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总习惯性地把地处祖国西北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黄河河套,也叫宁夏平原,又称川区;另一部分是宁夏南部山区,又称西海固地区,它包括银南地区的盐池、同心两县和固原地区的固原、海原、西吉、隆德、彭阳、径源六县。这两部分都可以说名扬全国。川区因一句民谚“天下黄河富宁夏”而富得出名,南部山区因左宗棠的一句“陇中苦甲天下”而穷得出名。富和穷的根源同是一个“水”字。川区历来都是引黄河水自流灌溉,物产丰富,种养皆宜。尽管黄河中下游过去常常泛滥成灾,但宁夏却独得其利,难怪人们称这里是神奇的土地、…  相似文献   

2.
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对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完善与实践拓展,是龙江紧抓改革契机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现实解读与深刻诠释;“龙江丝路带”立足省情之本、设计联系紧密、夯实基础有力,必将成为推动龙江改革创新发展的战略契机,打造陆海丝绸之路文化,形成龙江丝路带战略改革的新常态,助推龙江经济快速发展腾飞。  相似文献   

3.
徐豪 《中国报道》2024,(4):36-37
<正>“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提升新质生产力内在动能的前提和基础,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推动红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招,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红河新实践的关键一招。  相似文献   

4.
解决黑河所有的问题在发展,黑河发展的关键在开放。思想解放是扩大对外开放的根本前提,解决铁路运输成本问题是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因素;引进培育经贸主体是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由之路;拓展境外平台建设是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途径;加强协调是扩大对外开放行之有效的手段;加大县(市)区领导力度是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今后五到十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科学分析这一时期国内外环境变化对我国经济体制格局提出的挑战,是弄清三个“重要时期”所涵艰巨任务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巍巍六盘,赫赫千仞,泱泱黄河,汤汤万里,厚土苍天,物阜民丰"。这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王正伟所著《民生赋》中的诗句,气势磅礴地描述了西部最小的省区——自古就被美誉"塞北江南"的宁夏。"小省也要有大作为"。这是10年前宁夏回汉儿女,在仅有6.6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响亮地喊出的口号。10年磨砺、实践已经证明,西部大开发极大地推动了宁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呈现出十大亮点:经济增速连续9年超过1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础设施沧海巨变;民族团结、民生改善展笑颜;粮食连续7年稳产增产;特色优势工业形成规模;改革走在了西部乃至全国前列;小省区做出大文化;中阿博览会将成中阿经贸合作"支点";全国唯一的沙化逆转省区……新十年,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宁夏又将如何谋变?6月,灿烂明媚,《西部大开发》杂志社特派记者到宁夏各地进行了深入采访。我们在真切地感受着神奇宁夏魅力无限的同时,也在探寻着宁夏未来发展的方略——2010年12月,宁夏"沿黄经济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全国18个主体功能开发区之一。宁夏,要以"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为目标,蓝图将主要绘制在黄河沿岸。通过黄河把宁夏十个城市连接起来,以"黄河金岸"为大城市核心区来规划和经营,将母亲河作为一条景观河来保护和管理,实现千百年来"天下黄河富宁夏"的光荣与梦想……  相似文献   

7.
<正> 贳通东西的欧亚大陆桥,与古代丝绸之路的路线基本重合,故亦称“现代丝路”。青海位于“现代丝路”中国段——陇海—兰新经济带南侧。凭借“现代丝路”,向东可以依托境内优厚的自然资源支持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向西可以延伸并拓宽“现代丝路”的经济辐射作用,从而加速青海经济的开发与振兴。但是,实现青海与“现代丝路”的战略互补,关键在于青海交通业,特别是铁路事业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科学诠释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的理论逻辑和实践旨趣,是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健康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丝路精神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和合"思想的传承和发扬、是基于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追求。新时代丝路精神的弘扬要凝聚思想共识,扩大丝路精神弘扬的影响力;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展现丝路精神弘扬的生命力;有序推进国际合作,提升丝路精神弘扬的实践感染力;坚持新发展理念,发掘弘扬丝路精神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一条新的以“陇海-兰新”为主干线.东有连云港。西有伊犁的霍尔果斯口岸的钢铁通道——现代“丝路”正在形成。它对于我国内陆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祖国西北地区的开发,对于按照开放与改革的要求部署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个格局有着无可估量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经济》2009,(1):66-67
兰州是甘肃省省会,位于我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在大西北处于“座中四联”的位置,是黄河上游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最大的工业城市,享有“丝路重镇、黄河明珠、山水名城、水车之都”的美誉。境内有汉、回、满、藏等38个民族,总人口330万人。兰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11.
李菲 《浙江经济》2024,(2):58-59
<正>依托自贸区、共建“一带一路”、“义甬舟大通道”三大综合平台,多层面共同发力,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为打造高能级开放大省提供有力支撑制度型开放是我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必然选择,是党中央根据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变化以及发展趋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推动制度型开放,对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地位和全球经贸规则制定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浙江要以“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为引领,依托自贸区、  相似文献   

