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莹雪 《时代金融》2013,(17):82-83
外国法查明制度是外国法适用的前提,是确保国际民商事交往正常秩序的重要法律条件,外国法查明制度的完善具有重大意义。然而,我国有关外国法查明的责任承担、查明途径和外国法查明不能的救济等问题,在审判实践中仍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我国应当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的实践,完善外国法查明制度,以便更合理的解决涉外民商事争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涉外案件不断增多,无论事实说还是法律说,对于冲突规范所指向的外国法性质的认识都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的现象,指出应建立外国法查明制度。探讨了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应通过社会公共信息资源查明外国法,其认定必须采取国家职权主义以确保权威性,并将被查明的外国法看作法院地法律之下位的授权规范予以适用。  相似文献   

3.
余晓芸 《金卡工程》2009,13(3):64-64
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是国际私法上限制和排除外国法适用的一项重要制度。本文简要论述了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概念以及其作用,并对这一制度在我国的有效运用提出了一些必要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何方 《金卡工程》2008,12(10):61-61
鉴定结论作为一种专业性意见证据,起着帮助法官查明案件事实和鉴别其他证据是否真实、可靠的重要作用.但是鉴定结论所特有的专业性和科学性特质,又让法官在认证时陷入无法判定的认识困境.为了克服困境,结合我国国情,笔者建议进一步完善专家辅助人制度并提出建构意见.  相似文献   

5.
王毓娟 《金卡工程》2010,14(6):127-127
在国际私法中,适用直接适用的法和公共秩序保留制度都可以达到排除外国法,本文笔者认为两者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的范畴,既互相独立,又互相依存、互相补充。  相似文献   

6.
丁奕瑶 《金卡工程》2010,14(8):67-68
回避制度源于"自然正义"法则中的"任何人不能做自己案件的法官"的基本要求,具有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和司法形象公正的多重公正价值。目前我国法律对律师执业回避的规定尚有不足之处,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司法改革进程,提出我国应当重点落实法官回避制度,同时适度强调律师回避的职业操守,达到防治法官腐败、实现司法公正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徐艳艳 《金卡工程》2009,13(7):21-22
回避制度贯穿于三大诉讼法,它的设置在于保障裁判的公正.适用的对象是审判人员、侦查人员、书记员以及鉴定人、翻译人、勘验人.其中又以法官的回避为核心,然而在现行法律和相关司法解释中出现了关于律师回避的规定.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与保障律师执业权相冲突的.律师不应当成为回避的适用对象,这一规定侵害了律师执业权和当事人的选择权,司法公正最终实现需要法官职业规范的切实落实和每个司法人员职业道德提升而不是选择律师回避.  相似文献   

8.
赵廷婕 《云南金融》2012,(5Z):39-40
驰名商标的认定方式是商标法律制度中一个组成部分,我国对其认定主要采用司法认定和行政认定两种方式。但是,由于对驰名商标的认识上存在一定偏差,我国的驰名商标在一定程度上被滥用。驰名商标权作为一种私有财产权,对其保护应当依照侵权行为法律规范对产生的具体纠纷进行调整,我国应当对驰名商标认定方式进行适当修正。  相似文献   

9.
赵廷婕 《时代金融》2012,(14):39-40
驰名商标的认定方式是商标法律制度中一个组成部分,我国对其认定主要采用司法认定和行政认定两种方式。但是,由于对驰名商标的认识上存在一定偏差,我国的驰名商标在一定程度上被滥用。驰名商标权作为一种私有财产权,对其保护应当依照侵权行为法律规范对产生的具体纠纷进行调整,我国应当对驰名商标认定方式进行适当修正。  相似文献   

