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产品设计的航标——以顾客需求为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品是企业的生命.产品设计要与顾客需求紧密有效地结合起来.本文将通过对产品设计和顾客需求的关系研究,就产品设计理念、品牌设计、产品功能设计和产品形式设计做较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产品设计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
主要分析企业在满足顾客需求方面由低到高的四种境界:销售制造的产品而非顾客需要的产品;满足顾客的显性需求;满足顾客的隐性需求;创造并引领顾客需求。  相似文献   

3.
基于顾客需求的隐性营销模式及适应性边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隐性营销是针对顾客的隐性需求层次,侧重于提升顾客对产品的认知和顾客的心理满足,进而促使其自主地改善其购买决策行为.但是,对于不同的产品层次和产品利益,隐性营销模式有其适用的边界,并且依条件的不同,隐性营销与显性营销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替代性,企业应对此做出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顾客在产品的生产和服务中扮演着越来越积极的角色.顾客参与不仅为企业节约人力成本,提供创新思维,优化工作流程.对于顾客自身,顾客参与会带来经济利益,也会满足顾客马斯洛需求层次中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本文在详细梳理国内外顾客参与、顾客满意文献及整个领域研究的脉络的基础上,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全面分析顾客参与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5.
马勇 《经济论坛》2006,(14):91-93
由于技术的飞速发展,竞争者的快速仿制和顾客需求的快速多变,产品寿命周期有越来越短趋势。由于短寿命周期产品具有的市场特征,顾客需求的快速把握、新产品的快速开发和快速生产以及新产品的快速投放将是竞争的关键。一、短寿命周期产品产品寿命周期(PLC)描述的是产品在市场上从引入、成长、成熟到衰退的整个时间过程。产品寿命从其周期的长短来看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产品技术更新较慢,产品被模仿可能性较小,产品顾客需求变化不大,这种产品被称为长寿命周期产品。另一类是产品技术更新速度一般,产品被模仿的可能性适中,顾客需求变化也不是…  相似文献   

6.
石海鹰 《经济师》2004,(2):265-265
市场经济条件下 ,公司在完善机制、不断探索管理模式的同时 ,如何最大程度地满足顾客的需求 ,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差异性 ,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是普遍面临的问题。文章旨在对满足顾客需求以及面对市场制定适合公司的需求战略做一点诠释  相似文献   

7.
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形成广义虚拟经济物质和信息的二元价值容介态。研究立足于信息态的顾客心理需求,以服务行业为背景,分析了顾客的社会群聚需求、多样性需求、关系倾向对顾客态度及行为的影响,即心理需求通过信任、满意对顾客忠诚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群聚需求对服务关系中的顾客信任有积极影响,通过信任-满意-忠诚关系链对顾客忠诚产生间接作用;关系倾向通过对信任、满意的中介作用,间接正向影响顾客忠诚。多样性需求在服务关系对忠诚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从顾客需求的明晰程度,可以将顾客需求分为3个层次:顾客的意识需求(顾客的已知需求)、顾客的潜在需求、顾客的未知需求。不同的顾客需求反映出不同的顾客需求与产品的相互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9.
企业在经营上取得成功的关键是生产和提供符合顾客的需求产品,因此,企业应始终密切地关注顾客的需求和期望,通过各种途径准确了解和掌握顾客一般和特定的需求,包括顾客当前的和未来的、发展的需求和期望,确保产品技术性能和经济性能满足顾客和企业需求。产品保证(Product Warranty)是供应商(制造商)在有限资源条件下,通过计划、组织与控制等管理手段,明确向用户(顾客)提供的产品技术经济性能、使用效果、维修服务、产品使用问题处理等各方面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相似文献   

10.
绿色需求及绿色消费驱动的隐性营销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永泰 《现代财经》2004,24(4):50-53
绿色营销观念是对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趋势的新思考,是以满足人们对环境保护问题而产生的需要与欲望为目标的经营观念,是企业市场导向变化的新趋势。隐性营销模式能够很好地适应绿色需求的营销需要,不断提升顾客的浅绿色需求和深绿色需求.  相似文献   