12.
<正>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西南地区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开发必将成为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内容。90年代的西南,将是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一个“热点”地区,并将由此进一步拉开大规模开发的帷幕。1989年,在“五省区六方经济协调会第六次会议”上,为加快西南的对外开放,提出了“海陆并进,贸易先行,产业跟进,加强管理”的战略。这一战略的基本思路是明确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翻开宁夏地图,就会看到这块塞上江南的地形如同一条船,正像一首民歌所言:“宁夏川,两头尖,东靠黄河,西靠山。”船形的两个尖端,其南端恰好是黄河与贺兰山南缘交汇处,是黄河由甘肃流入宁夏的入口;其北端恰好是黄河与贺兰山北缘的交汇处,是黄河流出宁夏进入内蒙古的出口。古代黄河的河道就在贺兰山东麓,历史变迁,黄河改道,河床由西向东移易,现今的河道离贺兰山东麓最远处可达百十公里,也就是说,黄河的古河床向东“漂移”了100公里后,形成了当今的河床。南北长约200公里,东西宽100公里左右的银川平原是由黄河古河道由西向东移动过程中形成的,即今日的银川平原就是昔日的黄河河床连续不断的移易形成的。银川平  相似文献   

14.
在全国的省市自治区中,宁夏回族自治区有两个倒数第三:一是人口,二是面积。宁夏似乎有点"袖珍"。但"天下黄河富宁夏"却让宁夏得地利之享。 从辉煌的西夏王国一路走来,历史的尘烟已经离我们而去。而地处宁夏河套  相似文献   

15.
刘忠群 《魅力中国》2014,(3):100-100
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卫人民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祭河神”是中卫悠久、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泛流传于中卫民间的“祭河神”,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深深根植于中卫这块肥沃的土壤之中,与中卫人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是我们研究中卫历史、文化、经济、民俗的宝贵资料。 中卫位于宁夏中西部,先民们已在这里繁衍生息了3万多年。独特的风物地貌,赋于了黄河文化的丰富而独特自然品质。由南向北贯穿宁夏四百九十多公里的黄河,进入中卫后,一改勇猛彪悍旧颜,变得温柔多情,妩媚动人,黄河两岸,遍野飞红,漫地叠翠,一派江南风光。中卫曾是古“丝绸之路”北线的重要驿站,也是汉儒、游牧、伊斯兰、军垦等多元文化的聚集地。古老的水车和羊皮筏子是黄河水道上中卫悠久历史的见证。“祭河神”是中卫地区黄河民俗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6.
宁夏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路,开发丝路文化产业具有区位优势、 文化优势和政策优势.发展文化产业要选择整合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建立丝绸之路文化产业链、 拓展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开放型发展平台和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当第4个“中国旅游日”到来之际,陕西省旅游局再次创意一场以“丝路文明”为主题的秦岭与黄河世纪对话,在添彩“中国旅游日”的同时,进一步彰显和提升陕西旅游影响力及美誉度.  相似文献   

18.
利用外资弥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缺口”和“外汇缺口”,无疑是对外开放后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因此“八五”期间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已成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但是,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亚太地区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实行对外开放以来,与亚太各国或地区的经济合作蓬勃发展。虽然,一些亚太经济合作设想将中国排除在其合作伙伴之外,但中国的广阔市场正在吸引亚太各国或地区发展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二、中国的对外开放及其与亚太地区的贸易投资关系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79年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改变过去闭关锁国或半闭关锁国状态,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逐步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建立和发展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加速了“四化”建设步伐。特别是逐步开放沿海地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在国内经济循环的基础上加入国际经济循环,带动中国的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中国地处西太平洋地区核心地带,土地面积占亚太地区的近半,人口占亚太地区的70%余,虽经济实力还不很强大,但与亚太各国或地区的经济贸易往来千分频繁,特别是实行对  相似文献   

20.
《重庆经济》2001,(4):11-16
“九五”期间,重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进步,对外开放也取得显著成绩。但由于重庆经济结构性矛盾较突出、投资环境不理想,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的区域成本较高,横向对比,重庆对外开放度仍较低。与直辖市地位不相称,外贸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限。针对重庆市对外开放中存在的问题,面对西部开发和即将加入WTO的新形势,必须积极实施产业导向,改善投资环境,才能扩大重庆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