10.
任祎 《金卡工程》2009,13(8):45-46
本文对公交车不当刹车致乘客受伤案进行了简要分析,由该案的法律适用问题提出了当事人对法律适用的选择权。通过分析得出《合同法》第122条赋予了非违约方合同当事人以法律适用选择权这一结论。当事人应在其选定的责任相对应的法律体系中进行选择,这种选择不能违背法律的基本精神,不能以法律规避为目的,同时选择的法律应该是可以适用于具体个案的法律。当事人的这种选择权,与法官根据案件寻找本案应适用的法律的职权并不冲突,在案件可以适用数部法律的基础上,当事人和法官选择的结果应该是一致的,当然法官对于当事人的选择结果可以作出合理合法的约束。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司法鉴定体制尚不健全。违法鉴定、不必要的重复鉴定等不正常现象大量存在,这不仅妨碍了法官对案件事实作出正确认定,进而影响到法律的适用问题的准确把握,甚至会影响司法正义的实现。鉴于此,笔拟对我国现行司法鉴定制度作一简析,并就如何重构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提出几点粗浅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荣 《金卡工程》2010,14(10):84-84
恶意诉讼损害了相对人的利益,使诉讼功能发生了异化,应当对其进行法律规制。在司法实践中,立案法官应当注意对诉讼的正当性进行必要审查。对于恶意诉讼的受害者来说,权利救济必不可少,并应得到制度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孔庆江 《中国外汇》2023,(16):20-23
<正>在统筹国内金融法治和涉外金融法治、推进金融制度型开放的背景下,金融监管法律域外适用体系建设是提升我国金融法治国际竞争力的根本举措,《对外关系法》为此提供了法律依据和解决思路。近年来,国内法域外适用是涉外法治建设中的重大热点问题。所谓国内法域外适用,是指一国将其具有域外效力的法适用于其管辖领域之外的人、物或行为的过程。需要指出的是,国内法域外适用指的是一国公法规范在域外的效力。与一国国内法中的民商事法律域外适用对象一样,国内法域外适用的对象是位于或发生于本国管辖领域之外的人、  相似文献   

14.
独立董事制度建立与完善的会计视角解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我国现阶段 ,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是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试图从会计的视角来诠释独立董事制度形成的理论基础 ,认为现行西方独立董事制度存在两种基本模式的主要原因是其面临法律环境上的差异 ,在分析了我国试行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基本动因后 ,提出应当从五个方面逐步规范与完善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15.
各个国家对于财产保险受益人的规定不尽相同,学术界对此也存在着很大争议。随着我国财产保险新型险种的不断出现,实务中财产保险受益人的地位十分尴尬。社会稳定发展需要法律进行强制规范,但是单单只靠法律也无法完全实现,还需要伦理的自然约束。本文将从法律和伦理两个角度分析财产保险受益人存在的合理性,并支持财产保险应当采用受益人制度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孙蓉 《金卡工程》2010,14(3):100-102
英美刑法上的严格责任发端于19世纪的法官判例,在其产生后的100多年中经过不断的修正,如今在英美法系国家已经获得了较为普遍地赞成和广泛适用。我国应当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严格责任加以借鉴和吸收以此来完善我国刑法制度,本文主要从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这一角度说明引入严格责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要求明确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的法律性质及其管理运营的法律途径。对于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的法律性质,学界提出了公共基金说、财政资金说、半财政资金说等观点,我国社会保险统筹基金应当属于财政收入,属于国家所有。社会保险统筹基金可以采用信托制和委托授权制两种管理模式,应当对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予以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法律原则作为法的要素之一,自然应具有司法适用性.与法律规则不同,法律原则内涵的抽象概括性、模糊性及外延的开放性,在适用过程中赋予了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以致法律原则适用像一把双刃剑,构建相关的适用规制,为法律原则的司法适用提供应有的指引,显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我国2005年《公司法》确立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但是真正法律意义上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司法实践活动还尚不成熟。本文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的适用条件和现状入手,旨在探讨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立法上的完善。  相似文献   

20.
刘歆鑫 《金卡工程》2010,14(7):204-20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性的垄断行为不断增多,国际上缺乏统一法的管制,许多垄断和限制竞争行为既不能认为是合法,也不能认定为非法,它处于一种法律真空之中。我国《反垄断法》于2008年8月1日开始实施,该法确立了建立在效果原则基础上的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制度。效果原则确立了国家管辖权行使的法律前提,但容易带来法律冲突。本文对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相关法理进行分析,在考查国际范围内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制度的基础上对我国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冲突解决有所帮助,进一步完善我国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