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刊印后加工材料的发展与印后加工设备的发展紧密相关.更快、更好、更便宜、更具个性化将是印刷客户未来必然的要求.适应这种要求的智能化、连线化、自动化、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各种印后加工技术已经出现并逐步完善.这些技术由市场推动,自然将会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在书刊印后工艺方面.一些包装技术工艺将会被“移植”到书刊印后加工中.书刊印刷和包装印刷的印后精加工技术的共用性,兼容性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2.
对于印刷企业而言.装订、整饰等印后加工工序与整个印刷作业密不可分。不同的印刷企业采用了形式各异的方式解决这些印后加工问题.他们中有的凭借自身实力独自承担了所有的印后加工作业.有的通过外包的方法委托专业印后加工公司完成一部分或所有的印后加工作业。但总的说来.脱机进行印后加工的企业占大多数。  相似文献   

3.
上光是印后加工中,保护印刷品,增加印刷品表面光泽度的重要手段。综合考虑环保性、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和人性化、操作的方便性与低成本后,上光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印后加工工艺。特别是环保性突出的水性上光工艺正成为上光技术的主流,它的环保性在发达国家已经被普遍认可,这类上光油产品在今后的印后加工市场必定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4.
印后装订设备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书刊印刷业随着科学、教育、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而快速发展,书刊印刷已经占到印刷工业产值的近50%,成为印刷业的第一大产业.然而,在印刷的整个工艺过程中,印后装订设备与印前、印刷设备相比,无论相关设备机械化水平,还是自动化水平,乃至数字化水平都处于较落后的状态.除国家定点的大型新华印刷厂以外,不少从事书刊印刷的中小企业,大量的装订作业仍处于手工、半机械化、半自动化作业.  相似文献   

5.
说起“北人”,人们都会联想到印刷机。说起“北人”的印后装订设备,人们或许会感到有些陌生“北人”为了延伸产品链,在向印前、印后发展的战略指导下,在2002年与日本东京出版机械株式会社成功地实现了OEM的合作,引进和生产具有国际水平的无线胶订联动线和骑马订联动线,北人不仅为国内用户提供了高水平的印后装订设备,同时还一举打破了中国印后装订设备生产厂家的格局,迅速填补了北人在高档印后装订设备生产的空白。“北人”在印后装订设备生产领域中算得上是一支“新军”,无论是知名度,还是认可度都远远不够。但是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就…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随着数字印刷的不断发展,虽然传统印刷仍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但数码印刷却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而作为被业内人士称作"面子工程"的印后加工环节也被逐渐重视起来,提高印后加工的自动化程度已成为当前首要任务。为此,本刊记者走访了河  相似文献   

7.
我国书籍装订技术的发展历史非常悠久,是世界上最早有将书籍订装成册技术的国家。早在公元前1600年,我国就有由甲、骨连接成册的书籍。但是,与历史悠久的装订技术相比,我国装订设备的出现与发展却要落后许多。 一、印后装订设备发展情况 我国现代装订的发展始于解放前。那时,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装订技术的发展非常缓慢,装订设备也非常落后。截至新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企业能够实现印后增值,印刷设备制造商不断推出新工艺、新技术,在设备自动化和设备多功能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随着印刷机械向大型、高速方向发展,为了减少印刷与装订过程的不平衡,应使折页机与印刷机直接相连,使印刷与折页连续进行,是印刷联动生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上海紫宏机械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经营三面切书机、折页机、精装书籍装订机及相关包装机械等四大系列产品。从1998年5月成立8年多来,公司在"创紫宏品牌,向用户提供完美的装订机械产品是紫宏永恒追求"的质量方针指导下,立足于中国印后机械  相似文献   

10.
资讯     
“全国书刊印后装订技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2006年3月29日,由印刷技术杂志社主办,四川省印刷协会协办的“全国书刊印后装订技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本次会议邀请了王淮珠、夏丽英及四川新华彩色印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洪林进行讲演,内容包括装订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图书装订形式博览及出版社对图书装帧新要求等技术专题,活动秉承“以现代化装订技术提升书刊装订质量”的宗旨,通过印后专家及具有领先装订设备与技术的国内外厂商的讲演,介绍最新书刊装订技术及各种适合中国国情的装订解决方案,让到会同行交流实践经验和实地参观,共同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印后装订机械的快速发展,也就是近10年的事,这首先得益于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带动了各行各业对印刷品需求增加;其次,得益于国家为适应这种变化对印刷行业采取的各种扶持和鼓励措施,以顺应改革开放带来的竞争。这为我国整个印刷出版业及相应的印刷机械制造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上海紫宏机械有限公司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成长发展起来的。作为国内享有盛誉、发展最快的印后装订机械设备制造商,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从一家只有200名职工、名不见经传的业外新企业,成为拥有四大系列产品、年销售额1亿元人民币、其中折页机销量达500…  相似文献   

