息的基本问题出发,探寻对公共行政机关的个人信息行为加以有效规制的法律规则,以符合当代行政法发展趋势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戴冕  张洋 《上海国资》2024,(2):59-63
<正>作为个人信息处理的重要参与者之一,企业应积极履行个人信息保护的社会责任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数字化进程的日新月异,个人信息保护已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企业作为个人信息的主要处理者之一,应积极承担起个人信息保护的社会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58条第四款规定,提供重要互联网平台服务、拥有大量用户且业务类型复杂的信息处理者,  相似文献   

16.
网络反腐是一种信息时代的新型反腐形式,本文试图阐述个人信息保护的范畴及网络反腐环境下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制度困境及危机,通过对比介绍域外网络反腐与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理论与实践和提出相关建议,力求对我国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许峰 《理论观察》2022,(5):107-111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得社会对于发生的各类现象形成更加持久的留存,信息主体对其个人信息保护的需求日益增强。目前,我国在刑事司法领域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始终没有得到普遍关注,难免个人信息保护会与刑事诉讼的价值发生冲突。因此,应以刑事司法领域个人信息保护的困境以及数字技术与刑事诉讼活动的融合发展作为切入点,从刑事诉讼的程序角度,分析刑事诉讼活动中个人信息保护不足的原因,进而提出刑事诉讼中个人信息保护的完善路径,就具体措施而言,应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规范刑事司法程序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确立刑事诉讼领域的被遗忘权,进一步加强我国在刑事司法领域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获取个人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尤其是手机APP等应用软件在消费者安装前,未告知其所获取的各种权限及目的,或者通过强制性手段获取个人信息,严重侵害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面对愈演愈烈的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现象,加强消费者个人信息权法律保护力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许红缨  余翔 《老区建设》2012,(10):29-31
文章提出了网络化背景下,个人信息财产权的保护问题。主要分析了确立个人信息财产权的必要性,并且对个人信息财产权的保护提出了一些设想和看法。  相似文献   

20.
在网络信息和大数据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因为公民的个人信息泄露并被收集和利用而引发的各种事件和问题屡见不鲜。个人信息保护也逐步被广大学者所关注,进一步增强公民信息的保护成为学界的共识。但如何有效地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仍举步维艰,基于民法等私法领域框架下也无法对公民自身的隐私形成强有力的保护。事实上,公民的个人信息具有一定的流通性,并不能完全阻隔。在私法上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进行法律规制的同时也需要公法的介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