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协同视角的绿色技术创新是海洋牧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经,但实践中却存在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创新风险时有发生、协同合作失败以及创新绩效无法衡量等问题。为进一步系统揭示绿色技术协同创新的运行规律,文章运用扎根理论方法诠释海洋牧场企业绿色技术协同创新机制体系,探究各创新机制间的作用关系,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动力机制、主体行为演化机制、风险管理机制、绩效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共同构成了海洋牧场企业绿色技术协同创新机制。海洋牧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对主体行为演化机制具有正向显著影响作用,而主体行为演化机制和保障机制对风险管理机制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风险管理机制对绩效评价机制具有正向的显著影响作用;海洋牧场企业创新绩效评价机制对绿色技术创新行为具有直接显著的影响作用;而动力机制、主体行为演化机制、风险管理机制均对绿色技术协同创新行为具有间接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协同创新作为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正逐渐成为新时期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农业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通过建立PCA回归模型,分析农业企业与政府、科研机构、高校、金融机构等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强调农业企业进行协同创新的必要性,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我国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但由于自身规模、资源短缺等限制,独立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困难重重,因此需要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本文通过分析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提出协同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时代背景和“十四五”绿色发展要求,构建上市公司低碳发展指标,探讨履行社会责任、技术创新投入与上市公司低碳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分析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和进行技术创新对公司低碳发展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科技创新与上市公司低碳发展显著正相关,同时两者具有协同效应。本文将企业社会责任、科技创新和上市公司低碳发展结合在一起,拓宽企业的研究视角,最后从企业管理和政府监管两个角度提出相关建议,为我国公司高质量低碳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生存的主要方式。在竞争激烈的经济环境中,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进行不断的创新。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企业的技术创新重点不同,其冗余资源的主要存在类型也有差别。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生产制造企业在其主要产品的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中存在各种冗余类型有所差异,并且这些冗余资源分别有利于促进不同的技术创新类型。  相似文献   

6.
大力推动制造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是实现河南建设制造强省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河南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受到外部政策环境、市场需求转变、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外源动力和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资源要素、数字人才等内生动力等因素的影响,是各种因素协同推进的过程,在充分了解其转型发展动力基础上,通过加强政府政策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强化顶层设计等为制造企业打造良好的数字化生态环境,推动其实现数字经济产业链融合,促进其数字化运营模式转变,以顺利实现数字化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7.
全球气候变化及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了农业低碳化进程。高碳农业生产路径在实现农业产值增长的同时无法摆脱生态环境恶化、碳源增加、碳汇减少等问题,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对低碳农业生产路径创新产生新需求。但我国低碳农业生产路径创新还面临一些现实困境,亟需解决。实现农业由"高碳"转向"低碳",要树立低碳理念、加快技术创新、因地制宜、规模经营、提高从业者素质。  相似文献   

8.
“低碳农业”是以“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高品质、高效益”等“三低、两高”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彻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合理高效利用资源和能源,建立清洁能源结构和实施清洁生产,并促进能源和资源利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显然,“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在农业发展中的实现形式,是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改善全球气候条件,在农业领域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农业,具备“持续生产、安全保障、品质优良、调节气候、生态涵养”等多元功能。  相似文献   

9.
从经济状况、工业能耗和环保再生等3个方面选取指标,建立安徽省16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安徽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安徽省低碳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城市之间及单个城市内部存在低碳经济发展不协调的情况。提出了推动低碳技术发展、注重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提高资源再生能力、全方位协同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经济名词     
《农场经济管理》2013,(11):64-64
<正>"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其关键是形成以大学、企业、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创新平台、非营利性组织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  相似文献   

11.
低碳农业是一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其本质是降能节约,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实现农业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低碳农业,也是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不仅要求少用化肥农药,进行高效农业生产,更注重整体农业能耗和碳排放的降低。本文就农垦企业发展低碳农业问题提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低碳农业是一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其本质是降能节约,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实现农业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低碳农业,也是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不仅要求少用化肥农药,进行高效农业生产,更注重整体农业能耗和碳排放的降低。本文就农垦企业发展低碳农业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技术标准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标准化是企业技术创新的载体,它可以为技术创新提供创新知识、积累创新成果、提高创新效率、扩散创新成果.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基于技术标准的技术创新成为一种高层次的竞争手段,专利技术标准化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助推力量.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3—2016年我国中小型制造行业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构建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企业内部薪酬公平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及企业内环境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内部薪酬公平对技术创新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内环境中创新文化对这一影响有着显著负向调节作用,研发强度对上述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但并不显著。提出了企业应加强内部薪酬公平,缩小高管与员工的薪酬差距;同时加强创新文化建设来淡化员工对薪酬的重视程度,进而有效提高中小型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记者崔建玲)2016年12月30日,由国家秸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的2017秸秆产业高效化利用峰会在北京召开。峰会以"智慧创新、产业融合、协同合作、跨界共赢"为宗旨,按照循环经济及生态农业的发展规划,聚合政府、企业及科研院校资源,共同探讨技术创新、结构优化、产业融合、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秸秆资源以及秸秆产业高效化新思路。据了解,为更好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根据我国目前加速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科技战略的提出,技术创新是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断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同时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中枢。关于淮海经济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对促进处于技术“塌陷区”的淮海经济区和中国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本文通过主成分分析对淮海经济区企业进行城市创新储备能力、城市创新投入能力和城市创新转换能力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浅谈我国资源采掘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入世后,我国的资源采掘型企业将在管理、技术、成本、人才等方面同国际大公司展开全方位的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资源采型企业尖对挑战的必然选择。本文指出:搞好宏观调控,进一步优化资源采掘型企业的业务构成,组建企业集团,实现强强联合,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实施人才战略,强化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我国资源采掘型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对于技术创新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黑龙江省企业技术创新现状进行分析,指出黑龙江省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在借鉴海尔和中兴等知名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基础上,提出黑龙江省企业技术创新应选择:引进-消化吸收-模仿创新-二次创新-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了开放创新模式。在开放创新模式下如何进行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实现创新绩效最优化的关键。本文借鉴生产函数模型,构造创新绩效模型,根据创新投入成本的约束条件,推理出配置创新资源时应考虑各种创新投入的边际绩效和产出弹性。根据对边际绩效和产出弹性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创新资源最优化配置策略。  相似文献   

20.
高校新农村研究院: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较之前开展的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发展手段和目标。文章旨在对高校新农村研究院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和困难问题进行梳理,分析背后的成因与制约因素,以期为以高校新农村研究院为抓手、从科技引领和支撑的角度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实施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方法]该文从协同创新理论出发,基于对沈阳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实地调研,采用文献梳理、归纳总结和定性分析等方法对高校新农村研究院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科技支撑的机理、模式、作用和困难问题进行了梳理。[结果]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通过整合政府、高校、企业等多方资源,从技术协同、人才协同与理念协同3方面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效支撑。但目前各级政府对高校新农村研究院的作用地位还缺乏充分认识,存在财政支持不到位、技术推广激励与考评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结论]整合各方科技创新资源,构建起各类主体跨界协同、不同技术集成应用、创新资源全链配置、关联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体系;进一步强化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农业科技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增强财政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持续投入,改革高校农技推广人员职称评定与考核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