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王霞  季雨 《北方经贸》2021,(3):20-22
中日韩自贸区是当今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东北亚地区经济整合的重要突破点,也是"一带一路"构想的核心环节之一。本文对中日韩自贸区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描述了三国缔结FTA存在的问题与促进加强合作的机遇,以期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抓住利好条件加快中日韩自贸区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速览     
《WTO经济导刊》2013,(9):10-10
中日韩自贸区建设青岛论坛举行 8月22日,中日韩自贸区建设青岛论坛在青岛举行,来自商务部亚洲司、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商务部研究院等专家学者围绕“中日韩自贸区建设与地方经济合作发展”进行了探讨。本次论坛以加强学术交流、促进自贸区进程为宗旨,构建中日韩学术交流平台,领导人活动重要场所,使其逐步成为促进青岛国际化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3.
由于中日韩之间的制度性合作发展相对缓慢,无论在全球范围内还是在东亚区域内,还没有形成基于共同利益的协调和讨价还价力量。这种状况与中日韩在全球和区域中的经济地位极不相称,也不利于三国之间经济合作的发展。中日韩分别与东盟或其某个成员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关系,而三国之间不加强合作和协调,不仅每个国家自身获益有限,而且无法在东亚形成可以与EU、  相似文献   

4.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在2013年3月底正式进入谈判阶段。中日韩三国近些年来在商品贸易、投资以及经济领域的合作继续保持了高度密切的联系,同样存在着巨大的合作潜力。自贸区的建立能有效促进我国优势行业的发展,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和调整。中国应当从全局的角度全面认识中日韩自贸区对于我国崛起的战略意义,以更加积极、务实的态度来推动正在进行的谈判和未来的工作建设,争取早日建立这一对我国崛起有着重要意义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相似文献   

5.
东亚经济一体化及其福利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东亚地区各种经贸安排的福利效应和贸易额分析 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是促进东亚地区合作的主要内容.东盟与中、日、韩(10 3)合作仍是东亚国家政府问合作的主要渠道.目前已经形成了以领导人年度会议为核心,8个部长级会议机制并存的格局,就经济、金融、社会、人力资源开发等8个重点领域开展合作.在当前10 3还基本处于经济合作论坛性质的情况下,更具实质性的东盟与中国10 1合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国与东盟于2002年11月签署了2010年<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即将启动,也意味着东亚地区继东盟自由贸易区之后第二个FTA战略付诸实施.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在第九次东盟峰会上共同签署和发表了<中日韩推进三方合作联合宣言>,这是三方领导人发表的第一份合作文件,确定了三国合作的框架、原则和前进方向,是三国关系和东北亚合作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文件,标志着三国合作进入了新的阶段.从东亚经济合作的发展前景看,依次建立东盟贸易区、东盟与中日韩分别10 1自贸区、中日韩自贸区,最终建立东亚自贸区,是东亚经济在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形势下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本文以下分别对中国不加入任何区域贸易协定及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和东盟"10 3"自由贸易区的福利效应与贸易额进行模拟分析.从而得出只有在东亚区域内建立全面、广泛的自由贸易区才能够保证所有的东亚国家享受到经济一体化带来的福利收益.  相似文献   

6.
制造业发展对中日韩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中日韩自贸区(CJKFTA)将使三国宏观经济实现共赢,其中制造业的贸易自由化对总体收益的贡献最大。由于三国主要产业在国际市场和区域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不同,关税水平及结构存在差异,区域内贸易和产业联系快速发展,自贸区对各国主要产业的影响有所区别。如何看待自贸区对中日韩三国制造业的影响,还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事件     
《中国对外贸易》2010,(6):10-11
中日韩承诺2012年前完成三国自贸区联合研究 第三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5月29日在韩国济州岛举行,中日韩三国领导人通过了《2020中日韩合作展望》,三国承诺将努力在2012年前完成中日韩自贸区联合研究,努力完成三国投资协议谈判,并将加大贸易便利化力度以改善三国贸易环境,同时还将成立协调高效的运输和物流系统。  相似文献   

