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酝酿13年之久、8次会议审议、创造中国立法史上单部法律草案审议次数最多纪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终于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以高票获得通过,并将于10月1日正式实施。可以说,《物权法》既是近两年争议最多的一部立法,也是与普通老百姓关系最大、最直接的一部法律。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制订工作自1993年启动,历经立法机关八次审议,已由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物权法》的制订与颁行在我国法治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深远影响。物权法的制订与讨论之所以在海内外引起极大的关注,备受世人瞩目,就是因为物权法是保护最广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制订工作自1993年启动,历经立法机关八次审议,已由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物权法》的制订与颁行在我国法治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坚持平等保护物权与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护物权”问题是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多次审议并于2007年3月16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中提出来的。《物权法》明确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保护物权首先表现为法律的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强调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下,“坚持平等保护物权”,这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对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际结合所作的新的实践和重要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5.
3月18日,曾在社会上引发重大争议的《物权法》草案历经长达13年的酝酿和广泛讨论,终于瓜熟蒂落,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高票通过.《物权法》凝聚了全国人民的共识,从全体人大代表按下表决键的那一刻,就表明中国已向政治文明迈进了一大步.国家、集体、私人的财产权和其他人的财产权受到法律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一部法律草案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一般就会付诸表决。但是,物权法草案却在反复修改后进入五年来的第八次审议。这是全国人大立法史上第一部进入八审的法律草案,也是审议次数最多的法律草案。有人说,《物权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财产支配领域的法律制度进一步健全,广大人民群众将是《物权法》的最大受益者。法学专家王轶非常赞同这一观点。"大到一间房子,小到一针一线,都是《物权法》调整的对象。"王轶谈到,《物权法》通俗地说,就是财产法,财产权的法。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同样受到《物权法》保护。  相似文献   

7.
《经济改革》2009,(12):52-52
两年前.当重庆“最牛钉子户”吴苹手持刚刚颁布的《物权法》维权并最终与开发商达成拆迁协议时,人们都以为中国会由此进入一个“我的房屋我做主”的新时代。现在看来.这一切其实都是幻像.而吴苹只是幸运地成了一个和谐拆迁的孤例。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从未有一部法律诞生得如此艰难。 从2004年启动,到2007年6月正式通过,《劳动合同法》反反复复碰撞了近5年。在2005年12月24日草案首次提交审议之后一个月,社会反馈意见即达19万条之多,《物权法》所创下的1万条的纪录,就这样被轻而易举地打破。 即便在艰难问世之后,来自各方的强烈反馈也仍然余波未了。资方及其代言人的愤怒叫骂充斥着媒体,“两会”期间某些代表顺势提出的种种修改提案,也显得格外顺理成章。一时间,新出台的《劳动合同法》变成了“推高失业率”、“压垮中小企业”、“吓退外资公司”,甚至“搞垮中国经济”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9.
2007年《物权法》的颁行,为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基本法律依据。但是,“徒法不足以自行”。为了将《物权法》、《土地承包法》等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规定从“纸面上的法律”变为“现实中的法律”,切实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结合中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春期间。CCTV-1著名栏目《东方时空》对全国人民进行了一次主题为“幸福在哪里”的调查活动,就在前不久,刚刚闭幕的第十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也提出了对幸福指数的人文关怀。这些都引发了笔者对人们幸福感的深层来源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经济》2007,(4):10-10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这部立法过程接近14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8次的物权法,终于在世界瞩目、国人期待之中诞生了!  相似文献   

12.
物权分立还是合一:一个经济学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定物权法的目的是要定份止争、发挥物的效用,《物权法(草案)》却对物权之“物”缺乏明确界定,法学的“一物一权”原则涉及到该问题,但是对于“一物”的认识并不统一。其实,法学的物权与经济学的产权概念相对应,从经济学的角度,如果交易双方信息完全,物权的设置不会引起矛盾和纠纷、影响物的效用发挥,物理形态上多个物的物权可以合一、也可以分立;如果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物品的替代和互补程度以及所处市场结构不同,物权的设置将影响物的效用发挥,并易引起矛盾和纠纷,必须视具体情况进行物权设置。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0月28日,刚刚闭幕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以高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经过15年的立法历程,跨越三届全国人大,《企业国有资产法》今日终于"破茧而出",使我国数十万亿国有资产的监管问题实现"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14.
曹卫 《发展研究》2007,(11):60-62
本文通过对当前较为普遍存在的擅自改变物业用途的现象及定性的分析,探讨纠纷的法律救济途径,并对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下称“物权法”)第77条的缺陷及其他法律、法规的缺失以及如何完善,提出个人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民法学界对侵权归责原则之“责”理解不一,其实质是对“民事责任”与“民事义务”两个民法概念以及物权保护方法与债权保护方法如何进行区分和理解的问题。《物权法》对民事责任形式采取了概括规定,这就导致了一些学者认为侵权归责原则之“责”除损害赔偿外尚囊括排除妨害、消除危险等责任形式。实质上,在理清有关概念和理论后,容易疏导出侵权归责原则之“责”仅与损害赔偿有关。即使在大陆法系和英关法系国家的立法规定中,侵权归责原则之“责”也仅与损害赔偿关联。而非其他。  相似文献   

16.
韩旭 《大陆桥视野》2022,(10):55-57
《民法典》物权编相较于《物权法》增加了居住权制度,使物权法时代的遗憾得以弥补。但仅仅六个条文的模糊规定令居住权在主体范围、客体界定、设立方式、变更情形、消灭事由等问题上都有着解释空间。我们必须从客体、主体、内容三方面对居住权法律关系予以明晰,更好地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使居住权从纸面到现实。  相似文献   

17.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连云港市全国人大代表积极履行职责,认真撰写各项议案建议,为港城加快发展建设好“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言献策。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把“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开放结合起来,加强新亚欧大陆桥、陆海口岸支点建设。“一带一路”作为当前连云港发展拥有的最大机遇,如何紧紧抓住用好这一机遇,是全市上下最为关心的话题。来自连云港市的全国人大代表集体向大会报送了一件议案和四件建议,多方面聚焦“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据了解,这五件议案、建议分别是《关于加快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议案》《关于加强“一带一路”交汇点海上通道建设的建议》《关于加快推动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节点城市开放平台建设的建议》《关于加快推动“一带一路”交汇点贸易通道的建议》《关于加快构建贯通东西的“一带一路”高速铁路通道陇海客运专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现代经济信息》2007,(4):14-14
3月16日,《企业所得税法》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表决通过。《企业所得税法》的主要内容体现了“四个统一”:内资、外资企业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并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我国《物权法》于2007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物权法》的颁布实施,对我国的依法行政,特别是行政执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确立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物权保护理念,确保其在行政执法活动中贯彻物权法的立法精神和有关规定,有效地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物权,防止执法侵权行为的发生,是各级行政机关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对此,笔者拟抛砖引玉,谈谈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20.
今年两会期间,商品房预售制度再次成为“炮轰”的对象。有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向大会提交议案,历数商品房预售制的各种“罪过”,要求修改《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彻底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