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省南泥湾精神研究会共同举办的《经济建设与南泥湾精神研讨会》,于1996年9月毛主席视察南泥湾53周年时,在长沙举行。部分南泥湾老战士与理论宣传工作者、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欢聚一堂,畅所欲言。省委副书记郑培民、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文选德、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夫生、省政协副主席龙禹贤、省军区副政委黄祖示、省长助理翁晖及孙国治、石邦智等老同志到了会。大家认为.当年我党我军在南泥湾体现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在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值得发扬。我们要…  相似文献   

2.
由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宣传部、建整办和省政府农村工作办、省扶贫开发办及省社科联、省南泥湾精神研究会联合举办的“脱贫致富与南泥湾精神”研讨会,于1998年1月4-5日在长沙召开。与会者紧紧围绕研讨会主题,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进行了深入探讨。一、脱贫致富需要南泥湾精神与会者认为,抗日战争艰苦年代由党中央和毛主席在大生产运动中培育的南泥湾精神,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在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都十分艰难的情况下,八路军359旅就是靠这种垦荒者的精神来开展大生产运动,使之成为生产发展的原动力。南泥湾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3.
弘扬南泥湾精神,促进企业奋发进取,深化改革。南泥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源于崇高的理想和爱国主义。在日寇和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实行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的生死关头,359旅在抗日救国精神鼓舞下,不怕任何困难和压力,披荆斩棘、开荒生产,取得了南泥湾屯垦的伟大胜利。今天历史条件虽然变化了,但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同样能激励人们居安思危,奋发图强.前些年,长沙卷烟厂产品缺乏竞争力。厂长肖寿秘到东欧考察时发现,商店里摆放的诸多名烟中唯独看不到本厂外销的香烟,后来在一个地摊上找到了。对此,他深…  相似文献   

4.
在抗日战争进入艰苦的相持阶段,陕甘宁边区遭受国民党的重重封锁和日寇的进攻,财政上经济上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在严峻的历史关头,八路军359旅坚决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关于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于1941年初开赴延安东南四十多公里的南泥湾,一手拿枪,一手拿锄,经过五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把一个纵横百余公里的荒山野岭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与陕甘宁边区军民一起,粉碎了日寇和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和军事进攻,成为边区大生产运动的一面旗帜。同时,在生产斗争实践中,不断锤炼、铸造了南泥湾精神。 一、南泥湾精神的内涵及其基础 对南泥湾精神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人们深化对它的理解、认识和弘扬。  相似文献   

5.
提起南泥湾,浮现在人们脑海里的固有印象是"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那是歌中的南泥湾。如今的南泥湾,庄稼被林木取代,养牛不是为了耕地,少量的羊只也进了圈。已经退休的北京知青又回到南泥湾,搞起了远近闻名的"知青林"……从开荒种地到退耕还林,新中国成立60年之时,南泥湾发生了诸多不一般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发展》2021,(3):26-28
“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不久前,在北京的家中,近百岁的老革命、诗人贺敬之,听着关于今日南泥湾的汇报,脸上迸发出青春的光彩.1943年,19岁的他在延安窑洞里写下《南泥湾》这首后来唱遍世界的歌.  相似文献   

7.
南泥湾是一块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土地。这块土地交付给我们一笔非常珍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 南泥湾钻采总公司就是生长在这块红色土地上的英雄之花。公司创建于1986年,现有职工1200余人,有生产油井1300多口,固定资产达4亿元,形成年产原油22万吨的生产能力,是一个具有科研、勘探、钻井、井下、采油、机修、供电、运输、测、固、射、压井等生产工艺的较为完备的中型石油生产企业。先后获中、省.市、区的各种奖励40余次,江泽民总书记曾亲临油田视察,赞誉油田职工是“社…  相似文献   

8.
这次由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建整办、省政府农村工作办、省扶贫开发办、省社科联和“南泥湾精神研究会”联合举办的《脱贫致富与南泥湾精神》研讨会开得很好。一是选题很好。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固然要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重视,要靠各级党政领导的关注,要靠全社会的支持,但是,要从根本上脱贫,最关键、最根本的是要靠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这就是南泥湾精神的实质。如果没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光靠领导的重视,社会的帮扶,最终还是脱不了贫。二是讨论得很好。论文不仅多,…  相似文献   