8.
刘文娟 《品牌》2013,(6):18-19
中日韩三国的货币互换是建立在《清迈倡议》框架下的区域金融合作。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加强中日韩三国的货币互换合作是促进东亚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有步骤、协调地开展中日韩三国的货币互换合作,可以保持和扩大东亚经济体互利共赢的局面,这对提高人民币国际地位,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何登 《市场论坛》2006,(4):28-29
文章分析了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指出中日韩三国应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提出了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日韩三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新一轮发展,农业合作再次不可避免地成为中日韩合作的主要方面。本文对近年来中日韩三国间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变化做了跟踪分析,针对三国农产品贸易存在的问题,结合中日韩三国资源禀赋特点,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关于农业问题的处理方法,对促进中日韩农产品贸易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日韩三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新一轮发展,农业合作再次不可避免地成为中日韩合作的主要方面。本文对近年来中日韩三国间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变化做了跟踪分析,针对三国农产品贸易存在的问题,结合中日韩三国资源禀赋特点,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关于农业问题的处理方法,对促进中日韩农产品贸易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日韩经济一体化在三国经济、资源、文化等有利条件下有了一定进展。但是由于存在着历史、局部地区安全、外部干扰因素等三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举步维艰。中韩先期进行合作、在具体领域进行深层次合作是目前三国一体化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3.
《商》2015,(12)
合作型区域经济一直是国际经济合作的主流趋势,从欧盟到亚太经合组织,互利双赢的例子不胜枚举。而作为东亚主要国家之三,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势必会为三国经济带来不可忽略的作用,但其中的过程是否顺利,三国的合作终究会何去何从,本文将会给以一个大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全球金融危机后,伴随着美元贬值,世界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国际上对改革当前货币体系以适应全球格局变动的想法就愈加迫切。而对中日韩而言,推进区域货币合作对亚洲区域货币一体化也有促进作用。通过构建OCA指数模型对中日韩货币合作成本进行分析测算,实证结果表明中日韩三国的货币合作成本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有一定的上升,但是整体还是较低,而且与欧盟相比,差距不大。  相似文献   

15.
伴随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中日韩作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中的重要经济体,不断调整规划FTA战略,在推动三国经济贸易增长的同时,也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中日韩FTA发展进程与必要性,指出中日韩FTA对经济效果的影响,就如何推进中日韩FTA建设提供相应的对策,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日韩作为东北亚地区三个主要国家,虽然通过经济发展和竞争关系保持着活跃的经济关系,但由于各国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没有实现更深层次的地区经济合作。中日韩三国对东北亚地区和平发展的贡献相比三国的经济发展,其影响力是有限的。本文将对中日韩三国所处的国内经济状况和中日韩三国的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及促进要素和阻碍因素等进行研究,进而分析中日韩三国经济合作的可能性和政治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中日韩三国的GDP总量占到了整个东亚地区的90%以上,占整个亚洲GDP的70%以上。由此可见,中日韩自贸区的建设对于提升中日韩三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以及推动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大连作为东北对外开放的门户,应抓住重要机遇。本文主要对大连在中日韩自贸区建设中的机遇和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东北亚是中日韩的归属地,地缘概念清晰,是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依托。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核心是中日韩合作,而中日韩合作的最大亮点则是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推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并达成协议,在此基础上争取早日结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对于推动东  相似文献   

19.
中日韩建立自由贸易区将带来什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建立中日韩自贸区后将对三国经济发展及区外市场产生的不同影响,是关系到自贸区能否建立和怎样建立的重要依据之一。总体上,建立中日韩自贸区将促进区内GDP的增长,增加就业,扩大区内相互贸易与投资规模,加速产业梯度转移的同时推动区内产业分工体系的一体化进程,并使三国共同受益。但由于三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和在产业分工中的不同地位,短期内,经济发达、产业比较优势相对在高端的日本受益将更大;中长期内,经济具有发展潜力和市场窨优势的中国将得到更大收益。但理论收益转变为现实,不仅要靠建立自贸区提供的机遇,而且与各国对机遇的把握和本国制定的具体发展方针政策与实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孟慧 《价格月刊》2014,(6):44-4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自贸区")以其更好的合作效果,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主流。建立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已成为中国政府对外经济合作的战略目标。在梳理中国自贸区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阐述自贸区建设的积极作用,探讨了全球自贸区发展趋势和中国自贸区建设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建设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