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一提法把股份制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公有制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社会主义公有制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国有与集体经济相互组合形成的新的组织形式。公有制实现形式则是指公有制经济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我们分别采用过承包制、租赁制,都可  相似文献   

2.
自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以来,人们都普遍认为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国企改革实践的一个明显进步。但也有同志把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等同于公有制的“存在形式”,把股份制等同于公有制,认为《决定》的这一提法是对十五大报告关于股份制性质的论述的重大“突破”或“发展”,即“突破”了十五大报告关于股份制既可被资本主义采用也可被社会主义采用,关键取决于控股权为谁所掌握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汪竞 《财会学习》2004,(3):26-2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积极推行公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国资委终将完成直接控股重要企业和运营国有资本的使命,当起国有资产的“老板”,而不是参与管理的“婆婆”。因此,国家可以大面积地从竞争性领域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国有制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开,有利于提高企业与资本的运作效率。 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5.
承包制是在保持国家所有制的前提下,完善企业的经营机制,以承包经营合同形式,确定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使企业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管理制度。实践证明它没能克服传统产权制度“所有权虚置”的根本弊端。而深化企业改革的关键在于使产权明晰化,因此在探索产权明晰化的思路时,很自然地转向股份制。股份制是按一定的法规程序,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建立法人企业(公司)。企业资产独立化为法人资产,企业法人代表(董事会)拥有对企业实物资产的所有权,企业经营者受董事会委托行使具体经营权,可排除投资者(股东)的直接干预,真正地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  相似文献   

6.
有些人认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应以所有制改革为突破口,具体地说,就是要以股份制来改造公有制,期待在本世纪末以股份制取代公有制。这些人认为:公有制使企业产权不明确,国家财产无人负责;在公有制下,不能实现政企分开、两权分离,不能形成企业机制,不利于企业家的成长;在公有制下,企业不能进行风险经营,不能通过兼并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似乎公有制是我国经济不发达的最终根源。所以,必须把公有制企业股份化,用股份化来改造公有制。并且说股份制并不改变公有制的性质,因为其中除个人股外、还有单位股、  相似文献   

7.
一、对三种“两权分离”的不同认识近几年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调整企业尤其是传统的国营企业产权,与此相应,理论界提出了三种“两权分离”观点:所有权(即本文所称的产议)与经营权分离,法律所有权与经济所有权分离,直接所有权与最终所有权分离。我认为这三种观点在理论上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为促进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企业试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组合的股份制组织形式,有利于明确产权性质、产权归属,推动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这为我国的股份制改造指明了方向。但是,由于股份制改造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10.
(一) 承包制是在“两权分离”的理论基础上,为改善企业经营机制而被广泛推行的。几年实践,显示它至少在四个方面为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奠定了必要的前提:一是承包制促进了企业家阶层的形成;二是承包制加快了生产要素市场体系的发育;三是承  相似文献   

11.
梁永生 《中国金融》1994,(12):23-24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对国有企业改革进程梁永生我国企业改革从1978年的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开始,历经企业利改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厂长(经理)负责制、承包制和股份制改革阶段。在这15年来企业改革中,呈现出一个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过程。经过15年艰...  相似文献   

12.
独立审计如何独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天,“现代企业制度”已经成为一个时髦用语。一般认为,现代企业具有经营权与所有权“两权分离”的特征。该特征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其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自然不言而喻。但是,正是由于经营权与所有权的“两权分离”,导致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缺陷--代理问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内部人控制现象。面对这一国际难题,如何解决?信息披露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现代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连结点,契约的背后就是利益的协调与争端。“契约的实质就是信息”,从而“会计信息成为社会财富转移或利益分配的基础”。现代企…  相似文献   

13.
一、股份制企业要受到社会约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股份制企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企业的所有权可以在完全不影响企业的生存和正常经营的情况下发生流转,也就是说,与一定的所有权相联系的所有者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证券市场的建立使得任何法人和自然人都可以通过买卖股票而获得或脱离对企业的所有权。  相似文献   

14.
公司治理财与务管理体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制企业是现代企业的典型组织形式,其根本特点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即由实物资本的所有权派生出来的占有权、使用权及处置权等同所有权的分离。公司治理即源自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以及由此产生的代理关系问题。通过有效的公司治理,可以降低由于两权分离而造成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1988年以来,经济理论界、企业界针对正确认识和处理承包制与股份制的关系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的主张完善和发展承包制,有的主张全面推行股份制。我认为,由于我国情况千差万别,条件各不相同,形式应多种多样,不可强求一律,本文仅就承包制与股份制相结合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6.
<正>推行股份制对厦门经济特区有何特殊的意义?怎样才能尽快而又稳妥地建立特区开放型股票市场?这是特区当前急需解决的新问题,笔者提出粗浅的看法。 一、特区企业推行股份制的必要性 股份经济目前已是现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一种主要经济形式。由于它创造了一种独特的风险机制,能更广泛迅速地筹集资金和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发展社会生产力,促使经营管理职能的专业化,因而使它更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具体说: (一)可以明确产权关系,实现两权分离。国营企业推行股份制后,财产关系将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从原来的单一全民所有制变为多种成份、多种形式并存的新公有制,国家已不再是企业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文化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自国有企业实施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股份制改革以来,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和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股份制的“形似”问题似乎已解决,然而,公司的运作与过去相比在经营机制上还没有完全转变,因此解决股份制“神似”的问题就成为新的课题。目前的讨论主要有两种思路:一是继续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二是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前一思路由于国有制产权固有的“所有者虚位”和“所有权行政化倾向”难以从根本上克服,趋同的选择是采取“掺沙子”模式,即使国有企业的产权多元化或所有权多元化。后一  相似文献   

18.
<正> 《福建金融》1990年第4期刊登许均华、叶澎两同志《国家银行不能实行股份制》(以下简称许文)的文章,读后很受启发。但是,对许文中的一些观点,我们实在不敢苟同。一、许文指出,“股份制不是公有制,而是私有制的较高级的形式。”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国企改革,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由改革开放前的厂长负责制到八九十年代的承包制,以承包制又到现在的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制,算是走出了那段令人迷惑费解的“罗布泊”。  相似文献   

20.
刘世庆 《西南金融》2011,(10):31-34
林凌教授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理论和实现形式研究的开创者。他提出的企业改革从扩大自主权入手,包括国有企业自负盈亏论、承包制到股份制、股份制是企业的财产组织形式、国有经济要退出竞争性领域、垄断部门改革、政府在改革中的双重角色等论点,在国企改革中产生了广泛影响。这些思想特别是从产权制度改革突破国有企业债务危机的设想对我国金融发展与改革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