9.
《新财经》2001,(9):28-30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  相似文献   

10.
吴志菲 《中国报道》2010,(11):104-107
朱德选中的第一块"试验田"——南泥湾,成为以三五九旅为主力的军垦大军拓荒之地,并创造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官兵一致、同甘共苦的"南泥湾精神"。  相似文献   

11.
就在延安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开展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在距延安300多公里的甘肃华池,经过八路军770团和当地干部群众努力,也建成了堪与南泥湾媲美的陕甘宁边区另一处重要的军民大生产基地。由于这里离延安较远,加上宣传较少,许多人至今还不知道这个地方。  相似文献   

12.
一、扶贫攻坚离不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从1986起,党中央,国务院对贫困地区实行经济开发的方针,即变救济式扶贫为开发式扶贫,变“输血”为“造血”。贯彻这一方针,要求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国家的扶持下,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生产,改善生产条件,增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这是因为贫困地区的广大干部群众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其它任何因素都是不能代替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贵在自力,贵在奋斗,贵在进取。当年的南泥湾,遍地是荒山.加上国民党…  相似文献   

13.
今年9月16日是毛泽东同志视察南泥湾53周年纪念日。作为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南泥湾精神,是诞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具有深刻内涵的一种先进思想的体现,突出表现为:既有远大理想,又能埋头苦干的奋斗精神;不怕艰难困苦、不在强大敌人面前低头,敢于排除万难、战胜敌人的大无畏精神;在革命队伍内部同甘共苦、团结一致的协作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公而忘私、乐于奉献,为了民族利益、长远利益不怕牺牲个人利益、暂时利益的牺牲精神。南泥湾精神汇集了我们党的许多优良传统,其核心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今天,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大力弘扬这种精神。 同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多,生产的社会化、商品化和现  相似文献   

14.
延纪 《当代陕西》2011,(7):26-29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培育的伟大时代精神,是战胜敌人、夺取胜利的力量之源和精神支柱。其原生形态就是当年在延安形成的抗大精神、整风精神、张思德精神、白求恩精神、南泥湾精神、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和劳模精神等。每个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都有它特有的科学含义。延安精神是各个原生形态精神的升华,各个原生形态精神又是延安精神的生动体现。延安精神永远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5.
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延安时期产生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积淀和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自身价值的展示和弘扬。我们正处在新的创业时期,扶贫工作进入了艰难的攻坚阶段,要实现在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相似文献   

16.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高瞻远瞩、统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南泥湾精神,在历史上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曾起了积极的巨大的推动作用。今天,在西部大开发中,继承这一光荣传统,弘扬南泥湾精神,仍然有着广泛而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日前,中国中铁施工的南部苏丹政府朱巴医院举行了隆重的开业典礼。这标志着该工程成为南部苏丹战后紧急修复工程9个标段中第一个整体交付使用的标段,也是我国企业首次在南部苏丹整体交付工程项目。2006年苏丹南北战争结束后,南部苏丹政府开启了战后紧急修复工程,共分9个标段。中国海外工程公司中标4项,成为首支进入南部苏丹市场的中国施工企业。  相似文献   

18.
未来城市追求的是‘零碳”——既追求舒适的生活、享受高科技,又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在最佳城市实践区内,英国“零碳馆”为我们展示了难以想象的生活。它的原型位于英国伦敦南部的贝丁顿零碳社区,它实现了高密度与舒适生活、零碳与零排放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9.
《发展》2011,(1):156-156
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韦学院研究人员和澳大利亚同行在新一期《地质学》杂志上报告说,在澳大利亚南部的弗林德斯山脉中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地质结构。  相似文献   

20.
张树义 《发展》2012,(3):40-40
一、发展现状 古浪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年粮食播种面积在70万亩以上,畜禽存栏130万头(只)左右,为食用菌生产提供了牛粪、麦草等主要原料;南部山区海拔较高、气候阴凉、空气清新,非常适应食用菌的生长,发展反季节食用菌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年来,古浪县积极引进食用菌种植技术,在南部山区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