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城镇化与工业化紧密联系、互相促进。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国城镇化总体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改革开放后这种滞后现象趋于缩小,2003年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最为协调,但自2003年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现象又有逐步增大趋势;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受自然基础和政策因素影响,各个地区又呈现出不同的情况,其中东中部地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东北地区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不高,但却与工业化发展最为协调。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区际差异性,要求在不同的区域实行不同的政策,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乡镇企业肩负使命正当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我国已经加入WTO,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的乡镇企业如何抢抓机遇,迎接挑战,谋求发展,我们银川市郊区各部门,各级领导干部形成共识: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广大西部地区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初中级阶段,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近10个百分点,社会投资和消费市场潜力较大。与此同时,西部地区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短板",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可以作为扩大内需战略方针的主战场,在扩大内需、拉动我国经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确立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多指标描述的方式,构建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测度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与协调度。进而测算并分析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度,最后指出了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低的原因及促进协调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科学地承接产业转移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发展战略,也是加快西部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的迫切要求。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集中体现在:自然资源优势、生产要素成本优势、产业基础优势、科研优势及市场优势等。促进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措施包括:制定承接产业转移的科学规划;优化产业转移的引资环境;加强园区载体建设、重点实施以产业链为纽带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当前,西部地区工业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长期积累的深层矛盾日益突出,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必须以新型工业化促进工业平稳快速、优质高效发展。但多年来,西部地区曾经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制约着工业的转型升级。通过对西部地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工业化历程进行简要的回顾和梳理,揭示西部地区传统工业化面临的困境,并在对其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对西部地区由传统工业化转向新型工业化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新型城镇化将赋予长三角地区房地产发展新的活力。本文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长三角地区中小城镇房地产发展趋势与机遇,针对房地产市场发展存在的诸多缺陷.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完善房地产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城镇化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目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严重滞后,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有历史文化、思想观念、自然地理、政策法规保障等方面的原因。我们要依据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自身经济社会以及城镇化水平落后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通过以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建设规划来选择正确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促进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城镇化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目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严重滞后,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有历史文化、思想观念、自然地理、政策法规保障等方面的原因。我们要依据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自身经济社会以及城镇化水平落后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通过以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建设规划来选择正确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促进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3,(18):6-9
简要论述因道路交通障碍导致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缓慢,区域内中小企业分布很不均,县乡(镇)区域缺少中小企业导致农民迫不得已外出打工,大学生不愿意到(回)乡(镇)创业,最终导致劳动力外流与就业过于集中、贫富差距和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太大,并由此产生矛盾隐患和社会不稳定等问题。为加快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统筹人口、自然、环境、经济和社会协同发展,提出把加快西部地区快速路网建设作为国家战略、策略及预测。  相似文献   

11.
工业化与城市化融合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阶段和必由之路。文章对防城港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现状及二者融合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近年来,防城港市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无论工业化还是城镇化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同时表现为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不协调,工业化水平超前而城镇化水平相对滞后。认清防城港现阶段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阶段与水平,有针对性地制定促进防城港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与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任志  安赵  静静 《企业活力》2014,(3):87-91
在分析皖北地区"四化"发展现状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对皖北地区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行综合测度,并对皖北"四化"进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皖北"四化"发展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原因,工业化不是信息化的原因;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的原因,工业化不是农业现代化的原因;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都不是对方的原因;工业化不是城镇化的原因但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原因。最后通过对"四化"的协调度测度发现皖北地区"四化"发展一直处于失调状态并对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促进皖北"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民族地区,尤其是西部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区,目前工业化水平不仅明显地低于东部发达地区,而且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工业化平经水平尚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西部和民族地区工业化水平只不过在工业化的初期阶段.根据发展经济学家霍夫曼的理论,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之间的工业化水平的差距,揭示民族地区的工业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了西部城镇化发展滞后的因素和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西部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充分发挥西部资源优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长期稳定的绿色城镇发展战略;改善城镇发展的软硬环境,加大城镇经营力度;注重城镇化发展中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由于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所处阶段、体制政策、资源禀赋的差异,各地区工业化进程迥然不同,市场化进程也悬殊较大。西部各省区市工业化、市场化程度明显滞后于东部经济发达省份。认真研究和深刻认识中国西部省区工业化面临的问题和困境,用前瞻性眼光和战略思维谋划中国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发展路径和政策选择,不仅有利于加快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也有利于整体推进中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实现步伐。  相似文献   

16.
小城镇在我国中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部地区的城镇化要健康发展,必须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为此,在分析典型国家小城镇建设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其对我国中部地区小城镇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新型城镇化成为促进西部地区发展最大动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24.1%提高到2012年的44.93%,但仍远低于东部沿海地区60%以上的城镇化率。因此,重构城镇化发  相似文献   

18.
刘勇  刘津  许云 《企业活力》2014,(3):154-160
2012年我国区域城镇化提升格局呈现出与经济水平顺向发展态势,区域城镇化水平差距拉大,区域城镇化质量明显恶化;区域城镇化水平继续呈"东西部高、大中部低"态势,变化是东部与平均之比略降、中部略升、西部未变;区域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基本协调,两者之比依然是"东西部高、中部低",变化是都有所扩大,东部幅度最大。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区域城镇化进程将启稳回升,各地区城镇化提升幅度将超过上年;区域城镇化水平将继续保持协调收敛态势;城镇化和工业化协调性将继续改善。最后,提出了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几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落后国家和地区向工业化、现代化发展转变的必然选择。陕南城镇化水平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城镇化水平滞后于本身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要加快陕南城镇化进程,实现城镇跨越式发展,就要克服制约城镇化跨越发展的不利因素,抓住机遇,积极  相似文献   

20.
农村城镇化是西部重大战略性工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辜胜阻 《经济界》2000,(6):29-31
农村城镇化指的是农村人口和非农产业不断向农村城镇地区不断集中的社会经济过程。农村城镇的水平是由农村城镇化率来度量的。农村城镇化率指的是农村镇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西部非农业人口占西部总人口的比重为17.9%,东部的这个比值在28%左右,西部要比东部低10个百分点。城镇化滞后是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新“瓶颈”。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加速西部的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西部农村城镇化的效应或战略意义表现在以下8个方面。 (1)西部农村城镇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