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与农村经济关系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局。从“十一五”时期来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投入是重大的战略任务。增加农业和农村经济投入的需求因素从全局来看,增加农业和农村经济投入是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社会与环境建设,推进新农  相似文献   

2.
张高平  王立朝 《发展》2010,(12):34-35
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村富则全省富。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核心,全省上下着力结构调整,始终如一地改善农田、水利等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坚持不懈地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着力实施以旱作农业技术为核心的一系列农业生产技术,粮食生产实现新突破,农民收入跨上新台阶。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  相似文献   

3.
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发展区域资源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经济,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将起着重要作用。近几年来,在全国各地迅速兴起了加快发展特色经济的热潮。“依靠特色经济,繁荣农村经济;依靠特色经济,实现脱贫致富;依靠特色经济,加快小康建设;依靠特色经济,强县富民”已成为各地党政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共识。目前全国已有300多个县(市)相继获得了“中国特产之乡”的推荐宣传,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每年超过5000多亿元。发展特色经济的势头,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4.
王梦奎 《发展》2011,(1):6-10
一、五年规划工作的制度化“十二五”规划是在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间过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条件下的五年规划;是在经受严重金融危机冲击、国际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要变化条件下的五年规划。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机遇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步伐,切实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带动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政策和国家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让公共服务更多深入农村、惠及农民;通过深化改革,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和活力。  相似文献   

6.
张高平  王立朝 《发展》2011,(1):23-25
三、“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基本思路(一)目标任务根据中央提出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要求,“十二五”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粮食总产达到1100万吨(110亿公斤),人均占有量达到400公斤以上;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显著进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总额达到6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  相似文献   

7.
<正>"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即将到来的"十二五",将是我国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阶段。谋划"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  相似文献   

8.
陈新 《现代乡镇》2006,(11):35-38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在整个小康实现过程中举足轻重。“十五”期间广东省委、省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贯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切实解决“三农”最迫切的问题,全省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可喜成绩。2005年广东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过半,达53.9%,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继续排在第五位。2005年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排位前8名的省(区、市)依此是: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和福建。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了《关于构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榆树林子镇党委立足科学发展观.沿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目标奋力拼搏。以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为目标.以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建设和深化农业产业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一五”计划实质编制年。如何更好地总结“十五”,谋划“十一五”,保持来之不易的好形势和好发展势头,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在总结“十五”,分析今后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的形势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九次会议提出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缩小城乡之间在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一定要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着力发展农村牧区基本公共服务,把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作为首要问题,切实加强基本医疗设施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2.
13.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现阶段,决不可以忽视农村,偏向城市,必须使城市和农村紧密地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叶万有 《港口经济》2010,(12):32-34
“十一五”以来,在交通运输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关心下,江苏港口发展迅速,全面实现了“十一五”港口发展目标。2009年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3.28亿吨,增长14.2%;为2005年的1.8倍,年均增速15.2%。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78.1万标箱,增长3.1%;为2005年的2.9倍,年均增速30.3%;全省实现五个亿吨港口,三个超百万标箱港口。  相似文献   

15.
十二五期间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对于消解这些矛盾、实现我国发展方式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3日下午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加扎实地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  相似文献   

17.
我们以骄人的业绩胜利地完成了极不平凡的“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以新的发展视角满怀信心地跨进“十二五”,迈上了新征程。  相似文献   

18.
刘庆忠 《魅力中国》2010,(19):27-27
我国至今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人口中的百分之七十仍然是农民。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制度化,是我国又一基本国情。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历程基本上就是消除二元经济结构的过程,就是让大批农民通过不同渠道,完成身份彻底转换的过程,就是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在于经济基础,和谐社会首先应该是一个富裕社会,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社会。  相似文献   

19.
一、湟中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湟中县作为青海省的人口和农业大县,近几年来依托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优越的气候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原材料加工业、特色农业和商业贸易,经过多年的发展,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投资环境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城镇服务功能逐渐增强,尤其是在“十五”期间全县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目前,湟中县域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2007年,我区各地各部门围绕党中央关于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求,全面落实和强化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一、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2007年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全年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264.6亿元.比上年增长5.9%.增幅同比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农业增加值682.1亿元.增长7.4%;林业增加值74.9亿元.增长11.7%;渔业增加值122.2亿元.增长5.7%;牧业增加值376.4亿元,增长1.8%.增幅回落5.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