12.
目前,印刷业发展迅猛,特别是印后加工,向多样性、艺术性、结构复杂性发展,例如出现的新工艺:UV上光、局部艺术上光、覆膜层表面立体上光、水性上光、仿金属蚀刻及冰花效果处理等。包装则向艺术品、收藏品方向发展。本文仅就印后加工上光工艺部分做简单介绍。 根据干燥方式,上光分为红外  相似文献   

13.
行业动态     
中石油突破天然气转化合成气制油技术 9月5日,寰球工程有限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天然气转化合成气制油技术工艺包通过行业专家评审,已具备工业化应用条件。天然气转化合成气制油技术是在催化剂作用下将合成气转化为汽油、柴油,以及合成蜡、润滑油等高附加值产品。这项工艺不仅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由于生产出的汽柴油产品具有无硫、无芳烃、无重金属等特性,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减少,将对大气污染防治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近年来国内外对印后设备发展的重视,印后设备的种类、型号、技术及档次逐步趋向多样化、复杂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从包本机、折页机、无线胶订联动线、骑马订联动线到模切烫金机、糊盒机、上光机……印后设备可谓种类繁多、精彩迭起,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轨迹,交织在一起共同描绘出中国印后加工市场的发展。其中的折页机,就是本期“采购指南”所捕捉的亮点。  相似文献   

15.
椭圆型胶订包本机是印后装订领域出现很晚的一个机型。在这种设备出现之前,占据胶订市场主导地位的设备一直是直线胶订机和圆盘胶订机。虽然面世的时间最晚,但是椭圆胶订包本机却在短短几年中,迅速发展为装订领域的主流机型,其势头之猛,大有一统胶订设备市场之势。  相似文献   

16.
被誉为中国印后第一品牌的天津长荣印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荣股份)不久前携MK920SS双机组烫金模切机、MKl060ER全清废自动模切机、MK420检品机、MK550FBII高速糊盒机共4款高精度、高效、高自动化设备参加了中国国际彩盒展。长荣股份继续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印后综合解决方案,4款现代化设备现场演绎精美贺卡的印后自动化、数字化加工生产。展会期间,记者采访了天津长荣印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市场开发部经理刘帅。  相似文献   

17.
2004年8月3日——网络化印刷组织(Networked GraphicProductionTM)宣布接纳三位新成员—Quark公司、WAVE公司和Olive公司。网络化印刷是印刷业界的一个组织,该组织倡导使用CIP4的JDF格式,并通过提高印刷的自动化程度、集成性能、以及跨厂商的兼容性,大大提高印刷效率。网络化印刷迄今已拥有46位成员,这些成员跨越国际印刷行业,有些成员开发软件、印刷出版、内容管理和管理信息系统,有些成员开发各类数码资产管理系统,有些成员则生产印前、印刷和印后装订设备。“网络化印刷仍在不断接纳新的成员,这些成员认识到网络化印刷是市面上将…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机电工业》2002,(18):29-30
"北人"历经50年的发展,由原来21个小厂合并、固定资产200多万元发展成为今天以生产单张纸、卷筒纸两大系列80多种不同规格的胶印机为主的国内印刷机械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主要产品有表格机、凹印机、柔版印刷机和印后系列的模切机、无线胶订联动线、配页粘页机、骑马装订联动机、折页机等,其中平张纸系列产品在同行业同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60%,产品行销欧洲、拉美、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9.
(达琪娜缪惟民)2013中国国际彩盒展即将于2013年8月21日-23日在东莞厚街·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开幕。展会聚焦纸制品包装的前沿资讯和先进技术,集中展示彩盒印后各工艺的专业设备与耗材,为企业提供后道加工中节能降耗、高效生产的优质解决方案。300多家海内外知名印后设备制造企业都将云集现场,现场带来600  相似文献   

20.
以静脉产业为切入口推进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静脉产业与煤炭企业循环经济 静脉产业(资源再生利用产业)是以保障环境安全为前提,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的,运用先进的技术,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转化为可重新使用的资源和产品,实现各类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的产业,包括废物转化为再生资源及将再生资源加工为产品两个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