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在遭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沉痛打击后,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发达国家开始将目光投向高端制造业,推行再工业化政策。基于阐述美国再工业化的内涵和背景,选取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ISM(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和美国中高端制造业企业利润三个指标度量了美国再工业化的成效,并分别就美国低端制造业流出与中高端制造业回流对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位置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将低端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将低端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推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及与美国开展技术合作,抓住机遇进入美国市场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美国在受到金融危机的重创之后,意识到经济"空心化"的严重性,因此,自2009年以来,美国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重点推动"再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并将其视为夯实美国实体经济,占领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战略。所以,本文重点分析了美国实施"再工业化"战略至今,在促进出口、降低失业率、平衡贸易逆差、重振制造业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并通过分析结果得出对中国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3.
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暴露了美国经济发展中产业"空心化"的问题,面对美国经济过度金融化和借贷消费模式的弊端,美国政府提出"再工业化"战略,重点在于发展高端制造业,希望依靠技术创新优势发动新技术革命,并带动新一轮的产业进步,从而再次占据全球制造业分工的制高点。我国目前正处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将在高端制造业、制造业产品出口和新能源革命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杜肖伟 《商》2013,(20):287-287
美国再工业化是美国为度过金融危机,回归国内实体经济而提出的政策。在我国制造业转型之际,美国制造业的发展势必对我国的制造业,尤其是对制造业的出口产生影响。本文分析了关国再工业化的实质,并对其给我国制造业出口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政府应该大力推进贸易方式转变、提升出口结构、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制造企业则应该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养高技术人才、实施品牌战略等。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全球化、生产任务化纵向深入的背景下,比较优势理论对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后的政策效果和影响解释力不足。再工业化促使美国经济快速复苏,保持国际竞争力,是竞争力理论的新应用。基于波特钻石模型,采用中国制造业产业层面数据,结合基于附加值的RCA指标,将外资和中美进出口作为外在机遇,以跨时面板数据检验美国再工业化政策实施前后中国不同层级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表现。结果显示,美国再工业化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受到外在冲击的影响呈明显的产业特征。政府加大劳动密集型产业研发投入,鼓励技术创新和应用,提高FDI质量,扩大从美国进口高技术中间品都是减少美国再工业化不利影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品牌》2015,(8)
为应对"去工业化"所带来的金融危机及其工业的衰退,美国政府实施了"再工业化"科技创新政策。其中主要包含《美国创新战略:促进可持续增长和提供优良工作机会》、《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美国创新新战略:保护我们的经济增长和繁荣》、《"高端制造合作伙伴"计划》(AMP)、《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五个政策文本。这些政策对我国的启示主要在如下方面:第一,我国政府在创新政策的制定方面应充分发挥优秀科学家的智慧与作用;第二,美国政府在制定科技创新政策时,特别注重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支持;第三,美国基于企业这一创新主体,健全了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7.
吴祥娇 《中国市场》2014,(38):35-36
在美国采取"再工业化"的背景下,用"微笑曲线"作为分析工具,分析制造业产业价值链中各环节的附加值;进而,对我国制造企业经营现状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寻求美国"再工业化"背景下提升我国制造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奥巴马政府为应对美国“次贷危机”以及国际金融危机,提出美国“再工业化”战略,重点是发展实体经济.特朗普上台后实施“企业回迁”战略,以恢复美国制造业而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美国“再工业化”政策的实施会对中关贸易产生重要影响.首先对美国“再工业化”政策进行指数化,然后建立回归模型分析美国“再工业化”政策对中美贸易影响.结论为美国“再工业化”政策在短期内阻碍中美贸易的影响不显著,但长期会阻碍中关贸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美经贸关系发展迅速。目前,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五大进口来源地。中国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美国"再工业化"战略旨在通过重振制造业,促进出口,推动经济复苏。不难想象,该战略会对中美贸易产生重要影响。文章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方法,从中美贸易现状、中国商品美国市场占有率、中美贸易相互依存度等层面分析了该战略对中美货物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孙立坚 《国际市场》2011,(3):18-19,10
2009年11月,当美国政府付出了沉重的救市代价,避免了美国经济因金融大海啸而不得不卷入大萧条的困境之后,奥巴马在充分反思美国华尔街滥用  相似文献   

11.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欧美一些主要工业国家掀起了一股去工业化的浪潮,直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让这些国家认识到了去工业化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于是曾经一度去工业化的国家陆续提出再工业化战略;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新一轮再工业化,不仅给中国制造业带来了挑战,更带来了机遇;只有不畏挑战与艰难,抓住机遇才能更好地实现再工业化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的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分析当前世界制造业,包括欧美重归制造业的"再工业化"、日本多年来始终坚持制造业的"制造强国"和德国工业4.0高端制造的制造业现状,获得中国制造的启示和日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美国“再工业化”的动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造业水平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美国拥有世界最高技能的劳动力和先进的装备,是世界上制造业最发达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最快的国家,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制造业的引领者。20世纪前半期,制造业是美国经济增长的引擎,电力、广播、电视、汽车、飞机、家用电器、计算机等领域制造业曾经是美国的骄傲。  相似文献   

14.
15.
殷源 《销售与管理》2010,(1):104-104
经济寒冬下,中国企业,谁在逆市上涨?经济寒冬下,做中国本土市场,谁是榜样?  相似文献   

16.
付虹 《大经贸》2002,(11):33-35
最近《远东经济评论》发表文章,评述中国的制造业:中国已成为全球第四大制造业基地,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中国丰富的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吸引外资所带来的新技术,使中国产品的价格优势无与伦比。  相似文献   

17.
权萌蕾 《现代商业》2013,(29):103-103
金融危机过后,美国开始大力发展制造业来振兴实体经济,以此带动经济的发展,重塑竞争优势。美国制造业的回流会导致我国承接外国先进制造业出现逆转,对我国正在积极实行的产业结构升级政策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所以我国必须采取适当地措施来减弱这种影响,并且抓住和挑战并存的机遇,努力搭建有利的国际竞争商业环境,大力推进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  相似文献   

18.
正金融危机后,美国意识到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出台了"再工业化战略",努力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占领未来全球制造业的制高点,新一轮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由此拉开了大幕。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如果成功实施,将会在高新技术和清洁能源基础上发展出新的产业并制定出新的技术和环保标准,这将对我国"世界工厂"的国际分工定位产生重大影响,因而需要仔细研究,认真应对。一、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由来实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制造是中国经济在过去三十多年快速发展中最引人瞩目的成果之一,是经济发展初期阶段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一条有效路径,它曾经让我们引以为傲。但是随着中国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制造业的生态环境、产业结构与发展模式、通胀速度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的成本优势快速降低。庞大的就业人口和众多的中小企业在寻求出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视线转移到中国创造。如何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成了非常重要的时代课题。本文从企业战略管理角度尝试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提出重新审视成本管理、加强产业链延伸、运用竞合理念搭建战略联盟,并强调从自主能力创新和强化品牌意识两方面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品牌建设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小红 《商场现代化》2006,(7Z):113-113
中国是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面临诸多尴尬。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凸显三大软肋。以企业为主体,本文提出了品牌建设的三个路弪依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