11.
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金融危机产生原因的讨论。从自我肯定需求的角度分析,认为由于个体对肯定自我的需要,会产生超出自身理性经济需求的过度需求,形成超出社会供给的缺口,造成自我肯定需求过剩。并且由于自我肯定需求的存在,人们大量透支未来,导致经济泡沫产生,最终引发了金融危机。因此,自我肯定需求过剩是导致金融危机爆发的终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卢苓霞  王彦勋 《经济论坛》2004,(11):90-90,87
所谓“定制营销”是指企业在大规模生产的基础上,将每一位顾客都视为一个单独的细分市场,根据个人的特定需求来进行市场营销组合,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它是制造业、信息业迅速发展所带来的新的市场营销机会。定制营销使人们参与生产、设计或挑选完全符合自己意愿的产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13.
路苹  贺启印 《技术经济》2004,23(9):44-4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营销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同和接受。对于企业来说,企业经营的任务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智力于满足顾客现实和潜在的需要,并且要求比竞争对手更有效率地做到这一点。要满足顾客的需求,企业必须提供顾客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这不仅要求产品和服务是顾客所需要的,而且要在顾客需要的时  相似文献   

14.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描述企业的定义时说,企业的宗旨是存在于企业本身之外的,企业的宗旨只有一个定义,就是创造顾客。这就是说,企业的目标在于为顾客创造价值,满足顾客的需要,以消费者为核心,进行价值创新,去开发顾客真正的需求。可是,面对芸芸众生,创造顾客又从何谈起呢 ?  现代营销理论认为,产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核心产品 (主要利益 )、形式产品 (包装、品牌、花色、式样 )和附加产品 (保证、安装、送货、维修 )。与此相对应,产品的价值也包含三个层次 :内在价值,即核心产品的价值 ;外在价值,即形式产品的价值 ;附…  相似文献   

15.
基于顾客价值的企业差异化战略路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差异化可分为有形差异化和无形差异化,其核心是给顾客提供有独特价值的东西.当一个企业从差异化获得的利益大于差异化的成本时,就获得了差异化优势.实践表明,持续的高利润或竞争优势主要来自差异化,而非低成本.那些长期具有高投资回报率的企业都是追求产品特色、质量、品牌、服务差异化的企业.差异化能提高顾客支付高价的意愿,增加顾客的需求,带来更多的新用户.同时,差异化带来的市场扩大有利于利用规模经济,新的制造技术和互联网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r差异化的成本.分析顾客需求可采用顾客价值链方法,根据顾客价值链,差异化战略路径主要包括产品差异化、服务差异化、品牌差异化、形象差异化和企业文化差异化.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国内外有关顾客需求识别与评审理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运用BPR方法,构建了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产业化目标市场顾客需求识别与评审模型。依据ISO9000族标准中与顾客有关的过程要求,探讨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目标市场顾客需求识别方案,形成了Delphi问卷调查与顾客需求深层次发掘、顾客需求关联度评价、顾客需求项目有效性分析与剔除、顾客需求项目权重值计算等顾客需求识别程序。采用跨组织论证法,提出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目标市场顾客需求满足能力评审与产品改进决策方案,形成了跨组织论证小组组建、顾客需求满足能力逐项评审、顾客沟通与预期使用要求准确把握、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折中方案提出、产品改进决策建议形成等程序,为科研院所提升其科技成果成熟度提供了有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贡立 《经济导刊》2012,(4):74-75
“顾客中心论”是以分析和研究顾客的需求为核心,根据顾客需求的本质来制定企业营销战略设计的标准,用以规范企业营销战略设计的一种指导思想.具体地讲,它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对顾客需求的研究,提出顾客“需求的群”的二大本质,制定企业营销战略设计的标准.第二,根据“需求的群”的三大本质,制定企业营销战略设计的标准.第三,如何根据标准具体进行营销战略设计.  相似文献   

18.
当今企业都认识到顾客才是企业生存之本,并从过去的“以产品为中心”的经营策略转移到“以顾客为中心”上来。通过对科目分录法的提出,对顾客需求进行了分录归类,并分析和探讨了如何利用顾客需求科目分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以顾客满意 (CS)为中心 ,实施CS经营战略是当今企业的必然选择 ,也是企业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构建科学、合理的顾客满意度 (CS)测评指标体系也就势在必行。1、构建顾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的必要性顾客满意 (CS)是指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顾客满意度 (CSD)是顾客满意水平的量化体现 ,是根据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主观评价 ,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计算得出的。构建科学、合理的顾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 ,有助于企业找出并确定影响CS的关键因素 ,使企业及时准确地了解顾客的真实想法、需求和期望 ,并相应地加速产品结构 ,改进产品…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绿色农产品顾客感知价值维度进行详细的需求层次划分,使之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相对应,解决价值供需问题,以便于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营销方案。以茶油产品作为研究对象,用实证方法对样本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出主要结论:绿色农产品顾客感知价值由5个维度构成,按照因素荷载值大小排序依次为尊重价值、安全价值、社交价值、生理价值和自我实现价值;企业应当根据绿色农产品顾客感知价值的详细划分来进行有效的市场细分,并匹配相应市场化推广方案,提高绿色农产品产业化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