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湾新区规划结合功能分区及用地布局,重点打造以普兰店老城区为依托形成的湾底城市综合中心,五十里河治理工程的防护对象主要为临港工业区。五十里河河道治理工程突出了"综合"的治理,提高防洪排水能力的同时,将水生态与水利工程的理念创新运用,通过生态复合型的横断面、橡胶坝蓄水工程、生态绿化堤岸,每一项设计的构思都融入生态水利的理念,建设自然优美和谐的滨水景观,赋予河道生命的思想,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环境,为其它河道治理提供生态水利理念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
肖江 《水利技术监督》2022,(2):101-104,112
为了解决我国中小河道生态水利治理的主流问题,借鉴国外治河经验,对国内主流的中小河流治理理念、基本原则、治理思路、技术措施等进行归纳整理.基于此,将目前中小河流生态水利工程治理的主流理论和较为成熟的实践应用归纳整合,基本形成一套完整连贯的中小河流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体系,为年轻的水利设计师提供可参考的思考体系.  相似文献   

3.
在实现河道生态治理工程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从生态效能、经济效能、环境效能以及社会效能的角度,对传统河道与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的效能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关于河道生态治理的一些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4.
生态水利工程是水利事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生态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满足基本的排洪防涝、导水等功能,还需要尽量维持水环境自然特征,为水系周边生态系统提供稳定环境。为切实增强河道规划设计水平,还应当以生态水利工程理念为基础,切实优化生态河道治理方案,建设生态河流体系。本文就针对此,以生态水利工程概念为切入点,提出...  相似文献   

5.
乌沙河(望城段)河段治理旨在补齐乌沙河流域防洪短板,完善南昌市北城区封闭防洪体系。为恢复治理河道防洪、排涝及生态景观属性,基于“自然河道设计”理念,从河道整治、新建防洪堤、生态修复等方面对治理措施进行详细论证分析,优选联锁式生态混凝土护岸和网格植草护坡、生态混凝土护坡和生态袋护坡堤型结构。设计方案具有良好防洪、排涝和生态修复功能,可为生态河道治理和人水和谐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评价生态治理河段的工程地质条件,文章论述了依据相关规范进行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勘察结果为:驳岸、固床潜坝等建筑物地基岩性均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砂卵砾石层,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承载力可满足要求;但河道疏窄后驳岸、固床潜坝基础的冲刷、掏刷问题较为突出;建议水工建筑物基础置于最大冻土深度以下和洪水最大冲刷深度以下一定的深度,坡脚采取抗冲刷措施。勘察结果和建议可为水利工程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城市河道生态护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过低,导致护坡整体稳定性差的问题,结合仿木桩加固堤岸,开展城市河道生态护坡工程设计研究。根据现场勘察结果,计算设计洪水水面线。确定城市河道堤基埋深,根据左右岸不同情况,分别完成堤防设计。基于仿木桩加固堤岸设计思路,设计桩身结构。最后将护岸与景观规划相结合,完成堤防生态护坡整体设计。通过实例应用证明,新的城市河道生态护坡工程应用后,护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显著提升,有效促进河道整体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8.
简介 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是1979年成立的科研机构。我院长期致力于珠江流域治理及其河口动力规律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涉及流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河口及河道治理、水生态保护、水库调度和水利信息化等领域。我院下设资源与环境研究所、信息化研究所、水利工程技术研究所、河口与海岸工程研究所等四个研究所。  相似文献   

9.
城市河道黑臭现象已经上升为战略性生态问题,解决河道黑臭问题有助于城市进一步发展。文章结合理论分析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技术手段,探讨了不同曝气程度及生物促生剂治理措施对黑臭河道的治理效果,优选出间歇曝气与生物促生剂相辅助的治理措施。从治理效果来看,改措施能有效解决河道黑臭问题,为类河道黑臭问题的治理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山东省济宁市某中小河道生态治理为案例,以"人-水-生态"为基本理念,以生态水利为指导思想,通过对河道现状问题分析,确定设计思路及主要措施,以河道典型断面的生态水利设计为重点,给出重要计算过程及结果展示,主要包括边坡及河底、水工挡墙、景观规划园路及堤顶巡河路、水生动植物等内容的设计思考,以此为设计师提供水安全和水生...  相似文献   

11.
为改善梅江区人居生态环境,解决梅江区水土流失问题,结合群益水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工程,聚焦于河道整治、水土流失治理和人居环境整治3个方面,介绍了小流域治理措施与成效。研究表明:小流域治理可有效改善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提高当地生态安全保障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对促进流域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M桥-三绿老年公寓河段治理是补齐北沙河防洪短板,完善本溪城区封闭防洪体系的关键.根据本溪市"生态立市"战略要求,结合治理河段防洪设施现状、工程地质及建设内容,按照10a一遇洪水设防,提出已建工程巩固提升、新建生态防洪堤相结合的治理方案.堤防型式比选和设计断面计算分析成果表明:采用绿滨垫护坡生态堤方案,在保障河道稳定防洪...  相似文献   

13.
宁波市姚江堤防综合治理原则是在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航运安全的前提下,兼顾生态、景观功能,打造一条宁波生态河道;并与周边城市规划相结合,以“自然”和“人文”为两大脉络,布置沿江景观带,探索多功能的城市水利工程建设规划的有关思路.  相似文献   

14.
张书滨  陈静 《水利技术监督》2009,17(5):19-21,46
通过分析当前乌沙河河道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基于生态水工学理论的乌沙河整治工程总体设计方案,并重点从河道内部、圩堤的护坡护岸、拦河坝和河滩湿地四个方面进行生态设计,为生态水工学在河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各领域生产经营建设逐步趋向于绿色化、环保化方向发展。水利工程建设中也应该应用生态设计理念,提升工程运营能源的利用率。因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发展起步较晚,在实际设计工作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基于此,本文以生态水利工程概念为切入点,提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环节常见问题,阐述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原...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试验方式,对基于生物基质河道护岸护坡生态修复新技术指标、施工工艺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应用该项技术后,试验河道护岸、护坡抗水流冲刷的能力可达到6m/s,相比于传统护生态治理方式,更利于植物生态恢复以及多样化的形成,且具有后期可免养护的特点.此外对该项术在北方寒冷地区和城市段河流生态修复应用给予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节水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发展理念已难以满足当前发展需要,水利工程有关部门需要一个新的发展理念,以满足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要求。河道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河流的生态恢复能力和适应性,在河流经济社会发展和水利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河道生态护坡的主要功能,探讨了生态护坡施工原则,提出了河道生...  相似文献   

18.
随着河道的运行,许多中小型河道生态遭到破坏,发生水土流失,须对河道进行治理。文章以辽宁丹东劈柴河河道治理工程为例,根据水文资料计算劈柴河洪峰流量,对其治理工程中水力自动翻板闸主要参数进行设计。同时对1.0万m~2人工湿地工程的管路和填料层结构进行设计,,并配置植物,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必要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锦州市内女儿河为依托,结合理论分析与实际工程,对比分析了物理降解、化学分解、生态治理的解决措施,详细介绍了生态治理的工艺及设备,探讨了治理效果及管理措施。治理结果显示,此工艺能有效解决有机物、氨氮、总磷等污染问题,提高水体透明度,为河道黑臭问题的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针对山区河道的治理,大部分还停留满足排洪要求的层面上,对水生态、水环境的重视程度不够。文章以兰州某河道设计为例,通过河道断面主槽及子槽的设置,选用生态护坡材料,保证防洪安全的同时,提升了生态及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