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豆红印  彭晶晶 《企业导报》2014,(10):189-189
生态文明的核心观念和要求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又是一个历史的过程。现行的环境保护法为我国生态保护提供了重要法律依据,但还存在诸多问题。针对环境保护法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我们应该朝环境保护法外部结构平衡和内容协调方面努力,使之适应环境保护法生态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当代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我国社会未来的良好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环境保护包括自然环境、地球生物、人类环境等的保护。随着人类的发展,地球环境现已面临非常大的挑战。在生态文明建设下,人类更应加强环境保护,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将发展寓于生态文明建设之中,或将环境保护寓于经济发展之中,这两种提法都是对的. 谈到低碳经济,首选讲一个问题,就是人类在面临着两难选择:一个是要保护和存环境,一个是要保持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而把握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个关键点,则是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也是由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到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和行  相似文献   

5.
环境问题是关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加强环境保护、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党的十七大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党章,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的更高要求,将环境保护摆上了前所未有的战略位置。  相似文献   

6.
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让人们注意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者们对造成生态问题的原因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视角和立足点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阐释。文章通对马克思和奥康纳的生态思想对比研究,探寻人类和自然界的矛盾根源,从对自然概念的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生态危机的根源三个方面探讨他们关于生态思想的异质性,尽管奥康纳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马克思生态思想,但是脱离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遵循马克思主义,有利于丰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内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进行,环境保护问题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从环境保护监测的重要意义入手,重点对环境保护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如同一把双刃剑,它为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带来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自然生态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因此在对科技工具理性反思的基础上,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如何厘清科技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也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就科技创新的必要性进行阐述,并就科技创新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环境资源利用、生态保护以及经济发展三者矛盾日益严重,因此,生态环境保护也成为了全球主要研究问题。对于国内而言,随着十九大对新时代"五位一体"战略目标的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了重要发展政策。而在环境保护中,工业生产企业将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由于工业企业产业结构复杂,且环境污染以及资源利用较大,亟需对其环境保护标准化进行建设。文章以工业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论述其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的目标与意义,探析当前工业企业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建设措施,以期提高工业企业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质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做为国有大中型企业,辽河油田遵循绿色环保理念,在生产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路途,逐渐达到国际通认的标准。绿色辽河油田即创建“资源利用率高、污染排放少、经济效益显著、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辽河油田。打造绿色辽河油田最重要的是把环境保护纳入到企业的决策要素之中,重视企业发展与环境和谐统一。笔者认为建设绿色辽河油田最重要的是要把环境保护纳入到企业的决策要素之中,重视企业发展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建设绿色辽河油田的制度性保障就是企业内部形成绿色制度,企业外部构筑完备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企业内部与外部协调管理。  相似文献   

11.
周亚红 《活力》2009,(4):34-34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以生态文明观为基础。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科学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生态文明。大力推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新能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的进步,理顺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推行体制创新,尤其是生态环境管理的体制创新,理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体制创新和科学进步相联系,互助互动。在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记者:建设节约型社会、生态文明,是十七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作为生态环境研究方面的知名专家,您如何理解生态文明概念,它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怎样的要求?胡聃: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在长期与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并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发展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它  相似文献   

13.
面对工业文明带来的气候变暖、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等问题,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转移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上。而教育作为传播文明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核心力量。因此,切实有效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不仅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还能为人类的全面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4.
李平 《活力》2013,(12):5-5,9
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主干线、大舞台和着力点。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任何成效任何突破.都是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积极贡献。全省环境保护系统要紧紧抓住历史性发展机遇。做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引领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既是理念创新,也是现实任务。这一理念和任务体现在环境审计工作中,就是要求审计机关将环境审计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积极开展,扎实做好。为此,必须结合环境保护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16.
聂璐 《价值工程》2021,40(14):42-43
过去几十年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忽视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长此以往我国自然生态环境遭受巨大的破坏,自然资源遭受损失,因此,自然环境资源保护迫在眉睫.现今我国在持续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科学有效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这在新时期新中国生态文明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关于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的空间衔接问题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了十七大报告当中。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有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以生态文明观为基础.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科学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生态文明.大力推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新能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的进步,理顺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推行体制创新,尤其是生态环境管理的体制创新,理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生态文明理念在近几年愈发被国家和社会重视起来。结合生态文明理念进行矿山资源的开采,提出矿山保护和治理的新概念,是目前矿山工作的大势所趋,目的是为了改善矿山的开采环境,同时对我们的生态系统进行保护。本文首先对目前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面临的问题简要概述;其次对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下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重要性进行综合分析;最后为如何在生态文明环境下优化对矿山环境的保护及治理提出四点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刚刚召开不久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报告第八点,首次单篇全面阐述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的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突出亮点,为党内外、国内外所瞩目,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生态环保规律的认识进入了新境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多次强调了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首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构想,提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充分体现了对我国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